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微博大V推薦度最多22%,上映首日排片16.6%、票房1277萬的《悲傷逆流成河》,在不被各方看好的情勢下,一路逆襲。當前總票房已突破3.5億,影片密鑰延至11月21日。
影院經理訝異前來詢問此片的觀眾非常多,曾覺得影片不會有什麼作為的影評人帶著困惑來詢問製片人孫永煥,「你們這片子這麼好,你得總結下經驗。」經驗大抵是走過這一遭後,回頭給出的一個總結,但電影市場總有太多無法預料到的部分,這也是電影市場最有魅力的地方。
對於《悲傷逆流成河》團隊而言,他們所做的一切,就如光線所言「相信自己的內容,市場需要一些時間讓好作品發酵,相信口碑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
社會議題拓展青春片維度
不同於大多數青春片,走懷舊、情懷、娛樂向,《悲傷逆流成河》把觸角伸向了鮮有國內主流電影表現的社會話題,校園霸凌。「《悲傷逆流成河》是一次主題先行的選擇,因為要做霸凌題材,所以我們找到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這本小說,這本小說裡有這樣的內容。」
校園霸凌,是一部分人青春時期會遭遇到的痛苦。家境貧窮,文化差異,外形外貌等是欺凌的重要催化。
希望做校園霸凌題材,源於光線公司的責任感,另外原因大概也是已為人母的孫永煥對此類社會議題的敏感和無法無動於衷。「2017年,北京西城區法院肖志勇法官做了一個判決轟動全國,判處北京五位欺凌同學的未成年人有期徒刑,這一案例也入選當年媒體關注十大案例」。
其中,讓人唏噓的一點是有被施暴者轉而成為施暴群體的一員。「我們希望片子能被更多老師看到、同學看到、家長看到,孩子很多時候是不懂得保護自己和如何尋求幫助的,而他們也是我們的未來,能為社會帶來一些改變,是另一個超越票房的意義所在。」
施暴者、被施暴者、旁觀者以及挺身而出者,《悲傷逆流成河》將校園霸凌涉及到的各色人物均囊括其中,甚至包括親子關係。「消除霸凌,建立一個安全的環境,這個環境既包括校園,也包括家庭。原生家庭不良的親子溝通,是許多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心魔。」
現實的意義和力量,讓《悲傷逆流成河》找到了與之情感共振的人群。本來這部偏女性向的作品,讓孫永煥沒料到的是16、17歲的高中男生、甚至自己11歲12歲的兒子的同學們也非常愛看。「現在是年輕人的市場,打動他們最重要。」
組合拳宣發,共情點牽動觀眾
好故事已準備就緒,如何「戳動」觀眾進影院是下一個重點。「光線在宣發方面是有傳統優勢的,不管是路演,影片結尾的彩蛋,還是特別能戳到人心的文案、有質感的海報特輯等等物料,這些均出自光線。」
宣傳的重點圍繞霸凌展開,是光線一直堅定的方向。至於實操層面,「我們一路都在感受市場,不斷地調整策略。」
《悲傷逆流成河》的路演,從9月7號長春站開始,一直到9月30號結束。團隊主創走了33座城市,下沉至地方城市,比如荊州、煙臺;進入20多所學校,與30000多名同學互動。路演的策略也不斷在調整當中。「第一站只有導演走路演,之後迅速調整策略將新人演員加進路演陣容。因為我們發現,看完片後,觀眾對新人演員的感知特別好。」
至此便是每天兵分兩路,馬不停蹄地蔓延路演的影響力。近一個月的路演時間,團隊不斷地在設計針對觀眾的互動點和傳播點。
其中有一個設計,便是給到場的同學們兩張分別寫著「對不起」和「謝謝你」的卡片,讓有與之相關經歷的同學來表達感受。同時與他們互動,讓易遙齊銘顧森湘與大家分享拍攝經歷,讓顧森西給上臺的同學一個溫暖的擁抱,表達感謝;讓飾演唐小米的朱丹妮代表角色說一聲對不起,暖心又治癒,「我們發現,很多路演走過的城市有明顯更好的票房表現。」
至於物料方面,宣傳團隊也無時無刻不在做著調整。整個九月份《悲傷逆流成河》共出了5版預告片,均是與霸凌有關的。有現實向、劇情向、暗黑向等等。
其中現實向預告中穿插的一系列現實校園霸凌數據,比如「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欺凌,這其中,30%選擇沉默。59%的人,旁觀欺凌時並未挺身去阻止。全球每年2.46億學生,因欺凌而痛苦」等內容,時刻在提醒受眾,這是一部「不一樣」的青春片。
同時搭配影片推出了4首歌曲,「影片上映前,我們推出了任素汐的《再見青春》、Sunnee演唱的《不哭》、還有張韶涵演唱的《如河》,道出的是女生在現實中遇到風雨迷茫過後勇敢面對的心態。」為了打透霸凌主題,一首滿是淚點的歌曲《給媽媽》(房東的貓演唱)隨同影片熱映時推出。
組合拳的宣發方式,一個月間的口碑發酵,促成了《悲傷逆流成河》在九月下旬的逆勢上揚。孫永煥直言,進入十月之後,宣傳上沒有過多的動作,保持逆襲的態勢是瓜熟蒂落,影片經受住市場考驗的自然結果。
至於被不少人津津樂道的提檔策略,並非來自偶然。打從一開始,9.21就是被光線影業總裁李曉萍看好的一個檔期。「檔期的事情,只有我們兩個人知道。」如果製作周期允許,龍標順利,進入9.21檔勢在必得,9.30是為了配合宣傳和露出。
對於外界認為影片「提檔提得好」這件事,公司在復盤《悲傷逆流成河》後認為,票房並不是提檔提出來的。「不同的只是票房曲線的上升樣式,整體的逆襲狀況不會改變。」這是基於對好故事、好內容、好宣發、好口碑的堅信。
口碑逆襲與票房的轉機
每一個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都有一個觸底反彈、欲揚先抑的成長過程,《悲傷逆流成河》更是如此。
彼時,首日票房定格在1277萬時,孫永煥的心情非常低落。因為這與她做製作人的電影《左耳》相比起來有著不小的差距。《左耳》首日票房5599萬,《悲傷逆流成河》不足其1/4,按常理推算,最終總票房成績大概止步於1億多。「這片子裡全是新人,只能掙扎著往上走。」
沒過多久,第一次的轉機出現了。上映第四天,當日票房突破了4000萬,排片也一路上揚,此後一直穩定在24%左右。從9月21日至9月29日,票房破2億,更是在後三天連續蟬聯單日票房冠軍。
9月30日,國慶檔開啟。這天大批新片上映,嚴重擠壓了《悲傷逆流成河》的生存空間。「30號那天,早上排片0.6%,晚上1.1%」。看似是斷崖式的跌落,卻在第二天就迎來了轉機。
「2.2%、4.5%、6%、6.8%、6.1%、6.4%、6.4%」,十月的前七天,《悲傷逆流成河》一點點的逆襲,一點點為自己爭取著市場的空間,票房表現一度與新片比肩,躋身單日票房榜前五。
在這個市場上,0.6%的排片都沒有讓一個影片死掉,這也算是擁有強勁生命力的黑馬了。被問到是否對《悲傷逆流成河》目前的票房表現滿意,孫永煥從另一個維度表達了她的不滿足。「3.5億的票房,相當於有千萬人次進影院看這部片子。但我們希望有更多人看到這部片子,是基於它的社會意義,而非娛樂屬性。」
結語
在影片上映21天後的10月12日,《悲傷逆流成河》發布了紀錄特輯,導演落落用旁白的形式回溯拍攝過程,感謝身在拍攝大家庭中的每一位,「親愛的《悲傷》,每一位出現在字幕上的大功臣,是曾經為你燃燒過的火光」。
籌備3年,改稿18次,全新人陣容,選角6個月,封閉訓練1個月,從冷冬到暖春,今年3月殺青,7月定檔,9月進入宣傳期以及上映,對於孫永煥而言,如此的投入以及背後數百人團隊的努力奉獻,是《悲傷逆流成河》成功的最大因素。
團隊很重要,而光線有著出品青春片最好的團隊。作為業內聞名已久的青春片主陣地光線中的一員,孫永煥不認為青春片會有過時的時候。「光線倡導一個理念,我們認為每一位導演都應該拍一部青春片,那個青春一定是代表他自己的。」正如《左耳》之於蘇有朋,《致青春》之於趙薇等。
而團隊作業、集思廣益,高標準,離觀眾最近,與他們互動,聽取他們的意見等等,也是光線主導製作的青春片一直不敗的原因。
這是光線的血統與氣質,孫永煥也依然會拍攝她喜歡的青春片。「青春並不是千篇一律的,仍有許多青春片的角度未被放大,市場需要的是不脫離大家生活,能與之產生共鳴的好的青春故事。」
如今,《悲傷逆流成河》的故事快要告一段落了,孫永煥所屬的光線五光十色影業孵化的其他影視項目也會慢慢與觀眾見面。
孫永煥手頭正在策劃網劇《後來我們都哭了》,未來幾天還要忙電影《蕎麥瘋長》的相關事宜,等等,很多好的題材和故事。「說實話,電影沒有經驗是可以複製的,一切都是嶄新的嘗試,可能投入其中的感情和熱情是相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