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大時代創世紀 盤點邵逸夫時代TVB經典老劇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盤點TVB經典老劇:不知不覺滲透你(圖)

  《上海灘》劇照(圖片來源:資料圖)

  《射鵰英雄傳》(圖片來源:資料圖)

  很多年以前,第一次、第N次聽說香港是文化沙漠的時候,我就不禁懷疑:為什麼他們的「沙漠」裡會有《上海灘》《射鵰英雄傳》那樣的好劇,《我的中國心》《沉默是金》那樣的好歌?還有數不盡的周潤發、劉德華、梅豔芳、張國榮那樣的明星?

  任何事物都有其突飛猛進的上升期,也有止步不前的平臺期,更有捉襟見肘的衰敗期。TVB目前處於哪種時期?決不是上升期吧。而三十年來,其創造的經典劇集,是如何如土沁一般滲透到我們的生活、意識、處事方式之中?潛移默化著我們的思維?又毫不吝嗇地教育著內地的影視人?正如現實意義上的地域,沙漠離你雖遠,但沙子卻早已藉助沙塵暴光臨了你的生活。幾十年來,TVB經典劇集俯拾皆是,哪怕南北通吃老少鹹宜的,也不止一掌之數,下邊只略略提上幾部吧。

  《上海灘》:

  原來老大是這麼當的

  很多年以後,人們依然清清楚楚地記得,那激動緊張的三聲槍響後,激昂的音樂響起,伴隨著葉麗儀那激昂的演唱「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一段盪氣迴腸的故事開始上演。發哥的自信瀟灑、呂良偉的小鬍子、趙雅芝的清純美麗……《上海灘》堪稱是香港電視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劇集之一。

  很多年以後,二人轉舞臺上,丑角身披黑大衣,把一卷手紙攤開來扯下一段,往肩上一搭,就儼然「強哥」了,與「程程」模仿起《上海灘》裡的對白:「程程,我必須走,你爹要乾死我!」「強哥——」

  歷史有時候也很弔詭,《上海灘》就是一個商業文人根據當時的特殊社會背景寫的一部傳奇小說,除了社會背景相似以外,其他都是憑空捏造;《上海灘》全劇幾乎很少有外景,劇組也根本沒有到過上海,全在景片前拍攝。

  只有經典才堪被解構,只有經典才值得被模仿。但後來翻拍的劇集也好,電影也好,卻沒有一部能接近原作半步。只憑一部《上海灘》,TVB也該永留中國人心頭。

  《射鵰英雄傳》:

  我不是黃蓉卻想念靖哥哥完美的愛情

  比《上海灘》更「小成本」的,是1983年的《射鵰英雄傳》。該劇分為《鐵血丹心》、《東邪西毒》、《華山論劍》三部拍攝,一直是眾多版《射鵰英雄傳》的範本。而忽焉大漠忽焉江南的《射鵰英雄傳》,也幾乎無外景可言,絕大多數鏡頭都是幾個人站在藍幕前面說對白或者打來打去。但它就是經典。

  時隔二十多年之後,只要人們提起《射鵰英雄傳》,都會想起一個長著兔子牙的俏黃蓉、一個傻乎乎的憨郭靖,而他們的代言人是誰?非黃日華與翁美玲莫屬。如今,翁美玲早已仙逝,黃日華已年過半百,苗僑偉也難用英俊瀟灑形容,但他們當年的音容笑貌,卻歷久彌新。劇中的人物,也因為個性鮮明,成為某種性格的代言人:每一個少女,都渴望身邊有個靖哥哥一樣的憨厚的男人嬌寵著她,雖然她並不是黃蓉。就像王蓉的那首歌中所唱:「我不是黃蓉,我不會武功,我只要靖哥哥,完美的愛情。」

  《義不容情》:

  兄弟之情透徹而殘忍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香港電影中表現男男情誼、兄弟情誼的大成氣候,電視劇也不再滿足於一般的傳奇了。1989年,一部《義不容情》把兄弟情演繹得透徹而有些殘忍,也讓劇中的幾位演員如黃日華、劉嘉玲、溫兆倫等順利榮升至演技派。尤其是溫兆倫所扮演的丁有康變壞後那種歇斯底裡的表演,更令人過目難忘。

  除了劇集本身,《義不容情》也創下了不少經典,主題曲以及插曲《一生何求》和《幾分傷心幾分痴》更成為經典金曲傳唱至今。只是,演唱《一生何求》並因之為內地所熟悉的陳百強,離開我們也已經18年了。

  《大時代》:

  有一種發財方式叫炒股票

  1992年,股票這種事物在內地出現;在香港,電視劇《大時代》熱播,而此劇集登陸內地螢屏,應該又晚了幾年。該劇以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金融市場為主線背景,並以兩個家庭兩代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為主幹而開展的故事。《大時代》捧紅了劉青雲,造就了劉青雲與郭藹明的美滿婚姻。此劇的演員陣容亦相當強勁,既有藝壇常青樹鄭少秋、更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電視小生劉松仁及當年被喻為「靚絕五臺山」的藍潔瑛。此劇無論首播或重播均大受歡迎。對內地觀眾來說,《大時代》的到來不單單為我們提供了一部經典的電視劇,而且還讓我們見識了香港股市的起落沉浮及股市中戲劇般的人生:一個人可以一夜暴富,也能一夜破產跳樓。

  《創世紀》:

  TVB的傾力之作

  2000年,千禧年,創世紀。《創世紀》名副其實是1999年播至千禧年的跨世紀大製作。此劇無論製作資源或演員陣容均是空前強大,動用了TVB臺前幕後的所有精英傾力炮製此百集長劇。此劇集合全城最紅的藝人演出,包括當家小生羅嘉良、陳錦鴻、郭晉安、古天樂及花旦陳慧珊、郭可盈、蔡少芬、邵美琪等。無論從哪方面說,《創世紀》都堪稱TVB史上家族劇的一座豐碑。如果說《上海灘》告訴了內地人什麼叫「黑社會」,《大時代》教會了內地人玩股票,那麼《創世紀》則教會了內地人搞房地產,所以我一直懷疑幾年之後的房地產熱與這部劇有關。

  《金枝欲孽》:

  宮廷戲熱從這裡開始

  2004年的《金枝欲孽》是無線第一部真正意義的「女人戲」,集中在女人間的綿密心機、善惡交鋒中大做文章。劇中後宮妃嬪們個個粉妝玉琢,背地裡的角力卻是無比驚心動魄。鄧萃雯、張可頤、黎姿、佘詩曼四大花旦,連同林保怡、陳豪兩位實力小生聯袂出演,陣容罕有地鼎盛。幾個女主角從戲內鬥到戲外,在一年一度的無線頒獎禮上鬥得死去活來,最終由黎姿獲得視後寶座。《金枝欲孽》的出色之處還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部宮廷鬥爭戲,而且是一部絕佳的辦公室寶典,折射社會現實,富含深意。

  今年《宮》《步步驚心》等宮廷戲大熱,其實宮廷戲由來已久,而這新一輪的熱浪,卻自《金枝欲孽》始。

相關焦點

  • 邵逸夫旗下TVB頻出經典 劇熱曲紅成一代人集體回憶
    型劇林立   邵逸夫接手TVB後   港劇進入全新類型劇時代   在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內地的電視劇產業遠沒有現在發達,而港劇幾乎每一個類型的劇集都可以在國內造成一次轟動。自從邵逸夫接手TVB後,港劇進入了全新的類型劇時期。與邵氏電影一樣,邵逸夫能夠非常敏銳地把握住潮流,「短平快」地拍攝出觀眾喜歡的劇集。從此商戰劇、武俠劇、市井人物喜劇等多種類型林立。對於其後的內地電視劇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電視劇類型化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 邵逸夫7日家中逝世 盤點TVB早年經典劇目(圖)
    中新網1月7日電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7日早上在家中離世,享年107歲。他一生致力發展娛樂事業,成立邵氏電影公司,出產過千部電影,其後創辦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推出很多部經典電視劇。
  • 邵逸夫去世:邵氏出品的十部經典動作電影盤點
    香港知名的影視製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邵逸夫爵士今晨逝世,享年107歲。叱吒影視圈風雲達半個多世紀之久的邵逸夫,已是華語電影圈內一個不滅的神話,亦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新崛起的電影人,給予他們百倍的創業信心與勇氣。「邵氏出品,必屬佳片」,而邵氏的動作電影更是佳片無數,張徹、楚原、劉家良等一批邵氏導演都曾為我們帶來無數經典佳作,有些電影甚至遠銷歐美影響深遠。下面我們盤點一下邵氏出品的十部經典動作電影。
  • 8部「上海灘爭霸」劇:《上海灘》排第二,第三名也是周潤發主演
    因此,不少香港電視劇都很喜歡選擇以此時代為背景,展開一段波瀾壯闊的爭霸故事。這裡,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關於「上海灘爭霸」題材的電視劇,港劇偏多。第八名、《上海傳奇》《上海傳奇》是2006年由TVB製作的20集年代恩仇電視劇,由苗僑偉、向海嵐、黃宗澤、楊思琦等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一代黑幫大哥聶進退隱江湖不成,被迫又重出江湖的故事。
  • 時代在變遷,經典老劇魅力猶存
    作者:孔德淇自今年7月,B站集體上線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電視劇,網友們紛紛重溫經典、大呼過癮,年輕一代更是開啟了彈幕狂歡,對作品進行了花式解讀。這表明,在時代變遷中,經典魅力猶存。多年來,隨著科技進步、產業發展,各種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內容不斷推陳出新,令人眼花繚亂。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為何還願意追經典老劇?
  • 經典TVB港劇盤點~話說多懷念黎姿宣萱她們還在TVB的港劇~
    重溫"冤家宜解不宜結",TVB的老劇還是很好看,雖然都十八年過去了。再看tvb老劇金玉滿堂,美食題材,鬥爭,搞笑,愛情樣樣有,男三郭晉安那時演技就不錯。還是喜歡老劇,那時代的演員。真的太喜歡tvb老劇了~~4. 《寵物情緣》
  • TVB電視劇曾經的經典,盤點經典好看的TVB劇
    要說小編看過的TVB,真的算是很多很多的,97年開始看港劇 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再也沒有變心過不過這幾年真的看的很少,追的新劇屈指可數 ,去年還算是補看或者重溫了一些劇,說真的, 今年的戲真心看到了TVB的回溫 。年初《愛我請留言》很喜歡,現在是《忠奸人》《載得有情人》《使徒行者》 都是天天在追。所以花點時間盤點一下自己看過的TVB電視劇。
  • TVB劇熱曲紅 邵氏經典成一代人集體回憶
    本報記者更是採訪了不少電視業業內人士從他們的視角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屬於香港電視的盛極而衰的時代。型劇林立邵逸夫接手TVB後港劇進入全新類型劇時代在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內地的電視劇產業遠沒有現在發達,而港劇幾乎每一個類型的劇集都可以在國內造成一次轟動。
  • 二十大經典香港電視劇排行榜!大時代排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由韋家輝編劇的《流氓大亨》,帶動了家族劇的風行,從此兄弟情仇成為家族劇中不可磨滅的一筆,在接下來的十數年中,這個模式在許多TVB經典劇集中都可以看到。在這之前,有《今生無悔》、《火玫瑰》也都走的寫實題材,講述仇恨與情愛交織的故事,但是沒有一部有《大時代》來的徹底,之後的《笑看風雲》、《天地豪情》、《天地男兒》也無法與之媲美。《大時代》的成功之處在於挖掘出了人性中美好與邪惡共存的特質,並且從中找到了平衡點,放到了社會的大環境中,黑暗中不乏浪漫,讓人慾罷不能。即便是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看,這部劇還是有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
  • TVB王朝50年:時代拋棄港劇時,連聲招呼也不打!
    02到了八十年代,邵逸夫砸重金在電視業,推動TVB成功上市,又興建清水灣電視城,拍攝規模迅速擴張。那也是TVB蓬勃發展的十年,佳作頻出,收視飄紅,影響力遍及兩岸三地,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看TVB的連續劇。1980年,一部《上海灘》萬人空巷,引發轟動效應。
  • 趙麗穎翻拍經典老劇《上海灘》,靳東出演男主,超越經典有望?
    趙麗穎翻拍經典老劇《上海灘》,靳東出演男主,超越經典有望?早在1980年由周潤發、趙雅芝、呂良偉等主演的《上海灘》在香港無線電視首播,1985年被引進中國內地播出,1990年,香港無線電視舉辦「八十年代十大電視劇集」評選,《上海灘》名列第一位。
  • 細數TVB大上海風格電視劇
    舞榭歌臺 紙醉金迷 那個時候 經典代表 就是 舞女 幫會 軍閥 租借 。。。。 細數tvb 劇 這類體裁電視劇 曾經佔領tvb 風雨一時  我先來 1  最經典肯定是 發哥和趙雅芝的 上海灘   2 鳳舞香羅 這個好在有 幾大主人物 撐場   三大花旦 都非常適合演繹出那個民國時代
  • TVB老戲骨談邵逸夫時代:公司摳到限用廁紙,但大家很有人情味
    TVB自1967年成立以來為全球華人提供了大量經典影視作品,也影響了好幾個年代的內地人,而這其中又以上海大亨邵逸夫領導的1980—2011年間最為鼎盛,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近日,TVB老戲骨秦煌在採訪中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言談間仍十分懷念。
  • 盤點心目中十大TVB經典電視劇,你看過幾部
    記憶中的那些經典伴我們走過青春,下面給大家介紹下TVB十大經典電視劇,看看你可喜歡哪部。一:《大時代》在我心中,大時代絕對是tvb眾多劇中最經典的一部。圖片這部劇我真的是看過無數邊,是奔著陳浩民和張衛健的顏值看的,被稱為史上最帥孫悟空。
  • 40歲香港男演員送外賣,TVB早已不是那個造星圓夢的烏託邦
    TVB港劇它是多少人正值年少時金色的回憶,70後的《上海灘》,恰逢發哥顏值巔峰,馮程程萬人空巷。80、90後的《金枝欲孽》,沒有真正的贏家,只有揣摩不透的人性,在港劇的流金歲月裡,我們芳華漸逝,青春蹉跎,留下的只有永遠停留在那個年代,永不褪色的花樣年華和誰沒愛過的TVB。
  • 40歲香港男演員送外賣,TVB早已不是那個造星圓夢的烏託邦
    TVB港劇它是多少人正值年少時金色的回憶,70後的《上海灘》,恰逢發哥顏值巔峰,馮程程萬人空巷。…下邊這些TVB經典臺詞,如果你不知道那算我輸。而內地劇對白比較裝,劇情也太容易猜,而且每次都是豪門的故事,連故事裡面的窮人都住著一百多平方的房子,叫我情何以堪呢?
  • 「電影時代人物」邵逸夫:香港電影、電視王國的締造者
    邵逸夫任製片和導演的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上映引起轟動,將中國觀眾帶入「有聲時代」。據說放映的時候,觀眾對電影中的人說話十分驚奇,只要一有聲音出來,就大聲歡呼!有一次在泰國放映時,觀眾硬是把留聲機砸開,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裡面。害得邵逸夫以後每次放電影都要派專人保護留聲機。
  • TVB歷史十大經典電視劇
    作為穿越劇的開山鼻祖,此劇作為先驅在穿越劇領域做了深入的探索,在後續穿越劇盛行的今天,尋秦記的出現給後續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參照而又無法被超越。五、97版天龍八部該劇是繼83版《射鵰英雄傳》後又一部讓後世無法超越的經典金庸武俠劇。黃日華繼郭靖之後又塑造了一個後輩無法逾越的喬峰形象。喬峰是所有金庸武俠劇中最完美的人物,可惜其也是一個悲劇的人生,97版《天龍八部》中黃日華將喬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俠風範刻畫地栩栩如生。
  • 十二對TVB經典情侶,代表了曾經與現在的港劇時代
    現在tvb的頒獎禮也有個「我最喜歡的熒幕搭檔」獎項,每年都會有很多觀眾喜愛的熒幕cp獲獎,這也對他(她)們的能力是種肯定,現在來跟著小編看看這些熒幕cp吧,排名不分先後!黎耀祥採訪說過能表演這部劇此生無憾,由此可見他也是十分喜歡這部劇,這正是這部劇成就了他,開始在tvb大展拳腳,時隔多年兩人在前不久一起出席活動
  • 邵氏電影帝國的覆滅:拒絕李小龍和許冠文,也拒絕了下一個時代
    這段時期邵氏電影各種大咖雲集,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邵氏的幾個知名導演也先後出走,這其中最先離開邵氏的是武俠片的開創者胡金銓,他到臺灣創業,先後導演了《龍門客棧》、《俠女》等經典的武俠作品。但是因為張徹的支撐,以及後來由楚原加古龍的創作模式,這段時期的邵氏電影的地位依然無法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