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原本是從德國引進而來的節目,專注於傳播腦科學和腦力競賽。大家也對探索天才的「腦迴路」充滿好奇,真正見識一下「別人家的小孩」是什麼樣的。
《最強大腦》自從2014年開播以來,基本上時間都在每年的1-2月,每周五晚上的21點-22點的黃金時段。收視率從第一季到第四季分別是:1.7、2.1、2.1、1.5,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在節目中一戰成名的選手至今都被津津樂道:
水哥王昱珩,盲走蜂巢迷宮的鮑橒,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的王峰,「聽音盲擰」的賈立平,模仿天才王鷹豪,帥爆出場卻又充滿爭議的何猷君……
被大家津津樂道的選手太多了,看多了有種除了自己全是天才的錯覺,很多網友對《最強大腦》的選手的技能、成績如數家珍,讓科學流行起來成真,這些天才遠比流量明顯要有魅力的多。
雖然節目的收視率到第四季有所下降,但是《最強大腦》的忠實粉絲卻有增無減。可是隨著第五季的到來,《最強大腦》變成了《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實則是《最強大腦》改良後的藥方。
當然,無論節目的名稱怎麼改,大家始終認可的初衷都是「讓科學流行起來」。摩拜的都是天才是驚人腦力,但可惜的是,從《燃燒吧大腦》開始,節目的改編和走向開始跑遍。
當然,這可能跟第四季的「黑幕」的爭議有關係。當初,李威退賽把名人堂的席位讓給對手,王昱珩用退賽表示無聲的抗議。
「聽音盲擰」環節,世界排名第1位的林愷俊PK排名88位的賈立平。彩排中,賈立平使用正常方法還原魔方。但在正式錄製比賽時,他卻使用逆序還原的方法。知道打亂公式的前提下使用逆序就等同於作弊。
這一系列的問題暴露出來,節目內部已經發生了悄然的變化,很多參賽選手也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名譽開始再鑽賽制的空子,為節目本身也開始配合某些選手的成名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初衷。
所以,到了第五季,賽事亟待創新,改變賽事成了不得不為的選擇。但是沒想到不改則已,一改驚人。
節目的製作人桑潔一再表示,沒有黑幕,太多巧合精彩到讓觀眾感覺到不真實。尤其觀眾對節目的期待一直在提到,為了不讓《最強大腦》帶著鐐銬跳舞,所以把節目往「有腦、有顏、有樣」的優智腦力偶像的方向改良。大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之意。
講真,最開始100位有顏值有腦力的年輕人一下子唬住了大家,觀眾著實跟著狂歡了一陣子。節目也正是秉承三個優先原則,顏值高、學校光環以及個性獨特,所以賭王的兒子何猷君出現在了舞臺上。狂歡過後,不少人開始從《燃燒吧大腦》的毒雞湯中慢慢清醒過來,節目中各個項目的難度似乎降低了,在比賽中顏值高的選手,哪怕已經淘汰的也會有各種花式鏡頭。
已經往「選秀」的道路上開車了,說後話,得虧《燃燒吧大腦》只有兩季,要是後面還有三四五季,恐怕就要開始講故事了。
而導師為了「拉攏」學員甚至爆出洩題醜聞。他們還在把一場遊戲當成一場爭奪戰。
當然,賽事的改變固然受到質疑和爭議。真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卻是,製片人桑潔和導師魏坤琳的醜聞。
桑潔和魏坤琳的醜聞就像一枚重磅炸彈,立刻把「洩題醜聞」炸的一乾二淨,成功吸引火力。魏坤琳和桑潔的過往被扒了個底朝天。那個在觀眾眼裡崇尚科學,就算專業知識也能說得出口成章。這樣一個做學問的魏博士,竟然是憑藉和桑潔的「私人關係」上位的?
不僅如此,網上還扒出大量的,二人在微博平臺發布大量汙穢不堪個人私密關係內容。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桑潔甚至還公開表明所謂職業精神就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為了讓節目更有熱度從而提高收視率,桑潔不惜安排賣腐cp劇本,比賽過程更是無視公平,一切以流量至上,硬是把一個益智節目變成了黑幕節目。
就這樣,明明在2020年2月、3月正是守著屏幕觀看《最強大腦》的時候,現在卻只能望洋興嘆。明明熱度相當的節目,卻突然掉進了冰窟窿。之前那些讓人驚掉下巴的燒腦項目,很多觀眾能聽懂題目都要興奮好久,可惜那樣的盛況再也難見。
如果《最強大腦》還能回歸初心再次歸來,你還會選擇繼續支持嗎?還繼續相信「讓科學流行起來」的slogan嗎?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