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史雨軒】
據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 9月11日稱,目前萬眾矚目的鮑勃·伍德沃德新書《恐懼:白宮中的川普》在當天上市,作為《華盛頓郵報》記者他曾在1972年揭露水門事件,書中揭露了美國總統川普外交上的異想天開,常讓幕僚感到震驚。他曾質疑美國對臺政策,問幕僚「保護臺灣,美國能得到什麼?」。
《恐懼:白宮中的川普》封面
伍德沃德在史蒂芬·科爾伯特晚間秀的採訪上說,「人民需要覺醒」,去知道川普政府做了什麼(圖片來源: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書中提到,川普曾經在白宮的會議中談到臺灣,但反映出的卻是川普商人的一面,完全將本求利的思維模式,就連外交事務也是如此。此前觀察者網曾報導本書其他內容,白宮智囊反覆勸說川普不要發動貿易戰未果,以及川普意圖暗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內幕。
書中詳細寫道,今年1月19日白宮戰情室中,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R.McMaster)召集一場關於韓國的會議。除了川普以外,參與者還有當時尚為國務卿的蒂勒森(Rex Tillerson),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白宮辦公室主任凱利(John Kelly),美國參聯會主席鄧福德(Joseph Dunford),以及時任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加裡·科恩(Gary Cohn)
在會議上,川普直截了當的問,「我們美國在朝鮮半島維持大規模軍事存在,得到了什麼?」。只有馬蒂斯回應說,「我們是為了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
書中形容,川普總能將議題繞到他所在意的預算開銷與駐派軍隊上。
不僅如此,川普還問到,「我們從保護臺灣中得到了什麼?」,書中提到,川普總把「美國得到什麼」看作「世界性的問題」。
他認為美國替亞洲、中東、以及北約(NATO)這些國家防衛買單,他還想知道「美國為何要和韓國做朋友,又從中得到什麼?」。
伍德沃德提到,因為幕僚的答案沒有說服力,這些問題讓川普上任後已經惱火一整年。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約什·羅根(Josh Rogin)昨日發表文章認為,中國全球努力降低臺灣國際影響的時候,美國「似乎不願意或不想對抗中國」,「川普不想用更加堅定地舉措維護美臺關係」。他舉例,上個月白宮批評薩爾瓦多對臺斷交後,沒有進一步舉措。
去年6月,川普政府首次批准價值14億美元的對臺軍售,引起中方強烈抗議,但此後便沒有其他對臺交易。
同時川普政府也沒有派任何內閣級官員,出席新落成的臺灣美國研究所總部開幕式,約什·羅根稱「這是我們在臺灣事實上的大使館」。
最後約什·羅根憤憤不平的說「保衛臺灣是美國對遏制中國全球擴張的測試,川普正在放棄臺灣」。
除了Yes和No,我國學生最熟知的英語單詞,Abandon(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編委會昨日同樣發表名為《未能幫助臺灣》的報導,稱中國的武力威脅正在奏效,他們引用了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去年的講話,「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統臺灣之時」,暗示美國目前對臺政策軟弱不堪,以及川普不把臺灣放在心上,意圖用臺灣換取中國在其他領域讓步,比如朝鮮和貿易戰。
文中提到近期中國與拉美國家建交,認為中國在滲透美國勢力範圍(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出版商西蒙舒斯特(Simon&Schuster)公司已經將《恐懼》一書做了7次印刷,初版預計100萬冊,9月11號開賣前,亞馬遜官網上的預購量已經讓《恐懼》躍升到今年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第6名。
至於對本書的態度,川普和白宮在本書開賣前已經全盤否定,川普甚至直接稱之為「爛書」,並且指控伍德沃德道德誠信有問題。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則批評本書「捏造故事」,稱內容多半是心懷怨望前白宮員工的說法,目的是「故意讓川普總統難堪」。
So Many Lies!(圖片來源: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