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一個書評發布3天,點擊97個,說明還是有讀者在追看。不用擔心我會因為人少就不寫了,2010年《地精戰神》的時候,200個收藏我都能單機到110萬字。
【正文】
有時候看電影,尤其一些冷門的電影,往往都在想一個問題,這電影劇本的腦洞比網文小說都要大。尤其是在韓國電影、印度電影上,經常會有奇葩神作。
有時候,就是那些所謂的禁片了。
今天我要說的這部《我唾棄你的墳墓》就是經典的一部禁片。不過被禁的是1978年的那版。2010年,2013年,2014年又翻拍了3版。我看的是1978年和2010年的這兩版,至於後面兩個,豆瓣上評分太低,狗尾續貂,沒敢看。
看過兩個版本,對比起來,1978年的女主角卡米爾·基頓更漂亮,前面悠閒和平的那一段,真的很漂亮。長長的頭髮,到了腰跡,閒恬散淡,輕鬆微笑。而2010年版本的女主角莎拉·巴特勒已經是一個21世紀的新型美國女人。雖然同樣的苗條細長的身材,同樣披灑的長髮,同樣設定是24歲的準備出第一本書的從紐約來的富家女孩,但是那種感覺就是不一樣。
卡米爾·基頓,1950年出生。年代久遠,圖片不太好找。
莎拉·巴特勒,1986年出生,她的圖片也不多。
傳個比較誘惑一點的,從豆瓣那邊找到的
兩個版本中,1978年版本裡面設計的三重絕望,非常的經典。第一次被人綁架到草叢,侵犯;脫離走到樹林,結果又落入四個人的埋伏,再侵犯;再脫離回到木屋準備打電話報警,第三次落入四個人的埋伏,第三次侵犯。一輪一輪的墜落,把絕望一次一次的放大,把仇恨釀成了毒酒,把觀眾的情緒擠壓到角落,形成一種等待爆發的力量,然後才有了後面女主復仇、手刃四個仇敵時的酣暢淋漓。
而到了2010年版本,同樣設計了一種絕望陷阱模式。被闖入,被威脅,逃離,然後遇到警察,結果被警察送回,這是第一輪墜落。但是第二輪墜落設計並不好,女主離開木屋,五男追上,在水坑邊發生第二輪侵犯,然後女主逃離,在被射殺前跳河。這種不斷重疊的跌落的絕望陷阱,應該是一輪比一輪更加絕望,才能擠壓出那種爆發時的痛苦。這個版本的設計,不如1978年的版本。
如果換成我來設計劇本,可以設計成闖入,威脅,侵犯,逃離;然後結果在逃離的關口,又一次被捕捉,再侵犯;再逃離,結果被警察送回,然後發生最絕望的第三輪。可以在第二輪女主就看到了警車經過,有了生的希望,然後結果在逃離後卻遭遇了更深的陷落。
我這麼說,其實也是看了很多網文小說的爽點設計,真的是狼狽不堪,一塌糊塗。有很多書,都是簡單粗暴的,發現,追,殺人,爽。很多的角色設計,都臉譜化,標準化,標籤化。尤其是在偽無限流出現以後,直接更省略了塑造反派人物甚至正派人物的文筆,原著裡面這個人該死,好,那就殺掉,原著裡面這個人是好人,好,就加金手指。他是小丑,他是蝙蝠俠。一種很簡單的寄生在【原生多維媒體宇宙】上的偷懶,一種名為省力實為作死的行為。
其實,精巧的讀者情緒引導,角色命運的軌跡,層進疊落的技巧,才能形成一種共鳴的力量。《詭秘之主》裡面主角在貝爾格勒的種種作為,看上去絮絮叨叨,卻在最後面對真實造物主的那一刻驟然爆發,【我為這個城市的所有人而搏命戰鬥】,一種濃烈的情緒迸發出來,能刺激到讀者要站起來。
不過2010年版本,也有巧妙的地方。在開頭女主晨跑的時候,【熟悉地形】,看到一個廢棄小屋,【殺人現場】,浴盆,【經典的鹽酸刑】,工具屋,【各種殺人道具的源頭】。細節,就在這裡。
而1978年版本中,設計的是一種工整的對應關係。加油站的男人最強勢,最後被閹割;送貨的宅男最猥瑣,最後在叉叉的時候被吊死;兩個幫閒的混混在湖上用汽艇綁架女主,最後就被女主在湖面上殺掉。
兩個版本的女主,拍攝的時候都是23歲、24歲,也基本上是在第一部大片裡面做女主角,然後也是基本上都是親身參加了所有場景,把前後的那種轉折、變化表演的淋漓盡致。
1978年的版本被稱為世界10大禁片之一,那個長達20分鐘三重跌落的絕望,讓觀眾譁然。因為暴露,血腥,和女權主義,在那個年代的不合時宜,然後被禁了。而到了2010年,卻連續翻拍了3部,直到把這個系列的價值全部榨乾。
女權主義。
請注意,這一個系列的4部片子,都被標籤上了女權主義的標記。
可惜。
我看完以後,仔細的想想,其實這些片子是一種什麼樣的套路呢?
紐約來的富二代女作家。
鄉村的無聊的閒漢和宅男。
大城市和農村,富裕和貧窮,男和女,作家和閒漢,美麗和庸俗。
強有力的對比。
但是啊!
同一個時代,同一個世界,發生更多的悲慘故事的模式是什麼?
是農村來的普通的女孩。
和紐約的精明的、兇悍的男人和變態。
都市的絕望和地獄只會更深,資本的機器下被碾碎的鄉村女孩只會更多。
我曾經流連於很多美國的圖庫網站,從最普通的明星圖庫,到下面的那些圖庫,很多很多,看遍了形形色色的美國各種膚色的女孩在鏡頭前搔首弄姿,在鏡頭背後站立的那些男人面前脫衣。
我們,很多人,都喜歡沉迷於日本的AV世界,美國的情色網絡世界,卻很少能醒悟到那些富集到那麼龐大的情色,究竟需要多少源源不斷墜入絕望的少女來碾磨,才能用她們的血肉鑄就那樣輝煌的一個穹隆空間?
看明白了,才能知道,絕望到底有多大,絕望又到底有多深。
很多時候,是真正的在明白以後,看著大陸的這幫女演員在臺上做作,只能說一句:「你們命真好!」
我唾棄那個資本橫行的世界。
【題外話】
豆瓣的影評很多,在業界也算是影響深遠。知乎,B站,各路的電影解說也很多很多。不過我只寫我的,也只寫我的情緒。豆瓣的那種文青裝逼,小布爾喬亞的菊花瘙癢,一點意思都沒有。
我亂說,你亂看。
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