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次看到蔡少芬,就感覺這姑娘沒有煩惱,一副把生活打理得熱氣騰騰的樣子。
但其實,她的命運挺坎坷的。
1973年9月,蔡少芬出生於香港的一個貧窮家庭。
自懂事起,父母就已經離婚,蔡少芬和媽媽、哥哥一起生活。
蔡媽媽好賭,又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常常飽受冷眼。
年少的蔡少芬看在眼裡,一心想長大要幹出點成績,給媽媽和家人過上好的生活。
單親家庭對蔡少芬的成長有很大影響。
她感覺缺愛,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
她們家窮,常搬家,所以讀書時蔡少芬很少朋友。
那時候,蔡少芬的內心是孤僻、自卑的。
真的有朋友喜歡自己了,她就買禮物,請吃飯,希望用討好來讓人家樂意和自己做朋友。
蔡少芬兒時的夢想,是當「香港小姐」。
17歲時,蔡少芬在母親安排下報名參加了香港小姐選美。
她是所以選手裡年紀最小的,但漂亮大方的她還是脫穎而出,獲得了季軍。
當主持人宣布蔡少芬獲得第三名時,介紹詞是這樣寫的:
「蔡少芬小姐,芳齡17歲,有志成為一名成功的演員,最欣賞自己的美麗笑容,最尊敬的是自己的媽媽。」
蔡少芬從沒想過可以得到這個獎。
那時候的香港小姐,是代表香港的,競爭很激烈。
她很激動、開心,自己終於以港姐季軍的身份出道了!
2
剛入行,現實社會就給她潑了一盤冷水。
因為是新晉港姐,有好幾部戲給蔡少芬拍。
但她很不適應。
那時候她沒學過什麼表演,也沒進過什麼訓練班,完全赤手空拳闖天下。
蔡少芬每天都要記很多臺詞,導演叮囑她要關注攝像機,記得走位。
但是她常常是走位的時候忘了臺詞,記得臺詞了卻又沒有走位。
導演急得用粗口罵她。
罵也得忍著。
蔡少芬只有在坐上車回家時,才敢哭。
但是到了家門口,就不哭了。
馬上裝出狀態很好的樣子,怕家人為自己擔心。
聽聞自己被評價為花瓶,蔡少芬很生氣,但也暗嘆是自己沒用。
以為人生就這樣下去的時候,扭轉的時機來了。
蔡少芬與周星馳合作,演了《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中的「如煙」一角。
她的古裝扮相讓人驚豔,演技也自然不突兀。
觀眾開始注意到她。
1995年,蔡少芬又演了《大話西遊》中的鐵扇公主,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
「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
現在新人勝舊人,叫人家牛夫人!」
兩個角色迅速打開了蔡少芬的知名度。有記者對她說,「蔡少芬,你紅了!」
感受到自己確實關注度大增,蔡少芬就有點飄飄然了。
年紀輕輕,就紅了,換誰都飄。
但拍完這幾部戲,就再沒有人來找蔡少芬拍戲了。
那一段時間,蔡少芬很消沉。
紅個屁啊!
原來自己工作並沒有做得多好,沒有得到真正的認可。
而且,貌似也沒有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
不久,人生低谷期的蔡少芬看到了一句話:
「不管你飛得多高,你總要落地」。
那時候她就想:
「我總有一天會下來,我的姿態要怎麼樣?是掉下來還是很穩妥地,很漂亮地站在地上?」
她從來不是一個花瓶,她對自己的現狀有深刻的認知。
她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不可以再像以前那樣隨意了。
得到港姐季軍是幸運,後面的路,不能一直倚靠幸運了。
痛定思痛後,她提醒自己:
——人生不應該有驕傲的時候,一驕傲,就很容易掉下來。
後來,終於有人找蔡少芬拍戲了。
她完全不敢懈怠。
踏踏實實地去感受戲中角色的心理活動,每一個角色都揣摩清楚才演。
當你付出了,時間會顯示答案。
1998年,憑藉在《天地豪情》中的精彩演出,蔡少芬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稱號。
這是她第一次獲得「視後」,也是香港歷年來年紀最小的「視後」。
蔡少芬的演技,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2002年,蔡少芬與馬浚偉共同出演電視劇《洛神》。
蔡少芬飾演的「甄宓」,真的有曹植筆下「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感覺。
那時候,蔡少芬與宣萱、陳慧珊、郭可盈並稱「TVB四大花旦」。
3
蔡少芬賺錢了,媽媽賭錢就更厲害了。
蔡少芬出道10年,也是為母還債的十年,先後花了8000萬替媽媽還債。
心力交瘁,蔡少芬發現這是一個死局。
自己一直為母親還錢,但母親卻沒想過收手。
2000年,蔡少芬痛下決心,聲明與母親斷絕關係,今後不會再為她還賭債。
那是她一生最痛的一年,但也是新生的一年。
給了她和她媽媽重新審視這段母女關係的機會。
如果愛這個女兒,就不會再去賭錢。
如果愛媽媽,就不再縱容她賭錢了。
愛不應該是愚孝的,而是一種升華。
2003年之後,蔡少芬和媽媽重歸於好。
媽媽成功戒賭,並受洗成為基督教徒。
現在蔡少芬和媽媽關係好得像姐妹。
蔡少芬一直說:
「我永遠都覺得她是我最愛的媽媽,她很愛護我和我的家庭。」
有這樣的媽媽,還能體諒她,關愛她,不怨恨她,蔡少芬的心胸真的開闊。
換別人,可能做不到。
4
對待愛情,蔡少芬小心謹慎。
她與張晉相識於電視劇《水月洞天》,那時候整個劇組也沒有誰會說廣東話,只有張晉。
一來而去,他們就熟悉了。
張晉很喜歡蔡少芬的開朗熱鬧,覺得有她在,就不會悶場。
每次拍完戲後,張晉都會留下來等蔡少芬拍完,再一起出去玩。
他怕蔡少芬作為女生出去有危險,也怕她普通話不好會被騙。
蔡少芬也很喜歡和這個男孩子一起出去玩,覺得他很可靠,也很欣賞他。
有一天,張晉向蔡少芬表白,但她拒絕了。
「我怕我會弄壞那段感情」,蔡少芬對自己很沒有信心。
她覺得,不是張晉不夠好,而是自己不好。
過去的經歷,讓蔡少芬覺得感情是不可靠的。
在她17歲獲得港姐季軍時,臺上的她被臺下的富豪劉鑑雄看上了。
那時候,蔡少芬的母親已因賭錢欠下巨債。
劉為她的母親償還債務,她與劉在一起了。
彼時,劉鑑雄有老婆。
但他的老婆並沒有多討厭蔡少芬。
因為她知道,要不是為母還債,蔡少芬不會這樣。
幾年後,他們和平分手。
這段經歷對於蔡少芬來說,有點兒不光彩。
她也比較在意,張晉是否能接納她的過去。
拒絕之後,蔡少芬覺得這個男生挺乖的,不想失去他這個朋友。
所以又主動發信息,找他聊天。
張晉一看,還有戲,不久後又表白。
就這樣在三次的表白——拒絕——表白中,張晉的表現,讓蔡少芬放下了心防。
他全盤接納她的過去。
他知道她所有的事情,但還是很愛護,很珍惜她。
蔡少芬同意交往,但定下了一個「三不原則」:
——不可以親吻,不可以籤手,不可以公開。
張晉聽了,趁機就抱了蔡少芬一下,也沒說不可以抱啊!
愛情來得太快,「三不原則」只堅持了一天,就堅持不下去了。
2008年,蔡少芬與張晉在香港舉行婚禮。
他們的婚禮,嘉賓雲集,可以說來了大半個TVB。
不過,香港媒體都用的是「蔡少芬下嫁張晉」。
因為那時候,張晉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術替身。
直到2011年,張晉在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飾演馬三。
憑藉這個角色,張晉奪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臺下的蔡少芬哭成了淚人。
在他名不見經傳的時候嫁給他,為她生兒育女,多年來默默支持鼓勵他。
蔡少芬對老公說,你的努力,你的才華,你的付出,終於有人看見了!
是的,我們也看見了,原來蔡少芬老是炫夫,一方面是真的以自己的丈夫為榮。
另一方面,也是顧及丈夫的心情,讓丈夫與自己處於同等地位。
如此用心良苦。
4
老公成功了,蔡少芬也沒有閒著。
那些年來內地發展,她貢獻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她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演的「皇后」烏拉那拉氏·宜修,工於心計又有可伶之處。
劇裡那麼多表現出色的演員,蔡少芬楞是沒有落了下風。
劇中「臣妾做不到」的一幕,被觀眾做成了表情包,出圈了。
演《甄嬛傳》時,蔡少芬剛發現自己懷孕。
但是她沒有說出來,不想因為自己的特殊情況影響劇組。
每天照樣頂著十幾斤的頭飾,踩著花盆底鞋。
蔡少芬小心翼翼地保護胎兒,但也有差點遭遇意外的時候。
有一次走戲,是一場參拜的戲,蔡少芬坐在轎子裡。
突然,蔡少芬覺得心裡很不踏實,就跟導演說不坐了。
過了一會兒,「嘭」的一聲,那個轎梁就斷了,轎子掉了下來。
那時候,蔡少芬看了直想掉眼淚。
如果是她坐裡面,孩子跟她都會有危險!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在這新人輩出的演藝圈,每一個機會,都是堅持得來的。
如果因為懷孕放棄了這個「皇后」的角色,可能就沒有後來更大的名氣和更好的資源了。
所有成名成角的人,都付出別人沒有想到的艱辛。
5
蔡少芬以前是一個有點繃緊自己的人。
她從來不會在人前哭。
所有受過的苦,其實都會留下痕跡在生命裡,老是有一個聲音告訴你,你不夠好,你不配。
她說:
「以前我管自己叫垃圾,就覺得自己沒用,我何德何能有那麼多人喜歡我,現在有那麼好的家庭。」
所幸,現在有愛滋養,一切都不一樣了。
我欣賞蔡少芬對待生活的態度。
活潑開朗,無論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歡笑聲。
人生際遇誰也無法預估,心態好,一切看開點,情況也會變好。
周圍的人,也會被這樣的你吸引。
談到婚姻幸福的秘訣,蔡少芬說:
「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彼此的關係一定要不停地進步,停下來了就很容易不行,停下來就會退後,因為日子不停地過。」
蔡少芬一直很清醒,一直有認真思考。
現在沒有人叫她「花瓶」了,大家都叫她「人生贏家」。
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
愛笑的女孩,其實是自己把運氣抓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