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情感旅行紀實綜藝《出逃兩日又如何》在騰訊悄然開播。沒有大量的宣傳和鋪墊,嘉賓也不算吸人眼球,乍看上去這檔立志要在旅途中探尋親人、愛人、朋友等親密關係意義的節目怎麼都不會大爆。但因為張歆藝和袁弘的本色出演,卻讓人品出了別樣的味道。
此前張歆藝和袁弘的綜藝多在花式秀恩愛,這次回歸生活本身來討論夫妻間的分工和有了家庭後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反倒更真實和可愛起來。
《出逃兩日又如何》中,以夫妻檔身份出現的袁弘和張歆藝去的是雲南著名的文獻之邦騰衝縣,在這個有著悠久馬幫歷史的文化古城裡,很多時候張歆藝和袁弘只是作為遊客在帶著觀眾參觀,通過和不同的人溝通,用身後的鏡頭來記錄下這一程。
之所以說這個節目不會大爆,是因為這更像是個文化類節目,選的地方恰好有一點古韻,但這類慢綜藝是需要品的。從傳播角度來看,因為噱頭不夠,自然就沒有更多話題和目光跟隨而來。
加上張歆藝和袁弘皆非綜藝咖,如果聚焦這倆人身上的甜膩部分或許還能有點看頭,但只是如此展示旅程本身,主動不會有太多人關注。
除了這對小夫妻外,《出逃兩日又如何》選擇的其他幾組嘉賓熱度也都一般。「父子組」楊玏和父親楊立新,「閨蜜組」沈夢辰和李斯丹妮以及「兄弟組」白舉綱和他的夥伴們,但從咖位來看,肯定算不上一二線。
生活類的話題除了秀恩愛和爭議也不大可能會衝上熱搜,所以這檔節目很大的傳播點都集中在沈夢辰、李斯丹妮和袁弘夫婦身上,從目前袁弘和張歆藝的表現來看,效果一般。
但這並不妨礙《出逃兩日又如何》是部值得品的節目。明星夫婦們靠在綜藝上拿劇本秀恩愛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此前在《做家務的男人》中因為袁弘愛廚房且懂得協調婆媳關係而屢被送上熱搜,集齊了好丈夫、好爸爸和好女婿的頭銜。那時候的小兩口確實是忙碌且幸福著,並且有自己的節奏。
但走過婚姻的人其實都明白,生活中絕不可能只有甜蜜與愛戀,更多的瑣碎才是最最真實的日常。在這檔慢綜藝中,張歆藝和袁弘呈現出了兩人相處的另一面。
作為婚後的第一次旅行,不難看出,這倆人之間確實是相愛的,且都願意主動為對方考慮。比如張歆藝在羅列了自己的瑣碎時間安排後,坦言雖然覺得自己也很幸福,但這份幸福的代價太大了,讓她沒有辦法找回當初那個大大咧咧、瀟灑的自己。不敢輕易冒險和死去的背後有孩子這個最甜蜜的負擔,也有對父母和愛人的牽掛。
相較丈夫可以悠然聽聽交響樂和看看書以及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的狀態,張歆藝是既羨慕又想保護。沒錯,這是最讓小編感動的一點,這兩個人的生活中不是如王子和公主幸福在一起的完美童話,而是明知細碎和無奈卻仍願意彼此包容、成全和成就,這才是婚姻能保鮮的最根本動因。
細品張歆藝的語氣,她在陳述自己被婚姻綁住了腳步的同時,其實很注意用詞和平衡這份無奈,她是既想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又很好得顧及了丈夫的面子以及情緒。
而袁弘的做法更是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在察覺到妻子的失落後,他第一反應是若有所思的心疼,然後跟媳婦說有沒有什麼是需要他改變和調整的。就是這樣看似平淡的相濡以沫,看得人簡直要落下淚來。
怎麼說呢?這檔節目裡呈現出來的狀況是,張歆藝和袁弘的婚姻其實並沒有此前節目裡呈現的那麼完美和無懈可擊,這倆人之間其實也有摩擦和所謂的「七年之癢」帶來的小淡漠。
比如張歆藝會很主動想要分開走,也比如在第一反應給媳婦餵飯時袁弘的身體其實是有點本能的抗拒,這些其實側面可以看出他倆此前的恩愛並非日常。
但這並不妨礙這倆人真實的呈現能帶給人更多感動。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卻依然願意為對方去犧牲、考慮和成全,這才是婚姻和家庭得以延續的根本。
尤其是張歆藝,她很坦然的說,如果生活一定要毀滅掉誰,她希望那個人是自己而不是老公袁弘,這其實就是一種成全和成就,犧牲自我的保全。
這種狀態太真實了,當代女性已經不再滿足只做個妻子和母親,有了更多自我追求,在這個基礎上的成全才更難。
感謝袁弘和張歆藝沒有繼續在綜藝裡給大家「童話」,而是換了種成年人的方式,用本來的面目繼續打動和鼓勵人,讓大家能在瑣碎的生活中尋到追尋幸福的勇氣。文/紅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