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通訊員 劉海清 夏立紅 臨沂報導
有一種力量,叫奮鬥;有一種追求,叫守護;有一種熱愛,叫堅持。提到醫院,大家或許首先想到的是醫生、護士,應該很少有人知道還有這麼一群人--後勤保障人員。醫院的發展離不開他們的默默奉獻,醫院的建設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他們步履不停,兢兢業業,時刻保障著醫院的平穩運行。
認真負責,全力把控
基建科作為後勤保障科室,負責醫院建設項目的管理及日常的房屋修繕和改造。與其他業務科室相比沒有那麼受人矚目,更多的是幕後工作,是醫院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責任重大。基建管理是一個注重結果更需要注重過程的崗位,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過程控制就不可能獲得一個好的結果。在這個專業崗位上就要比奉獻、比辛勞、比敬業、比責任、比對工作的熱心付出。
在後勤保障工作中,劉超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他總是以高標準要求自己。自2011年入職以來,一直在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基建科從事技術管理工作,參與了濱河院區工程建設的監督指導工作,為了工程項目順利竣工,劉超經常加班加點甚至忙到深夜,對每項工作、每個細節親力親為、全力把控。在建築規劃設計、施工、維護及修繕改造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經過鍛鍊,他的項目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已經成長為土建、安裝、裝飾等專業領域內的工程技術管理骨幹,只要他參與實施的項目都能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順利竣工交付。
濱河院區建設施工階段,劉超每天堅守在工地一線,仔細巡查各施工地段,跟進各部分工程的進度與質量控制要點,做到事前控制,嚴格各項隱蔽驗收的質量把關。竣工後,全面參與交付過程,針對現場存在的不足,及時提出處理意見,督導整改。尤其在院區各項改造工程中,為避免嘈雜的施工過程給就診者和住院病人帶來幹擾,每次施工中劉超總是認真評估改造現場的環境,與科室耐心細緻溝通,確定改造方案,選擇影響最小的施工時間段。並在實施過程中嚴格督導,文明安全施工,讓業務科室省心,讓醫院放心,讓就診者滿意。
創新發明,為醫院節省成本
每年醫院建築維護修繕的預算有限,節支等於增收。為了節省建築維護修繕的預算,避免重複維護,做到花一分錢見一份效,劉超認真細緻研究施工方案、建築布局及結構,大膽創新,提出最優解決方案,不僅讓工程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同時節約了改造成本。
2020年6月份,醫院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因為新設的實驗室設備運行用電總荷載較大,遠遠超出原有區域初始設計值,鋪設一條專用電纜可以解決,但需要花費幾十萬。劉超深入研究整個樓的電力系統設計,合理分解實驗室用電需求,化整為零,把原有樓層冗餘設計荷載分別從兩個強電井中接取使用,這樣在滿足實驗室用電需求的同時又大大節約了成本。而且,該方案實施簡便可行,加快了工程進度,保障了工期順利完成。
在出生缺陷研究所實驗室改造中,電纜按照常規只能通過樓體外立橋架引入機房,非常影響建築美觀。劉超在設備層及管道進出等處仔細查看現場布局,調整新建實驗室配電間位置,為電纜鋪設選擇了合適的位置,讓實驗室的改造既美觀又實用。
在鍋爐房真空鍋爐煙囪改造中,廠家顧忌施工難度,建議對新增加的煙囪採用側排的形式。側排煙筒出牆高度較低,影響建築外立面感觀;頂面直排的方式又會因鍋爐工作中煙筒溫度過高,易造成屋面防水破壞和樓板裂縫。為此,劉超設計了防水隔溫的煙筒套管安裝方案,既隔溫又防水,可以避免頂面直排方式的各種隱患。
汙水處理站在使用過程中,漂浮物過多,檢測不能達標,汙水處理設備廠家建議增加一個沉澱池,但需要投入十五萬左右。劉超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根據自己的調查研究提出了另外一套解決方案,在汙水處理站上遊的化糞池加裝根據連通器原理設計的過濾器,而這個自製的「過濾器」成本不到2000元,安裝後十分有效地過濾掉漂浮物,小發明解決了大問題。這樣的技術創新還有很多,劉超是名副其實的技術創新能手。
為夢奔騰不負芳華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醫院後勤工作一環扣一環,哪個環節掉鏈子,都會形成連鎖反應,產生木桶效應」「要用扇形思維取代線形思維,不要僅看到自己工作這一條線,要看到我們後勤部是一個整體,這才是責任、這才是擔當。」劉超始終牢記總務科科長張慶順的教誨,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古人云,辨材須待七年期。9年來,他連續多次獲得「後勤服務標兵」「婦幼健康服務年活動先進個人」「愛崗敬業先進個人」「後勤服務保障明星」等榮譽稱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建築工程師,同時是臨沂市醫院協會後勤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現任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後勤保障部基建科科長。
在團隊裡,劉超總是積極主動配合同事的工作,團結協作,熱心付出,他說,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會枯竭,一個人融入集體才會有不竭的力量。
為了醫院更美好的明天,每一個臨沂婦幼人,都是追夢人!願為點滴之水,而涓流成河,「我將無我,不負芳華」,為夢奔騰,不舍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