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達:這次導師選人沒有一個現成的標準,相信其他兩位導師也是,我們並不重視學員已經有多少知名度,只看他的表演。
近日,有關陳佩斯回歸央視舞臺,郭德綱走近《金牌喜劇班》,英達成為金牌導師,一個個勁爆的消息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帶給人們驚喜、疑問。
有陳佩斯、郭德綱、英達加盟的《金牌喜劇班》將演繹怎樣的魅力和精彩,呈現怎樣的交流和碰撞,如何把金牌導師們衷愛的喜劇進行到底,又會給觀眾帶來什麼樣喜悅和期待?
生動精彩的拍攝現場
3日下午,一直被輿論關注的《金牌喜劇班》終於登臺亮相,首場拍攝活動拉開帷幕。現場擠滿了熱情的觀眾、等待表演的演員以及穿梭忙碌的工作人員。當陳佩斯、郭德綱、英達三位喜劇大師出現在錄製大廳的時候,全場爆發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在節目錄製現場,觀察君看到了充滿濃濃喜劇風格的場景布置,有觀眾喜愛的喜劇藝術家表演時用過的道具、有經典喜劇作品的圖片、還有國外喜劇大師標誌性的元素……所有這些,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布置。
現場的氣氛是熱烈歡快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們,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絕活」,他們或是老練、或是青澀的表演,給現場觀眾帶來了別具一格的視聽盛宴。陳佩斯、郭德綱、英達三位金牌導師全神貫注地觀看學員們的表演。每一場表演結束後,他們都會進行細緻的點評。專業權威的解讀,風趣幽默的語言,不時引起觀眾會心的微笑,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點評到高興處,看到中意的學員,三位導師都想把他們錄入到自己的喜劇班。但更多的時候,他們還是互相推薦優秀的學員,儘可能通過交流互動,為優秀的學員們找到合適培養他們進一步發展的導師。
三位金牌導師共同的心願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陳佩斯、郭德綱、英達三位中國當今喜劇界的重量級「掌門人」一起走到了總臺央視的舞臺,是什麼樣的理念和精神讓三位金牌導師在《金牌喜劇班》找到了共同的語言?
觀察君通過三位金牌導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說話,通過與《金牌喜劇班》總導演的交流,從中發現了一個關鍵詞,這就是「傳承」。
今天,當我們在期待《金牌喜劇班》時,我們看到了這種傳承的理念和精神。這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節目,就是以「喜劇精神需要傳承」為初衷,旨在打造一檔具備「喜劇精神內核」的精彩節目。
藝術因傳承而得以生存和發展,文明因傳承而得以堅守和延續。傳承,一直是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的文化基因。
正是由於這種傳承的理念和精神,讓陳佩斯、郭德綱、英達,不約而同地以金牌導師的身份加盟到了《金牌喜劇班》的旗幟下,當他們在談及加入《金牌喜劇班》的初衷時,幾乎都把傳承喜劇藝術作為自己的願望和目標。
讓喜劇表演後繼有人,發揚光大,這是三位金牌導師共同的心願。
陳佩斯:最大的目的是挖掘新人
陳佩斯是不少觀眾對春晚印象最深刻的回憶,當年他被觀眾稱為「春晚小品第一人」。他是小品《吃麵條》裡呆萌的陳小二,為演好角色被導演要求一次又一次吃下麵條,最終被撐得落荒而逃,在舞臺上留下一片經久不息的笑聲。
陳佩斯擅於用誇張豐富的肢體動作,搭配生動形象的表情和語言,塑造一個又一個滑稽十足的喜劇角色。陳佩斯在幽默感和節奏感上將大開大合與收放自如維持在一個恰到好處的程度,不多一分不少一分的表演逗得觀眾捧腹大笑。
時至今日,這樣風格突出極具特色的小品在眾多類型小品層出不窮的當下,依舊是一枝獨秀。
對於來參加《金牌喜劇班》節目的初衷,他說自己最大的目的是挖掘新人,把他對喜劇傳承中的一些經驗教給年青人,成就後人。
多年對喜劇藝術的研究,談起喜劇技巧,他認為藝術的意義就是技巧、技術、手藝。「肯定是有技術技巧的,如果沒有技術技巧就不存在喜劇了,沒有技術技巧就不存在藝術了,因為『藝』是把一個無生命的東西,甚至不存在的東西變成有生命的生命體,這是一個技術過程。所以當我們說到藝人、藝術的時候,根本不能抽離開技術技巧來談這事。」
對於現在新媒體形式,例如短視頻對舞臺表演的挑戰,他說隨著技術的提高將來還會帶來更快的變化。他說,不要去想自己怎樣更快適應市場和適應技術條件,你要想著找藝術的本體,這個是不滅的。因為遵從規律做事是永遠不會錯的,是百戰百勝的。
郭德綱:無論什麼年代什麼行業都需要傳承
這些年,郭德綱憑藉自己「三寸不爛之舌」玩轉相聲,插科打諢的表演及接二連三抖露的包袱常讓觀眾聽完仍意猶未盡。郭德綱的相聲是與時俱進的,在紮實的相聲基本功下,他擅長對傳統相聲進行改造,加入符合不同時代特色的新包袱,用一種顯而易懂的「俗」,帶給觀眾質樸的生活樂趣。其德雲社弟子在他的教導下,也曾於各類喜劇舞臺上奪冠。
身為「德雲社」 當家人,郭德綱對於喜劇藝術的傳承深有體會。「傳承這個東西,無論什麼行業,無論什麼年代都是需要的。哪怕說你上學學會漢語拼音,他不也是老師傳承給你什麼?傳承,其實代表的是學習和繼承。」喜劇傳承永遠會存在,才能保證藝術的完善性。
郭德綱說,陳佩斯是小品方面的開拓者,英達是情景喜劇大師,我們幾個人湊在一起,我覺得能夠從專業的角度多挖掘人才,這是挺好的一件事。在選學員的時候,肯定誰都想選好的,初選階段估計「火藥味」會濃一些,搶優秀的學員,那是必須的!當然我們之間也會互相幫忙,一切看學員的素質和條件。
對於是否會有德雲社的演員加盟?他表示,目前在選手裡頭沒有德雲社參賽的演員,如果後期到真人秀或者其他的環節需要的話,可能會挑選一些演員參與進來。
英達:選人沒有現成的條條框框
當過導演的英達在選角上有更多的體會,他說這次導師選人入班沒有一個現成的標準,相信其他兩位導師也是,他們並不重視學員已經有多少知名度,只看他的表演,甚至他的言談話語之中有某種幽默感或者喜劇感,就會考慮選他。
通過這個節目可以看到陳佩斯老師這樣的前輩,郭德綱這樣的當紅導師,在整個培養人才經營方面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
談及三個導師班之間會不會是競爭關係,英達表示一定會有,因為沒有競爭就不會有好的成果,喜劇也是如此。他說「任何一個行業尤其演員就是競爭,但是我們這次跟我們一般看到的其他的這些選秀節目可能有點不一樣,我們最終將把三個班學員合在一起,最後呈現一個作品。所以我們並不是那種競爭,尤其如果大家想看到導師之間互懟,這種方面可能不太會出現。」
談到自己和其他兩位導師之間的區別,英達表示:「我跟他們確實有一點點區別就是,我是搞情景喜劇的,而且我這一套多是舶來品,訓練方式和他們的也不同,這會在我的喜劇班上,在對學員的訓練方式中更多地體現」。
《金牌喜劇班》總導演:董曉峰(右)
《金牌喜劇班》究竟長啥樣?
在觀察君的現場探訪中,《金牌喜劇班》總導演董曉峰給出了權威的解讀。她說,《金牌喜劇班》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節目,以「喜劇精神需要傳承」為初衷,旨在打造一檔具備「喜劇精神內核」的節目。
董曉峰介紹,《金牌喜劇班》首次引入了「傳承」概念,聚集喜劇新人,請喜劇大師擔任「金牌導師」口傳心授,培養優秀的喜劇傳承人,旨在打造一檔具備「喜劇精神內核」的節目。她說,《金牌喜劇班》將養成真人秀和舞臺競演相結合,呈現喜劇的智慧和魅力,內容涵蓋戲曲小品、音樂劇、木偶戲、魔術喜劇、諧劇、吉劇等多種喜劇門類。
董曉峰說,節目流程分為四個賽段。第一賽段,經過報名篩選,50組喜劇人進入集結大廳,準備接受入學考核。陳佩斯、郭德綱、英達三位金牌導師將根據學員的表現現場評判,同時選擇心儀的學員進入各自班級,進入第二賽段:班內小考。在導師班級裡經過各類課程訓練後,學員們將進入第三賽段的班級大考。最後的畢業大戲將展現經過兩個月的相處後,學員在導師的引導下,在最終的大戲中做到升華,走向喜劇創作表演的更高層次。
董曉峰說,《金牌喜劇班》在不同的賽段安排不同特點的課程,有喜劇公開課、有回歸傳統的撂地演出、有沉浸式排戲體驗,還安排了學員到劇院現場邊演邊學,將「師承」的精神一脈貫之。
有陳佩斯、郭德綱、英達三位金牌導師坐鎮,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參賽學員的傾心表演,有總臺央視綜藝的精心打造,即將登場的《金牌喜劇班》註定會不同凡響,精彩紛呈,值得期待,等你來看!
《金牌喜劇人》精彩節目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藝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