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9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
你以為吃的是減肥藥?可能是毒品!
很多愛美的女性希望保持窈窕的身材,有的人選擇了減肥藥這種速成的辦法。但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服用的很可能是毒品。
近日,上海市禁毒委員會披露,以泰國DC減肥藥為代表的一批網紅藥品中,含有國家管制精神藥品成分,如安非拉酮、芬特明、地西泮等,上述成分我國均已在2005年列入了《麻醉藥品及精神藥品品種目錄》。非法購買和使用此類藥品,不僅違反法律法規,還造成自身危害。此消息引發網友熱議。
近來,國內也發生過不少「因使用網紅減肥藥被認定為使用毒品」的案例,專家指出,減肥慎用來歷不明的藥物,更不要為了追求瘦而亂吃藥。
芬特明的使用爭議由來已久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吳倩影告訴記者,火遍「瘦身圈」的泰國網紅減肥藥其主要作用成分為「芬特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減肥藥中所含有的「芬特明」正是屬於「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精神藥品」。由於泰國網紅減肥藥並未在我國獲得批准上市,那麼私自違法違禁使用「芬特明」就屬於涉嫌毒品使用。
吳倩影說,「芬特明」是一種強效食慾抑制劑,顧名思義就是抑制食慾,讓人不想吃飯。在20世紀末,芬特明與另一著名減肥藥芬氟拉明組成了風靡全球的「芬-芬」組合,減肥效果是其他普通減肥藥的5倍。
然而,「芬-芬」組合的數百萬使用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血管類疾病,這些問題主要責任方是組合中的芬氟拉明。因此在1997年,芬氟拉明被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拉入黑名單,成為禁用藥物,但芬特明作為強效食慾抑制劑僥倖得以留存。
2012年,美國FDA批准該國一家公司的芬特明-託吡酯緩釋片上市。自此「芬-託」組合便一直活躍在「減肥圈」。芬特明降低食慾,與託吡酯聯合使用,藥物的互補機制使得在減重的同時可以減低藥物劑量,從而提高安全性和耐受性。然而,隨著服藥劑量增加,使用者出現認知和精神障礙的概率也有所增加。芬特明還存在一定的潛在成癮性,長期高劑量使用可能會引起濫用以及增加患者心率與血壓的不良反應。
不經醫囑擅自服藥風險極大
吳倩影強調,我國目前並未引進和上市任何以芬特明為主要成分的減肥藥品。無論是芬特明-託吡酯組合的減肥藥,或是奧司利他等其他已上市的減肥藥,其主要目的是應用於肥胖症患者的治療,並非是讓健康人群使用。臨床藥物治療具有嚴格的用藥標準,包括考慮用藥安全以及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等,未在醫生指導下盲目服用我國未上市的藥物會帶來極高風險。如果市民正在服用減肥藥,一定要諮詢臨床醫生,判斷自己是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涉毒。同時,許多違禁減肥藥中含有具有成癮性藥物,貿然停藥可能會產生不適反應,建議儘快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藥直至停止使用。
有人吃網紅減肥藥一個月減20斤,並不值得推崇和效仿。目前禁用的減肥成分包括西布曲明、安非他命、芬氟拉明和芬特明等。吳倩影還說,此前有一批因減肥而涉毒的人員,在進行毛髮毒品檢測時,除了發現芬特明,還有另外一種成分是地西泮。推測可能是由於減肥藥的主要成分通常都是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使用後可能會導致使用者出現興奮、失眠,連續數晚保持覺醒,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症狀。為了控制興奮劑所致的不良反應,出售減肥藥的商家會將鎮靜催眠藥地西泮合併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一起給減肥者服用。
不要突破健康體重的「底線」
減肥一直是關注度極高的話題,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吳晞說,對於部分女性來說,減肥不當可能會比之前更不健康。他曾接診過因為減肥而導致內分泌紊亂的患者,不少是因為吃減肥藥或過度節食所致,產生了內分泌失調、甲狀腺腫大、卵巢早衰等問題。所以他非常不主張年輕女性吃減肥藥來減肥。
同濟醫院營養科主任吳萍也曾在接受採訪時說,臨床上遇到過不少過度減肥的女孩,靠節食等手段過度減肥,有可能導致貧血、不孕;更嚴重的還會造成精神疾病、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如果營養攝入不足,尤其是蛋白質的含量較低,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和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BMI指數,正常的BMI指數應該在18.5-24之間,低於18.5為偏瘦,希望大家不要突破這個「底線」。
有的「安眠藥」「聰明藥」也不安全
今年以來,在各級禁毒部門共同努力下,上海傳統毒品違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毒品違法犯罪滋生蔓延得到進一步遏制。但涉及含精神、麻醉藥品成分的毒品違法犯罪案件卻有一定上升趨勢。
上海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破獲的涉毒品案件情況來看,除上述「減肥藥」之外,有的「安眠藥」「聰明藥」也有類似成分,服用後有心率加快、噁心、頭痛等症狀;甚至出現焦慮抑鬱、狂躁易怒、厭食厭世等嚴重情況。
上海市禁毒辦表示,將繼續加大面向公眾的宣傳教育,防止更多人重蹈覆轍,形成防毒共識和提高拒毒能力;督促各類網絡平臺開展清理整頓,下架、關停、封堵個別不法商戶連結,加強「藥品」類銷售、廣告審核;多部門聯合對網上新類型毒品,或含有毒品成分物品、有毒有害信息的查控工作,建立起線上線下聯防聯查聯控機制,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友情提醒
減肥不能一味地依靠減肥藥物,有的人肥胖是因為自身內分泌系統失調造成的。只有找準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謹慎選擇和使用藥品,儘量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來源:新民晚報、新華網、中國消費者報等。
往期熱文回顧:
原標題:《千萬別吃!熱賣網紅減肥藥很可能是毒品!有的「安眠藥」「聰明藥」也不安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