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報導好一場專業的國際經貿盛會?這家廣電媒體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2020-11-20 手機鳳凰網

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組建了150餘人的融媒體報導團隊,全力投入2020年服貿會的報導。

9月9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圓滿落幕,這是疫情後,中國在線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它的特色和亮點在媒體的傳播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引發了強烈反響,對服務貿易的普及和推廣,推助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眾多媒體中,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對2020年服貿會的報導,以全景式、立體式的融媒傳播,取得了顯著的傳播效果和社會反響。

▍融合傳播全面覆蓋,移動優先全媒觸達

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組建了150餘人的融媒體報導團隊,全力投入2020年服貿會的報導。

■ 服貿會內容報導「全面覆蓋」

本屆服貿會採用的「1+8+N」的展會模式,針對這一情況,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對各大論壇、峰會、籤約、各展場展館亮點特色逐一報導,重要活動無死角、不漏項。

其中對包括4場高峰論壇,100餘場行業論壇、洽談活動、境外國家和地區專題活動以及省區市主題活動都給予了及時充分的報導。報導內容涉及服務業擴大開放成果、文化服務、5G與機器人發展、金融創新、冬奧會和冬季運動等,以海量資訊展現了我國以及北京服務貿易領域面臨的挑戰和全新的發展機遇,釋放出堅持經濟全球化、加強國際經貿合作的積極信號。

大型融媒體直播《服貿會來了》由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旗下的BTV新聞頻道與北京時間共同推出,兩端同屏共振。每天19:10開始直播,先後播出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文化繁榮與發展、數字貿易發展、冬奧會與冬季運動等六大主題。

直播下設七大版塊,其中包括高端訪談版塊「對話大咖」,利用在服貿會現場搭建的演播室對業界重量級嘉賓進行深度訪談。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經濟學家李揚,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高峰,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以及北京相關委辦局負責人、外國駐華大使、企業家代表等20餘人走進BTV演播室,暢談服貿會。

評論版塊「服貿觀察」每天由評論員李藏宇做直播連線,帶來現場評論與觀察;媒體版塊「服貿是什麼」,通過動畫等方式普及服貿知識;此外,還有新聞資訊版塊「主播探展」「記者巡館」等。

直播內容豐富、涵蓋廣泛、信息量大,既有新聞速度,又有專業深度,同時兼具多屏跨度,這背後是北京廣播電視臺信息網絡管理部提供的外延系統運維保障,依靠高帶寬的光纖實現了指令級別的信息交互,實現了機房「搬」到服貿會現場。

■ 移動優先,小屏報導精彩紛呈

「移動優先」「做優做強小屏」已經成為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每次重大主題報導的慣例。成功轉型的記者在做好電視新聞的同時,移動端短視頻報導也是別具一格,精彩紛呈。

配合大直播的短視頻信息量大、趣味性高、表現力強,如短視頻「呆萌中醫把喜脈 正太聲音惹人愛」,就展示了展會上的中醫機器人在給一位女士把脈時,把出了喜脈,準確地判斷出當事人懷孕的事實;再如短視頻「現場體驗世界級滑雪滑冰」,就展示了在仿真雪地和冰面上滑行的真實體驗。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展臺、東城館、西藏拉薩展臺的特色與亮點,都通以短視頻的方式第一時間推送出來。

原創短視頻系列節目《服貿在身邊》則立足於服貿與普通人的相關性,從生活日常的熟悉場景切入,以小見大,用最通俗的話語和身邊最常見的例子入手,通過「大咖講解+案例介紹」,將服貿與普通人的關係闡釋清楚。

節目從8月中旬開始陸續在北京時間首發,並同步在各平臺分發。截至9月9日,全網播放量超過3500萬。#服貿在身邊#互動話題在微博端閱讀超過2300萬次,微博3次對話題在熱搜、熱點、開屏頁推薦,成為網絡焦點。

原創微視頻評論節目《主播說新聞》,由主播走進服貿會,帶領用戶領略服貿會的與眾不同。如「服貿會上各路媒體不僅是來報導的,也是來參展的」視頻中,主播聶一菁與人民日報研發的智慧機器人愉快對話,展示了媒體在新技術上的應用。

移動直播系列《雲遊服貿會》,自9月5日至9月8日,6場直播分別從體育健康、中醫、機器人服務、5G、「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文化、文化專題等6個方面對展會進行深度體驗報導,總計時長超過8小時。截至9月9日,累計觀看人數超過350萬。

其中,《雲遊服貿會:文化還可以這麼有趣》還嘗試採用了VR全景直播,為用戶提供不同的觀看視角。觀看者可選擇上下左右任意角度,跳出了傳統平面視頻的視角框定,給用戶呈現前所未有的視覺呈現。

兩天連辦4場的「北京尖兒貨」直播帶貨系列,通過「BTV新聞」抖音號和北京時間「時間直播」融媒體矩陣平臺,同時在抖音/快手/新浪/央視新聞+等多個平臺進行帶貨直播,並通過與盛產大桃的平谷、國有企業的戰略合作關係,利用內容、渠道、技術優勢,實現平臺優勢與品牌優勢的強強聯合,創新直播內容、探索報導形式、提升營銷額。

據統計,服貿會期間,相關報導在北京時間平臺和BTV新聞新媒體帳號矩陣共計發布近200餘條圖文和短視頻,全網觀看人數超過5000萬。

▍實力大咖雲集,權威觀點傳播助力報導

作為一場舉世矚目重大國際經貿活動,自然有不少大咖出席。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在本屆服貿會報導中,邀請了多位實力大咖坐客前方演播室,就中國當前經濟、金融、新技術、中國文化等內容展開深入解讀,金句頻出。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雙循環」並不意味著我們走向封閉的自然經濟狀態,搞「小而全」「大而全」,而是一種補短板、提質量、促進科技創新的經濟內部循環。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經濟今年是1%正增長,在全世界都是在負增長的時候,我國有1%正增長已經很好了,我們估算了差不多是1~2%。

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高峰:我們往往機器人四肢做的好,但腦子不行。好的設計師是能夠製作出好的機器人,但偉大的設計師是要能創造有靈魂的機器人。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以前的人工智慧大多是實驗室裡的、論文上的;新一代人工智慧是走進我們生產生活裡的,如掃地機、小度等。以前發展人工智慧靠競賽驅動,如今靠應用牽引。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人們到故宮很多是走馬觀花,沒有真正享受到深厚的故宮文化。希望故宮同時是一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來到這裡參觀能留連忘返,這就需要加強公眾服務,加強文化服務。

這些觀點與聲音擲地有聲、撥雲見日,為整個的直播節目增色不少,同時也為中國經濟發展,為新技術尋求突破,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供了良策與借鑑。

▍創意互動作品頻出,新技術賦能報導新樣態

2020年服貿會報導,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的多款互動創意作品讓人眼前一亮。H5《您有一個來自服貿會的行李箱待查收!》,以傳送帶傳遞行李箱為環境,將世界貿易組織指定服務貿易的十二大領域「藏」進12個不同的行李箱中,點開行李箱就能了解服務貿易究竟是什麼,寓趣味於呈現,寓信息於交互,受到好評。

H5《你收到一份服貿會的有聲讀物》,將出席服貿會重磅嘉賓的發言音頻進行了歸納整理,以有聲讀物的形式發送給用戶,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收聽大咖金句,了解服貿會權威的信息。H5把視頻內容音頻化,巧妙地起到了跨媒介融合傳播的效果。

多媒體圖文《你想像中的未來世界,是這個樣子嗎?》《服貿會上的這些「稀世珍寶」,都在這卷畫軸上了!展開看看——》採用SVG動畫特效,實現了靜態圖片的動態漸變效果,在呈現方式上體現了較強的創意。

在互動設計方面,BTV新聞新媒體團隊首創互動視頻新聞《探營服貿會新聞中心》,視頻以最新潮的在線互動方式,介紹服貿會新聞中心的技術保障和特色亮點,在觀看時,可以實時選擇不同的按鈕,觸發不同的支線內容,不同的選擇就會帶來不同的內容呈現。這種在線互動視頻報導的形式,是首次在服貿會這樣的大型活動中嘗試採用。

▍重磅打造文化專題節目,展現北京文化魅力

專欄節目《這裡是北京》作為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的一檔介紹北京歷史文化的王牌欄目,面對服貿會這樣貿易領域的專業展會,沒有放棄這個大熱點。《這裡是北京》在服貿會期間推出《探班服貿會 文創館長說》新聞專欄系列,聚焦服貿會上的文物文創衍生品,展現傳統文化通過服貿創新服務百姓生活。

節目走入首都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北京文博交流館、梅蘭芳紀念館、北京古錢幣博物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院、西漢大葆臺漢墓遺址博物館、白塔寺管理處8家博物館,邀請館長講述文物文創產品的設計理念。

這些文創產品靈感來源於文物,凝結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智慧之光,飽含著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美學。同時,文創產品通過新材料、新工藝、新創意,讓文物與生活相結合,讓人們可以聆聽文物背後的故事,讓文物走進生活,服務生活。《探班服貿會文創館長說》獨具文化特色,在服貿會報導中展現北京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9月9日,服貿會閉幕當天,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在新聞中心看望記者時提到,本屆服貿會上,新聞媒體深入挖掘本屆服貿會的亮點和特色,播出了大量既專業又生動的報導,不僅通過電視屏幕,還通過手機等移動端進行了廣泛傳播,全平臺、全渠道地宣傳了服貿會,營造了十分濃厚的輿論氛圍,讓服貿會和服務貿易不斷深入人心。而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正是按照這樣的方式,以融合傳播的手段,將2020年服貿會「綜合+專題」「線上+線下」「場內+場外」這些特色和亮點充分呈現,向觀眾和新媒體用戶展現了一場盛大而精彩的服貿會。

相關焦點

  • 一場不同尋常的盛會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的一番話,打動了很多人。這是一場不同尋常的盛會,這是一場影響深遠的盛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各國帶來嚴重衝擊,原有的經貿、技術、人文等各領域交流受阻。同時,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和「回頭浪」,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甚囂塵上,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世界經濟面臨著諸多複雜挑戰。特殊時期,第三屆進博會的如期舉辦彌足可貴。
  • 融媒體傳播國際範十足——福建日報全媒體報導唱響海絲國際茶文化...
    福建日報社聚集福建日報、新福建APP、東南網及海外分站、海峽網、閩南網,以及集團旗下子報子刊新媒體力量,發揮「報網端微」聯動傳播優勢,製作了圖文、視頻、抖音、H5、圖解、直播等一系列的融媒體產品,多點發力、立體傳播,報導茶文化論壇的盛況。截至當日20時,福建日報全媒體關於論壇的發稿量超350篇,全平臺流量 超1758萬。論壇相關稿件在海(境)外各平臺推廣也備受關注。
  • 新技術為媒體融合發展帶來哪些新機遇?一場正在召開的盛會給您答案...
    原標題:新技術為媒體融合發展帶來哪些新機遇?——一場正在召開的盛會給您答案和啟示 飛速發展的新技術對信息傳播帶來哪些影響?新聞媒體如何因應新形勢、新挑戰而不辱使命?媒體融合如何裝上技術的翅膀加速向縱深挺進?一場正在廈門召開的盛會給您帶來答案和啟示。
  • 上經貿大附校子衿民樂團入選「荷花風採國際藝術節」全國總決賽
    (樂團演出劇照)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子衿民樂團選送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光榮入選,由13位學員代表學校出徵。本次選送的節目《夜空中最亮的星》是由上經貿大附校音樂教師蒲苗根據逃跑計劃於2011年創作的版本改編。
  • 一場國家級國際性盛會來了!能給新區帶來什麼?
    一場國家級國際性盛會來了!能給新區帶來什麼? 推薦閱讀點擊文字可直接跳轉閱讀↑↑↑11月5日-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從"一帶一路"媒體報導看新浪打造國際傳播新生態圈
    「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天天臨近,「一帶一路」再次成為國際輿論場中的熱點詞彙。當我們被刷屏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了最近忙著報導這一國際盛事的各家媒體。近些年,隨著信息傳播的社交化、且用戶閱讀興趣點與刺激點逐步遷移至社會新聞、影視娛樂等領域,國際新聞傳播似乎日漸趨冷。
  • 天藝視界·深廣電|TCL融媒體青少年成長中心開業典禮
    10 月 18 日上午 10 點,「天藝視界·深圳廣電集團|TCL融媒體青少年成長中心」開業典禮,在天穹劇場隆重舉行。TCL集團領導、深圳廣電集團領導、深廣電各頻道負責人、TCL集團品牌管理中心、TCL多媒體、TCL雷鳥OTT等相關部門領導,與天藝視界的戰略合作夥伴共同出席了本次盛會。來自廣東省智慧少年宮、七幕人生、天藝·優普森等眾多機構代表與粵港澳地區的主流媒體近 200 餘人蒞臨活動現場,齊賀「天藝視界」盛大開業。
  • 焦俊豔紀梵希活動圖,襯衫領帶風格讓人眼前一亮,帥的好過分!
    在《我家那閨女》中認識了焦俊豔,簡直是眾多女明星中的一股清流。不住在市中心住在一個偏遠的郊區。每次和朋友們聚在一起坐一到兩個小時的計程車。在家裡不拘小節,家鄉話說得賊溜對於父親的嘲笑從不溫柔是很實的家庭相處在家就算不化妝出門也是不化妝甚至不擦口紅,不知道自己是明星嗎怎麼和我這種懶的人一樣不注重形象打扮也是舒適簡潔為主,真的好喜歡像她一樣真實的明星焦俊豔是家裡唯一的孩子。
  • 如何免費製作一張讓人眼前一亮的名片?
    如何製作一張讓人眼前一亮的名片?一、網站在手,名片不醜「2個免費在線製作名片網站」1、創客貼https://www.chuangkit.com/至於你能否做出一張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名片?就看你的創意啦!#免費名片模板下載方式#見留言區※喜歡小墨的文章※※請「星標置頂」和點「好看」哦!※▼分享,高效辦公學習的秘密!
  • 市場、國家與國際經貿規則體系重構
    作為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國際經貿規則的演變反映了全球化的發展方向。規則之爭,既是主導全球化發展方向的各方力量的一場大博弈,也是人類對自我命運的定義過程。  在這些紛繁複雜的現象背後,到底是怎樣的邏輯和力量決定國際經貿規則發展的本質和方向?未來的國際經貿規則發展趨勢又將會如何呈現?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 被國際媒體爭相報導,IPFS到底有什麼魅力?
    在IPFS相關應用高速發展之際,IPFS同時也被諸多的國際級的媒體紛紛報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IPFS都接受了哪些媒體的報導。 韓國NewsTVCC 韓國主流區塊鏈媒體NewsTVCC多次報導IPFS技術,把IPFS和filecoin介紹給韓國的公司和大眾,呼籲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此外,主持人表示,並已經準備了10PB的存儲空間支持訪問所有的IPFS。
  • 上海國際童書展|這一場原創圖畫書的分享盛會,讓人腦洞大開
    11月15日上午,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與蒲蒲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中國原創圖畫書論壇「閱讀的態度:腦洞大開的原創圖畫書」在上海國際童書展舉行
  • 評委有話說 | 這些獲獎作品為何會讓人眼前一亮
    今天,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評委、浙江省記協副主席馮衛民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宣傳獲獎作品為例,告訴大家這些報導為什麼能讓人眼前一亮。    細讀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不少作品思想取向高雅,表現形式高超,其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題材儼然成為一條亮麗的主線。推出這些報導的媒體發揮優勢、創新方式、積極傳播,將報導中的正能量傳播廣泛而深遠。
  • 被國際媒體爭相報導, IPFS到底有什麼魅力?
    在IPFS相關應用高速發展之際,IPFS同時也被諸多的國際級的媒體紛紛報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IPFS都接受了哪些媒體的報導。韓國NewsTVCC韓國主流區塊鏈媒體NewsTVCC多次報導IPFS技術,把IPFS和filecoin介紹給韓國的公司和大眾,呼籲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 NHK如何專業報導地震災難新聞?
    地震來襲時,所有媒體出於職業精神也紛紛撲到神戶和大阪報導,但由於人手不足,新聞部以外的報導組也全數出動。包括當時負責娛樂新聞報導的臺裔主持人蓮舫(現為菅直人政府的行政革新大臣),也曾在阪神地震期間擔任過特別報導員。現在各家日本媒體成型的災難報導體系、以及媒體間建立「緊急事態下的互相支援協議」的做法,也是1995年後逐漸發展起來的。
  • 保護正當合法權益 維護國際經貿秩序——權威專家就《阻斷外國法律...
    「在此背景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等有關法律,中國政府制定出臺了這一《辦法》,以捍衛國家利益,避免或減輕對我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維護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辦法第二條明確界定了適用範圍,即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不當禁止或限制中國企業與第三國企業正常經貿活動的外國法律與措施的域外適用情形。這種情形,我們通常稱之為「次級制裁」。」韓立餘說。
  • 2018中國•新泰櫻桃節暨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會盛大開幕,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5月20日,由泰安高新區和我市聯合舉辦,以「相約物華天寶,祈福蓮花聖地」為主題的「2018中國•新泰櫻桃節暨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會開幕式在蓮花山旅遊度假區舉行
  • 廣電媒體如何化危為機、轉危為安?
    近些年來,在「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節目自主創新方向的引領下,廣電媒體加大文化、科技、公益類節目制播力度,湧現出一大批主旋律、正能量、弘揚傳播中華文化的優秀原創節目,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追星炒星和過度娛樂化得到有效治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綜藝節目展現健康發展新態勢。
  • 廣電盛會:北京 BIRTV 2018 參觀回顧(Part 1)
    2018 年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廣播電視電影展覽會,既 BIRTV 2018 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辦。
  • 一場盛會
    另一方面,邀請港澳地區媒體來四川採風,宣傳四川、成都、天府新區,提升其影響力和知名度。」「港澳地區是我們重要的合作地區,相信聯絡中心建立後,將有助於雙方在人才、資本等多維度進一步深入合作,促進天府新區國際化發展。」天府新區商會常務副會長、成都源本創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曉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