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五行,大多人都知道五行為:金、木、水、火、土。也知道相生相剋的道理。可是古人在五行上花了這麼多心思去研究它,但研究這些究竟是為了什麼?它並不像春秋戰國就流傳下來的「九九乘法歌訣」那麼實用,卻又感覺滲透了方方面面,在中醫中講究五行,在風水、卜卦中也涉及到了五行。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講講到底五行都可以代表什麼?有什麼意義?
概念:關於五行的概念,眾說紛紜,很難考證究竟是誰提出來的。早在有中國文明歷史初期,古人就對自然之力有所崇拜。首先有陰陽之分,最為常見的是白天為陽,晚上為陰。 對浩瀚宇宙也有極大的探索欲,那時候的人們除了吃喝生存,沒有過多的休閒娛樂項目,只能靠想像與天地自然聯繫到一起。古人在生活中發現 木可生火、火滅成土,土中含金,金化為水,水生草木,這可能是初期的原理所在,之後的五行可用於萬物,萬物皆有相生相剋之屬性。因此古書《國語·鄭語》有「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 。
屬性:五行屬性,在我國古代,五行廣泛用於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佔卜等方面。各領域所對應的屬性也都不盡相同。五行也不僅僅是字面意義的金木水火土,而是往形態,本質上去歸類。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中醫五行配五臟: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屬土。
堪輿(風水)五行四方: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中央屬土。
命理五行八字:十天幹五行分別是 甲 乙屬木,丙 丁屬火,戊 己屬土,庚 辛屬金,壬 癸屬水;十二地支五行分別是 寅 卯屬木,巳 午屬火,申 酉屬金,亥 子屬水,辰 戌 醜 未屬土。
顏色五行:白色、杏、金屬金;青、綠屬木;黑、藍屬水;紅、紫屬火;黃、棕屬土。
四季五行: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因為土生萬物,所以流於四季,合為五行。
五音五行:古代五音中 宮屬土、商屬金、角屬木、徵屬火、羽屬水,對應現代簡譜上1、2、3、5、6。
五行之性:木主仁、火主禮、土主信、金主義、水主智。
應用:我們的生活中,五行一直都在,只是因為五行的範圍太廣,不被人察覺。常見的中醫調理,就有五行的運用(如食療)。還有一些商業設計,也會為了其寓意對色彩五行進行主客色搭配(企業logo)。還有生活常識(如水可滅火,土可擋水等)。
總而言之,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人通過千年的摸索出來的許多規律,並不是毫無根據,連國外都在推崇中華傳統(日韓應用廣泛),而我們更不可以隨意丟棄,我們應該對自身民族文化感到自信,傳承中華文化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