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投行內部
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害,夢想還是要有的
萬一實現了呢?
M&A:人均投行大富翁
進投行有多難,拿工資就有多爽。
雖然IBD的「高薪」名號,會忍不住讓人多(高)看一眼,但要再進一步問你:IBD內部哪個業務組鈔能力最強?你會不會突然哽住~
在這一點上,efc就很懂,直接把投行內部的薪資水平扒了個精光:
根據薪酬網站Emolument最新研究表明:M&A組,以高達35萬英鎊的薪資中位數,居投行薪資最高。
這個數字什麼概念?約合人民幣305萬元,相當於倫敦VP3(第三年副總裁)的平均薪資,如果考慮到其他被平均的因素,實際薪資甚至可能更高
當然,在投行這個憑本事賺錢的地方,M&A組薪資能夠傲視群雄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是因為人家賺得多啦!
畢竟買賣賺得多,薪資才能水漲船高,有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至三季度,投行的M&A組就賺得盆滿缽滿(害,雖然與去年相比全線飄紅,但今年這情況大家都不容易
Goldman Sachs,無論在交易金額還是數量排名中,都以197宗交易+4,058億美元的傲人戰績穩居第一;
在價值榜單上,Morgan Stanley緊隨其後,共服務了161筆交易,交易金額高達3,881億美元;
排名第三的JP Morgan,雖然與前者相比,數量只差了七筆,但交易金額卻足足差了1000+億美元。
交易金額排名前四的投行,M&A業務均已超2,000億美元大關,Goldman Sachs更是成為唯一突破4,000億美元的投行。
單拿今年全球最大併購案排名來說,稅後的交易金額更是超過400億美元。
儘管不同公司之間的收費標準可能有所差異(且收費百分比隨交易規模增加而降低),單憑這個數量級,如果按照最少的0.1%服務費來算,投行banker都能從這筆交易中至少拿走4千萬美元的出場費。
M&A組,投行行走的印鈔機
揭秘投行人上人の真實工作現狀
看到這,可能有同學產生疑問:M&A組這麼能賺,到底是做什麼的?
M&A,一分鐘掃個盲
我們知道,作為投行衝鋒陷陣的前臺,IBD主要圍繞投行裡最核心的項目進行。
一般的IBD可以分為兩個groupProduct group(產品組)和Industry group(行業組),顧名思義,劃分標準分別是產品和行業,M&A就屬於前者。
M&A,作為投行最核心的業務之一,全稱為Merger & Acquisition(兼併與收購):
簡單來講,M&A就是為客戶提供關於Merger(兼併)、Acquisition (收購)的Advisory服務。
包括Sell-side M&A(賣方交易,即賣掉公司)和Buy-side M&A(買方交易,即收購公司)兩種交易。
光速成長的投行鐵軍是怎樣煉成的?
你別看上面幾句話說起來輕鬆,但這要做起來,這可是項大工程。
實際上,由於涉及多家公司、步驟複雜繁多,要想完成一件M&A交易,通常需要花費6個月~幾年的時間
當然,作為IBD最忙碌的一個組,從進入M&A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經默認成為了「937」爆肝俱樂部的一員。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凌晨三點的「3」。
超長的待機時間,加上細緻的工作內容(如調查研究、評估以及pitchbook),在M&A工作,講究的就是一個忍耐力。
換個角度來看,在這個組,每一個banker都得到光速成長。
除此之外,同時處理幾個交易對初級Banker來說,都是基本操作,畢竟每一個能進入M&A的人,都是投行真 · 鐵軍
不過,等你升到VP級別,大多數時間就會留給客戶啦~
更有機會在買方大佬之間反覆橫跳
當然,如果從Long term career的角度考慮,由於工作內容和性質的原因,M&A之後更容易跳槽買方,比如跳去PE簡直就是專業對口
工作內容:M&A最擅長的Due Diligence(盡職調查),同樣也是PE賺錢的主要方式(Due Diligence→投資/直接購買→出售)。工作能力:可以說,M&A是投行裡做model最多的一個小組,而PE招人時,最看中候選人是否擁有超強的modeling能力。
這天時地利人和,不跑白不跑!
再加上近年來,隨著市場的發展,各路併購案層出不窮,其他買方大佬、500強企業等都急需M&A的人才,因此進入M&A後,你根本不愁出路。
btw,如果你在投行參與過幾個知名的case,那就更吃香了!
什麼樣的留學生,更容易得到M&A的青睞?
M&A組,作為投行IBD的金字塔尖尖,狂粉自然不在少數。
但要想進入鈔能力爆棚、前途一片光明的M&A,是有一定門檻的,畢竟人家技術含量擺在那裡。
強悍的數學能力:
要想做出幫助達成交易的評估模型,深厚的數學功底和建模能力肯定是必備選項。
如果你擁有金融+理工科(統計/計算機/數學)的雙料背景,無疑更加吃香,從這一點上來講,恰恰是咱們留學生的強項。
紮實的Technical功底:
作為做model最多的小組之一,可以說M&A的日常,不是就是在搭model,就是在搭model的路上。
無論是Leveraged Buyout還是Merger Model,對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要知道,九大投行80%的技術面試題,都圍繞Valuation估值題而來,如果在面試時回答不上「Walk me through a DCF Model」這種問題,基本上就可以跟M&A說拜拜了
同時作為新人analyst,也經常通過research編寫"pitch book」:
pitch book:公司用來列出要賣給客戶的計劃和建議的文件。
從這點上來看,對你的綜合能力也是一次極大的考驗,但說實話,這些技能學校都不會教你。
像投行最常見的Financial Modeling裡的Operating Model,掌握的關鍵在於:Accounting水平要過關,但現在大部分學校連最基礎的Financial Accounting都不教。
同時,Operating Model還非常考驗Excel高階函數公式,很多學校(包括一些Target School)學生在工作前從來沒有實操過,但它卻是最簡單基礎的模型。
啊這,我的M&A夢,還沒開始就直接破滅嗎?
想進M&A,該如何準備?
我們知道,熬過了2020最輕鬆求職季,如今我們迎來的是2021史上最難求職季,畢竟兩屆學生爭搶一屆Offer的現象,並不會年年出現。
在疫情、網課的雙重夾擊之下,有相當一部分留學生,雖然內心慌得一批、但表面平靜如水,甚至還有部分同學直接佛系放棄求職。
WallStreetTequila是最具前瞻性的分享平臺
求職故事、留學生活、工作心得
有用的好玩的,都在這兒了
WST Offer榜
官方網站:http://www.wallstreettequila.com
打開官網點擊"Offers"
可以查看每一張學員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