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趙雲,一生殺敵無數,為何殺的都是不入流武將?原因很簡單
每個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個最敬佩的英雄。而最受歡迎的當屬趙雲。趙雲,不僅人品好,不被外界誘惑所吸引,而且武藝又好,上陣殺敵,毫無畏懼之心,殺的敵方片甲不留。他一開始為公孫瓚辦事,後來被劉備賞識,劉備想要將他留為己用,但是趙雲沒有離開公孫瓚,對公孫瓚忠心耿耿。後來公孫瓚不幸在戰場上被打敗了,死了之後,趙雲才開始為劉備辦事,他這種不背叛君主,投奔別處的精神,值得我們稱讚。
然而,雖然趙雲戰功赫赫,但是他幾乎沒有殺死過那些非常厲害大將,他殺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武將, 為什麼呢?《三國演義》不給他角色光環呢?如此布局,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小編認真分析之後,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趙雲,字子龍,猛將一名也。在他還沒長大成人的時侯,便在界橋之戰上一戰成名,他與大名鼎鼎的將軍文丑交手,幾十回合下來,幾乎與文丑不相上下,氣勢絲毫不減,世人得知後,不禁感嘆此少年將來必定大有出息。後來他的表現也不斷證明了他的實力,高覽的實力與文丑差不多,同樣是一名英勇善戰的大將,但是在戰場上,卻被趙雲用一支槍,一次性刺殺了他,他從馬上掉落下來,死的很慘。
在穰山之戰中,他幫助劉備打天下,所向披靡,不巧遇上了許褚,大家都知道,許褚的力氣非常大,但是趙雲沒有畏懼,與許褚大戰了三十回合,卻沒有分出勝負。後來李典、樂進趕來,與許褚一同進攻趙雲,趙雲被迫撤退,此時他的處境已非常危險,稍不留神,便會被抓到,但是聰明的他機智地逃脫掉了,幸好他臨危不亂,沉著冷靜,應對三人的夾攻,不然就慘死沙場了。
後來在長坂坡之戰中,他英勇殺敵,即使當時的場面非常混亂,他也取得了不錯的戰功,一連拿下了將近半百的人頭。漢水之戰中,趙雲運用空城計,嚇得曹軍人心惶惶,軍心渙散,張郃、徐晃非常害怕趙雲,因為他曾經以一敵十,英勇無比,兩人都不敢進攻了,最後趙雲取勝。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趙雲充分發揮了他的才智,世人說他有勇有謀,一點都不錯,僅憑他一人的力量,便殺死了韓德家的五個人,不得不讓人佩服,如此厲害,也難怪人人稱之為英雄。
首先,作者是為了還原歷史的真實性。大多數歷史小說都依據事實改編,在表達作者觀點的基礎上,儘可能的還原歷史發生的事件。因為歷史上趙雲沒有殺過名將,所以便無法無中生有,為他塑造一個殺敵三千,戰無不勝,名將們都敗於他劍下的英勇角色。
但是呢,作者又想表達自己對很喜歡趙雲,並且作者是支持劉備,反對曹操的,而趙雲又是劉備身邊的人,於是便為他添加了一些戰敗小名小將的故事情節,再加上一些並不存在的名將,作者的目的便達到了,既尊重了歷史的原型,也準確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其次就是趙雲本事不是特別大,能力不夠,就無法戰勝大將軍了。在長坂坡一戰中,他連續戰鬥了幾個時辰,都沒有感到疲憊,換成普通人,早就疲憊不堪、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但是他卻沒有。由此可見,他不僅英勇善戰,絕不服輸,還有足夠的耐力與敵人一決高下,就像跑馬拉松,往往有耐力的人才能跑到最後。不過他沒有碰到大將,如果碰到大將,也許他無法堅持這麼久吧。
還有在第一次北伐時,他也是靠他的耐力殺出了重重包圍,他被敵方設計,不小心中了對方的埋伏,面對著重重大軍的包圍,他心想,只能冒險放手一搏了,於是帶著他的軍隊衝鋒陷陣,與敵人交戰了十個多小時,後來實在體力不支,休息了一會,便在地上一躍而起,繼續戰鬥,這不禁讓人懷疑他的精力是不是無限大,普通人怕是做不到這點吧。這是他大大的優勢,擁有持久的耐力,他用這一優勢一路殺敵無數,可是他的能力實在有限,與典韋、文丑決戰的話,並不會領先多少,因為雙方交戰,要想取勝的話,還要有戰略,準確把握時機等等,僅靠耐力,實在是無法拿下名將。
最後一個原因便是,趙雲所殺的人,有很多現實中很厲害的人,但是他們形象卻沒有被很好的塑造,這樣的結果能間接地幫助作者描繪出趙雲驍勇善戰的形象。麴義便是很好的例子,麴義善於管理兵隊,他曾調教出一支精兵,名叫「先登死士」,據說這支兵隊非常厲害,其它士兵聽到這個名字都害怕,因為這支兵隊曾殺死了白馬義從,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也算是一支厲害的軍隊。能戰勝公孫瓚的麴義,卻被趙雲輕而易舉的殺死了,可見趙雲實力不一般。不僅如此,他殺死了高覽之後,又快速地殺死了張郃,成功救出了劉備。
書中記載的最令人吃驚的便是趙雲一槍刺殺了朱然。因為朱然在東吳南徵北戰,殺敵萬千,有一次曹真與他交戰,朱然和上千個士兵被圍攻,不幸的是,這些士兵感染了瘟疫,本來情況就不妙,這無疑給了朱然重重一擊,但是朱然沒有放棄,他堅守城門,時間達半年以上,在糧食都沒有了的情況下,能堅持這麼久,當時可是震驚了全國的人們。為了更好的塑造趙雲的形象,《三國演義》作者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如此看來,要明白為什麼趙雲殺敵無數,殺的卻不是一流名將,而是不入流武將,就簡單很多了。各位怎麼看呢?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英雄記》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