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創作者海外互助計劃:
🍍本計劃旨在呼籲大家有海外帳戶的同胞互幫互助三連。
️鼓勵自薦、安利、發掘 海外國風創作者/時不時有在海外分享中國服飾(包括漢服,也包括其他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國插花、中國文化、中國設計、中國生活的人,還有中國畫師、中國傳統手藝人
🍍即使你不是國風創作者,也歡迎留意、支持我們,以及用你的id去分享我們的作品/圖片~
️請大家為文化強國盡一份微薄之力~以及擴散這個互助計劃的消息~謝謝!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這些小眾博主的作品,幫他們把熱度頂上去~~~
1. linda drew stuff:
在德國畫人物服裝的博主,近期比較多漢服作品
️2. vivid flower boutique:
加拿大中式插花師,小紅書:@猴薇薇vivi
️3. nikkomimi77:
近期有發漢服活動/漢服相關的照片
4. xin_heritage_culture:
薪傳文化,加拿大中華文化宣傳,@vividflowerboutique 和朋友創建的
5. chenlee1229:
歐洲對外漢語教師,結藝手藝人,小紅書:@卡斯蒂利亞6. kiks_art_fashion
我個人的小號,近期比較多漢服照片分享(配圖部分)和過年習俗介紹(文字部分),偶爾有一些其他(沒有海外帳號的)國內博主/畫師的作品搬運
🍍本計劃安利的博主有很多是港澳臺或者海外的,甚至有的是外國人的,而並不全是在小紅書發現/認識的博主。有些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他們都是默默的輸出者,也有很多並不是專門發中國文化相關的,所以請大家在支持他們的同時,保持禮貌,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要求別人。謝謝!
關於該計劃背後的一些話:
這個計劃最初是在我的小紅書開始發起的,以下是我關於該計劃的第一篇帖子的部分內容:🍍最近關於文化的事情大家應該都刷了很多了
🍍吵架是沒有用的,因為人家要不是刪評,要不是就說我們被洗腦了。而且去評論還順便給別人帶去了流量,反而讓更多外國人看到他們的帖子。
🏼所以我在想,與其因為生氣而變相幫助了他們,還不如我們自己互幫互助,加大輸出,讓更多外國人看到我們的聲音。
️這篇帖子旨在呼籲大家有海外帳戶的同胞互幫互助三連。
️希望國風創作者/時不時有在海外分享中國服飾(包括漢服,也包括其他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國插花、中國文化、中國設計、中國生活的人,還有中國畫師、中國傳統手藝人,
請丟下你們的in/yt/推,我們互相三連好不好?
🍍即使你不是國風創作者,也歡迎留意、支持我們,以及用你的id去分享我們的作品/圖片~
我們是友好的文化輸出者,所以也希望大家在海外發言的時候,儘量少生氣對罵,多友善宣傳我們自己的東西~
🍍另外,也請大家不要一下子連贊或者連續關注太多,避免被平臺官方認為是水軍/機器人而封號。如果內容有點多,可以分幾天去分享。
🍍至於他國的不友好帖子,如果大家看到了,還請不要激動去評論反駁,安靜地舉報就好了,先舉報完帖子,再舉報帳號,最後拉黑。
️請大家為文化強國盡一份微薄之力~以及擴散這篇的信息~謝謝!
(如圖1、2,我已經在逐漸留意和幫忙支持一些常駐海外的國風創作者@卡斯蒂利亞 @猴薇薇vivi了,請大家陪我一起努力吧,謝謝!)
‼️關於水印‼️
🍍我理解大家對水印的重視,我推薦畫師和其他創作者把署名等融入到作品中,既不容易被p掉,也不會影響美觀。
🍍但是ig也不可能太多水印覆蓋,不然其他外國人也不會想看[笑哭R] 畢竟大多數創作者都不是文化號,而是生活號、藝術號、旅遊號、攝影號、品牌號,所以不可能不顧及美觀性和受眾群體。
🍍再加上如果只做文化號的話,也就只有喜歡中國文化的人會看到,而其他號順帶宣傳文化才能潛移默化地讓更多人喜歡我們的文化。
🍍所以希望大家理解,並不是每個創作者的內容都是全水印覆蓋的。
廣州人,現居美國羅德島,M.S.傳播學,在美國初創公司做marketing,diy完CR1/AOS申請,最近剛打完指模;老公捲毛是French English,Glasgow大學政治系畢業,現為IT狗。曾經經常大重量健身和徒步,現在基本都在看書寫文、自學、瑜伽和冥想,小紅書學習打卡,並致力堅持在美國日常穿漢服。豆瓣/小紅書/抖音/簡書/微博:Kiki_Greene戀與公眾號作為跨文化交流平臺,歡迎來自不同人的聲音和不同角度的視野,文章內容及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