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之所在,聖賢之所在,道場之所在。三天的《心經》課程,關機、止語、身口意一致。讓我又一次走進心經,走進導師,走進聖賢。潘麟導師的《心經》直解,見聞解脫,其中倒果為因,讓我體悟並知覺到很多以往生活中的小碎片。
記得25歲時,我認識了現在的先生,當我確定他是我生命中的另一半時,有點壓力。因為我的兩個爸爸(父親和公公)分別比我的兩個媽媽(母親和婆婆)大8歲和6歲,而我的兩個媽媽都比我兩個爸爸要顯老5至8歲,我的先生只比我大了一歲,就在想,如果到了我媽媽這個年齡還不比先生老10歲?加上媽媽常在耳邊說,女人易顯老,男人不顯老,這給我很大的壓力,因為我很愛先生,如果我比他老那麼多,他不要我了怎麼辦?
這時,我就有個小小的願望:想到50歲時一定要比先生年輕;到50歲時要比現在美麗;50時要像媽媽一樣成為家庭的主心骨,做個全方位稱職的女人(做好女兒、媳婦、妻子、母親、婆婆和奶奶)。而且在我當年的日記本上也找到了這篇1984年7月20日深夜寫的日記。
到了50歲,我的願望都實現了,還遠遠超越當初的期許。比如:樂觀——學會並習慣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即便是遇到煩惱、鬱悶,或是艱辛、困難與挫折,也成了我生活經歷中精彩的一部分;心態——擁有年輕的心態;快樂——把快樂影響到身邊的人;認可——等到家人的認可,尤其是得到兒子的認可。
(這個事兒我曾經在「一輩子做女人——女人碎碎念」演講中講過,有優酷視頻)
身邊有很多人問我,你是怎麼做的呢?我是先把自己當作50歲時想要的那個自己,按照這樣的自己去生活,去實現在每個當下,做著、做著就擁有了。所以,是先成為、再行動、後擁有。原來,這就是潘麟導師的倒果為因法,就是《心經》中的無為止觀,是不修而修,不行而行的一種修行方法。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今生能得開悟,得解脫,能成佛。就像導師說的,很多人都會被「我是佛!」這句話嚇倒,沒有嚇倒別人,先嚇倒自己,我也一樣。只想過百年後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刻著這樣的字樣:一位幸福生涯的踐行者與傳播者。經過三天《心經》課程,結合導師的開示和倒果為因法,以及自己所覺知到的,要成佛,當下即成佛是完全可以成為現實。從成佛作為起點,照著佛的智慧去生活、去修行、去精進,最終定能成佛。
心經,倒果為因。導師說「是從佛位上起修,是在無我下的起修,是諸佛之根本大法,是當下圓滿成就之法,是一切法之皇冠,是如來密中之密。任何修行人一旦經此點化,當下即可成佛。」從我以往生活中體悟到的,儘管不是成佛,但我更深地理解到這個「成佛」是真實不虛。
原來,倒果為因,是密中之密,是不修而修、不行而行的密法,我也悄悄地告訴你。原來,先成為、再行動、後擁有,是真實不虛,我也毫不吝嗇地告訴你。
讓我們一起前行,一起修行,一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