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越過山丘》監製、總發行人、聯合出品人田豔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不同於其他的國產職場劇,《越過山丘》將更多筆墨放在女性自尊自強自立的不同階段中,在自我認知覺醒與自我成長上的呈現裡,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新時代中國汽車人的人生理想和奮鬥價值。
張儷
題材:聚焦民族汽車工業發展
說起熱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些熱愛會拉長人的感受力,豐富生命的質地;有些熱愛讓你不僅限於庸庸碌碌和瑣碎,還能感受生活的朝氣。《越過山丘》就是通過講述彭越(高瀚宇飾)和歐陽夏蘭(張儷飾)因為熱愛汽車行業而堅持不懈研發新能源汽車,最終實現自身人生價值和找到志同道合夥伴的故事。
這部劇也是監製總發行人田豔從媒體人「轉型」到影視行業的第一部作品。田豔此前一直在媒體就職,2017年她還在新媒體集團上班時,幾個影視圈的朋友和她聊到手頭的項目,其中之一就有晉江原著小說《金龜記》改編的《越過山丘》。田豔當時判斷未來兩三年職場行業劇會有一波觀眾和平臺需求,女性職場成長劇會有熱度,她本人對汽車行業很有興趣,汽車行業是一個完全男性化職場,女性在一個男性化的職場裡的成長和職業天花板的突破,本身就是很有看點的故事。
《越過山丘》劇照
劇中,彭越與歐陽夏蘭兩個年輕人在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的推動下,排除萬難,終於造出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天冠新能源汽車。在這部劇中,觀眾會和他們一起成長,在追逐夢想的旅程中一路向前。田豔表示,中國的汽車製造、汽車銷售行業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都是相對陌生的領域,而決定汽車製造業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是技術的發展,近十年來,國產汽車技術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此前被外資汽車企業霸佔的舞臺也終將逐步讓位給國產汽車製造業,「這對於汽車行業來說,是一件特別有榮譽感的事情。」
人物:不應該是愛情讓女性在職場上成功
追夢的旅途註定是不平坦的。全劇開場,新疆廣袤的沙漠地帶,兩輛高速行駛的賽車正陷入焦灼的拉鋸戰,而其中一輛車的主人正是由張儷飾演的女主歐陽夏蘭,歐陽夏蘭出神入化的賽車技術讓人佩服。歐陽夏蘭與男主彭越的相遇可謂戲劇性十足,先是沙漠賽車結下梁子,緊接著在絲路英雄環疆拉力賽上歐陽夏蘭看著彭越的改裝車,結結實實給「賽車小白」彭越上了一課,「輕則斷軸重則自燃」的預言弄得彭越心神不寧。此次在《越過山丘》中張儷的表現也能看出是個「練家子」。田豔透露,私下裡張儷是個十足的重型摩託愛好者,從三輪玩到雙輪,從參與摩託改裝到按照自己意願全手工重新組裝重型摩託,她在賽車路上一步步深入,這個也是看重張儷來演這個角色的原因,演員和角色有天生的貼合度。而在劇情方面,歐陽夏蘭一出場就因為涉及洩露商業機密被警察帶走,人物故事反轉特別多,從一開始就會遇到各種問題,在不斷升級打怪中成就了夏蘭的事業。」
《越過山丘》劇照
在《越過山丘》中,張儷挑戰職場女性颯爽又性感,高瀚宇也很貼合「技術宅總裁」的形象,這是兩人首次合作。兩人從一見面的明爭暗鬥、互不相讓,到經過了解後漸生情愫,從「對手」到「執手」,演繹了在暗潮湧動的職場中對愛情的執著與堅守,以及新時代汽車人的全新理念。與其他「披著職場談戀愛」的職場劇不同,田豔表示,《越過山丘》中展現的愛情篇幅不那麼重,更側重表現行業、職場上的風雲變幻,之前的很多職場劇,覺得職場沒有可寫的就寫愛情。而職場上其實很忌諱愛情,職場的競爭關係裡,談判、合作、完全不是目前國內電視劇看到的那樣。山丘的改編編劇吳瑕等,在改編這個劇本過程中,去過很多次車企,訪問過很多車企的人,為這個劇打了很好的底子。
田豔對於「職場愛情戲」的看法是,「女性可以談戀愛,但不應該是因為愛情讓她在職場上成功。這種影視劇的觀點某種程度上侮辱了事業有成的女性高管們。」
拍攝:一年半時間打磨劇本
《越過山丘》於2018年11月開機,當時影視市場是最低迷的時期,百分之八十的劇都停工了,劇組頂著巨大壓力在頑強拍攝。劇中新能源汽車案例也大都來自汽車行業中的真實案例,在劇組籌備期間就去汽車企業採訪,編劇們用了接近一年半時間來打磨劇本。為了展現汽車越野拉力賽的熱血與激情,劇組兩次赴新疆哈密魔鬼城等地,組織國內頂級車手與車技團隊,克服種種拍攝困難,完美地在國產劇中呈現出拉力賽臺前幕後的秘聞與艱辛。此前有著多年和汽車行業打交道的經驗,在田豔看來,汽車和其他行業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它屬於消費型製造業,在任何國家汽車都算是大宗耐用消費品,產業鏈很複雜,包含投融資、併購、生產、營銷等等多個環節互相交織。在電視劇裡來呈現其實難度是非常大的。
《越過山丘》劇照
劇中第一集第二集就有拉力賽場面,也是國內電視劇中少見的完整呈現拉力賽場面。該劇導演沈煜傑在入行前曾是汽車行業的媒體記者,對汽車情有獨鍾,之後拍攝過汽車廣告。別人推薦了他,所有的投資人都不敢用,沒有成功的影視作品,新人導演是有巨大風險的。田豔看後覺得可以約來聊聊,「我認為可以試試新人導演,他也許會更用心。」
從幫朋友弄劇本、找汽車合作方到進入整個項目,最後發行給平臺,離開媒體之後,田豔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她說,人生應該有更多不同的風景,換一個賽道,她希望看到自己公司的一部部作品源源不斷的放到觀眾面前。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