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是沒有辦法直視的,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心。我認為還得加上一樣——死亡,在死亡面前沒有一個人能夠坦然面對,尤其是面對親人離別的時候,更是無法釋懷。
如果有一天你的親人離世,臨終前躺在病床上飽受折磨,你是願意讓他走得輕鬆一些,還是寧願讓他痛苦活著呢?
閆學晶選擇了前者,父親走的很輕鬆,但是閆學晶卻自責了一輩子。
閆學晶最早因為二人轉而成名,因為參演了《劉老根》這部劇,憑藉「山杏」一角走紅。出道數十年,閆學晶參加過春晚,演過小品,演藝生涯十分精彩。熒幕上的閆學晶,把快樂都帶給了我們,但是誰能想到一位喜劇演員,背後卻有著種種心酸的過往呢?
閆學晶的父親患病住院,作為女兒的她一直陪伴在父親病床前,但是父親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醫生告訴她已經盡力了,最後的時間希望兒女能好好陪陪他。但是父親實在是太痛苦了,一直在求閆學晶,希望她能把氧氣管拔下來,讓他輕鬆離開人世。
閆學晶知道自己拔掉氧氣管之後父親就會走了,但她還是選擇這麼做了,因為實在不想讓父親那麼痛苦。
閆學晶因為拔掉了氧氣管後悔了半輩子,而另一位主持人朱迅,卻因為沒有勇氣拔掉父親的氧氣管,至今都非常後悔。
朱迅是央視的主持人,長相漂亮大氣,主持過多年的春晚節目。舞臺上的她端莊優雅,面對鏡頭微笑淡定、侃侃而談,而鏡頭之外的朱迅卻因為親情,多次失聲痛哭。她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年輕時的朱迅十分漂亮,作為家中的「二姐」,她從小便十分獨立。父母工作太忙,她跟著姥姥長大。上大學的時候一個人去了日本,因為外形條件優秀,再加上實力不錯,朱迅成了日本一家電視臺的主持人。
但是在畢業後她卻堅持回國,因為她是中國人,她想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
朱迅與父母的關係說不上有多親近,從小不在身邊長大,造成了彼此的疏遠。而且父母還是「放養式」教育,對朱迅不管不問,甚至在朱迅動手術住院的時候,只匆匆看了她一眼就走了。朱迅甚至懷疑,父母到底愛不愛自己?
但即便如此,血緣關係是無法切斷的。父親因病住院的時候,朱迅每日每夜守護在父親身邊,人老了總有走的一天。朱迅也明白這個道理,但她就是無法坦然面對。
在父親臨終前,他希望朱迅能把自己的氧氣管拔掉,然後帶自己回家看看。朱迅一直不同意,雖然知道父親的時間不多了,但是對於子女來說,能活一天是一天。拔掉氧氣管可能下一刻就去世了,朱迅捨不得父親離開。
但即便如此,父親還是在三天後去世了,很痛苦也有遺憾,他臨終前都沒能回家看一眼。
也因此,這件事情成了朱迅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她表示:如果我早知道父親只能再活三天,說什麼也得帶他回一次家。
對於子女而言,拔不拔氧氣管都非常矛盾痛苦。拔掉了意味著親人很快就會離開,而不拔親人又會陷入痛苦中。
我們缺少直面死亡的勇氣,這是因為病床上躺著的是自己的親人,所以我們根本無法理智客觀分析問題。人老了被病魔折磨的時候,親人真的很崩潰、無助,希望在親人在世的時候,做子女的能多陪伴他們,不要等到失去了才開始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