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collection》的遊戲製作並不算大規模,遊戲的戰鬥方式也只是自動播放的幻燈片式流程,策劃更常常在遊戲活動中強行噁心玩家...然而這樣的遊戲卻從一個小小的「黃網」發布的網頁遊戲,迅速發展成了擁有數百萬擁躉、擁有巨大市場和影響力的熱門頁遊,從而被人們戲稱為「邪教」。究竟艦C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今天小編帶大家回顧下艦C的歷史,解答為何艦C能獲得如此成功。
艦隊COLLECTION中的人氣艦娘:金剛
說道艦C不得不提及這款遊戲的創作者——田中謙介。早在2008年,田中就創辦了同人社團C2,出沒於各大同人展中。在組織同人社團活動的過程中,田中發展了非常多同人圈子的人脈,這為他今後創造艦C並大獲成功有著重要關係。
田中一直從事著同人創作,並對就日本海軍有著濃厚興趣。到2013年時,田中構思了一部以軍艦擬人為題材的同人漫畫,但他在DMM工作的朋友聽到後,認為這個題材非常棒,應該製作成遊戲。在朋友強烈推薦下,田中和他的同人社團決定一起製作這款軍艦擬人的遊戲。遊戲在角川遊戲和DMM的合作下成功發行,因為DMM當時剛剛開展遊戲業務,遊戲本身的題材也很小眾,剛上線後不慍不火。但憑藉田中在同人圈中的人脈,很多同人畫師在遊戲上線後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在漫展,P站等更加廣泛的二次元圈擴大了影響力。到了2013年末舉辦C85漫展時,艦娘人氣迅速爆發,佔據了全漫展超過40%的同人創作(雖然大部分是紅字本),遊戲知名度扶搖直上。
你需要享受遊戲的過程!——田中
當然,遊戲人氣爆炸的基礎還是在於遊戲有著非常完善的戰鬥系統和形象飽滿,考據歷史的艦娘們。艦C中每位艦娘都有著鮮明的性格和特點,而且形象設計有滿滿的歷史梗。比如艦C中的金剛,在歷史中是在英國建造完工的,於是遊戲裡便有了「歸國少女」的形象設計:奇怪的日語口癖,說話愛添加英文單詞,還有喝紅茶的習慣。並且進一步豐富角色,為她塑造了性格積極進取但又有一點傻氣魯莽的感覺。
上面介紹了遊戲的優點,但是以下要說的缺點卻也成為了遊戲擴大影響力的因素(大概)。 遊戲的系統有些不人性化,相比國產的後起之秀《戰艦少女》,艦C的操作就顯得很不友好。首先,無法在出擊界面完成補給和維修,使得遊戲流程要麻煩一些;任務只能同時選中5個,導致有時候不能一次性完成一些同類任務,並且要頻繁點擊任務界面進行完成任務切換任務的操作;編隊界面也無法實現快速編隊,要一個個切換……等等不友好的操作設置讓遊戲變得相當麻煩。而活動策劃就是直接噁心玩家了,比如著名的2015年夏活和2016年春活……(強行餵屎),受到了很多玩家詬病(但仍痛並快樂著)。
田中飛媽不可避……
在2015年1月,艦C又靠著動畫的推出獲得了大量的人氣,雖然動畫節奏詭異還死了如月(如月你死的好慘……),但確確實實在1月新番中形成了話題。而且今年還確定要推出劇場版(這次死誰呢?),在日本的影響力巨大,至今的同人創作也仍然眾多。
總的來說,艦C始於遊戲企劃,發展與繁盛的日本同人文化。遊戲的策劃雖然充滿惡意但十分熱愛遊戲,想出了非常多有意思的系統,正是這樣的團隊讓艦C始終沒有背離最開始的初衷,一直保持穩步發展,我想這也是很多日式遊戲能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萌軍作戰室】今後將主要發布一些以軍武+二次元為題材的ACG資訊,小編也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內容。謝謝觀看,也敬請期待之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