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蕭邦鋼琴大賽韓國選手奪冠

2021-02-28 音樂周報


韓國選手趙成珍

文 | 李瑾

第十七屆國際蕭邦鋼琴比賽(簡稱肖賽)經過三周的激烈角逐,於10月20日在波蘭華沙揭曉:21歲的韓國選手趙成珍(Seong-Jin Cho)奪得頭獎和波羅涅茲舞曲最佳表演獎,兩個獎項的獎金分別為3萬歐元和3000歐元。遺憾的是,中國選手無一人進入決賽。

  

加拿大選手查爾斯·理察·哈梅林(Charles Richard-Hamelin)獲得二等獎和最佳奏鳴曲演奏獎,銅獎由美籍華裔選手凱特·劉(Kate Liu)獲得,凱特·劉還獲得了最佳馬祖卡表演獎。

一舉奪魁的趙成珍難以置信自己得了頭獎,因為他在第一輪比賽中表現有點失控。不過到了決賽環節,他的確發揮得相當出色。決賽作品他演奏的是蕭邦的《e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11號)。

韓國的肖賽零突破

本屆大賽共吸引了來自全球的445位選手報名參賽,160位選手獲得了初賽資格。從入選選手的數量來看,亞洲選手顯然是這屆比賽的大戶。160位初賽選手中,來自中國內地選手最多——有26名,其次分別是日本25名,韓國24名以及21位波蘭選手。其他分別為俄羅斯和美國各11名,英國和義大利各5名,法國6名,加拿大和烏克蘭各4名,捷克1名,臺灣地區1名。

  

韓國選手在這屆比賽中是表現最突出的一隊勁旅。儘管在第二輪的比賽中,中國與韓國選手的人數不相上下,但在第三輪的比賽中,中國的整體實力最終不敵,敗下陣來,唯有一名選手進入第三輪,無緣決賽。

  

出生於1994年的韓國選手趙成珍,目前在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跟隨米歇爾·貝洛夫學習鋼琴。儘管年僅21歲,但他已經是一位久經賽場的「老將」:2008年他成為蕭邦青年鋼琴家大賽的獲獎選手,2009年奪得日本濱松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2011年獲得柴科夫斯基音樂比賽銅獎,2014年獲得國際魯賓斯坦鋼琴大師比賽第三名。

  

業界對這位選手的評價頗高,認為他的演奏技術可以跟當今最紅的鋼琴家郎朗媲美:演奏如行雲流水,流暢無比,技術無懈可擊且心理素質好。他尤其擅長浪漫派時期的作品演繹。此度是他第二次邂逅肖賽。獲獎之後,他也認為自己在蕭邦作品的演繹方面有了更多的長進。此前有樂評人認為他的古典時期作品相對比較弱。但是,從本屆比賽中他的表現來看,他的發揮一直都很穩定,尤其是在決賽環節表現更為突出。因此,他拿頭獎也是意料之中。

  

近幾年,韓國選手在國際重大賽事中一直表現非常突出,而且質量頗為齊整,幾乎均能闖入決賽。趙成珍此次在肖賽中奪冠,也實現了韓國選手在這項賽事中金獎零的突破。

  

美國華裔選手凱特·劉在前幾輪的表現一直頗被看好。只可惜在決賽環節的協奏曲上出了些紕漏。此次將瑪祖卡演奏獎授予她,也是公平。畢竟瑪祖卡獎稱得上難度大卻含金量高的獎項。雖然未能拿到第一,凱特的心態還是非常好。「我認為作為一個鋼琴家,你不應該太過依賴於鋼琴比賽。儘管比賽能夠幫助一位鋼琴家更快成長,但是在比賽過程中,不能太過注重競技,而應該注重表達音樂。儘管比賽前臺,有很多的評委專家在對你的演奏進行評判,但我認為只要我全身心進入音樂,去表達我在那個特定時間需要表達的音樂就行了。當然,通過比賽我相信每一位參賽者都學到了很多。」凱特·劉說。



評委如是說

儘管每位肖賽評委都有各自對音樂藝術演繹的看法,但發現人才,是所有評委的一致共識。

  

肖賽評委、肖賽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評委會主席、波蘭鋼琴家卡塔琳娜·齊德隆·波波娃認為,本屆比賽幾乎每一位選手都有引人入勝的表現,水平相當高。整個賽事過程與其說是一場鋼琴比賽,不如說更像是節日。評委們享受自己的工作,認真對待每一位選手的演繹,真實地評分。

  

肖賽前三輪獨奏評分,採取目前許多國際比賽通用的25分制,共17個評委,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每位評委對自己認為應該進入下一輪的選手必須打18分以上。評委會主席最終有權決定有多少人進入下一輪,即原定入下一輪的人數額度(第一輪80,第二輪40,第三輪20,第四輪10)均可根據實際分數情況進行相應浮動。決賽採取投票制決出一至六名。

  

不過,肖賽的評委評判最注重三個元素:詩意、古典傳統和本能天賦。鋼琴教授Wojciech witała認為,現在的蕭邦比賽很有意思,由於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青年演奏家們都在接受西方音樂的教育,雖然蕭邦的音樂屬於19世紀浪漫派時期,但蕭邦作品當今的演繹也呈現出更加個性化的特點。這也是各種不同文化、種族、風格和表演傳統相互交匯、交叉和交流的必然結果。

  

當然,評委會更加注重的是選手們天賦異稟的卓越才能。評委Akiko Ebi說,年輕的參賽者和年長的參賽者之間風格明顯不同,10名決賽選手之間的年齡跨度也是非常大的。選手各個表現非凡,但唯有最傑出的鋼琴家才有機會獲得獎項。豐富的音響,迷人的表演,動人的表現,最高級別的演繹——這些都不能言盡我們聽到的美妙樂音。

  

走過88年歷史的國際蕭邦鋼琴比賽已經成就了鋼琴界最頂級的大腕兒:波利尼、齊默爾曼、阿格裡奇等。我國青年鋼琴家李雲迪在2000年斬獲大獎,成為歷史上獲得該獎項最年輕的選手,也實現了中國選手在肖賽摘冠的零突破。今年肖賽,李雲迪也跟阿格裡奇、鄧泰山一同坐在了評委席上。

相關焦點

  • 音樂屆的奧運會——蕭邦國際鋼琴大賽
    它不僅記載著現代鋼琴家們的年少風華,更是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史不朽傳奇的見證。蕭邦鋼琴大賽獲獎者不僅職業名氣飆升,同時獎項豐富,獎金豐厚:一等獎3萬歐元,二等獎2.5萬歐元,三等獎2萬歐元,四等獎1.5萬歐元,五等獎1萬歐元,六等獎7千歐元,其餘進入決賽的選手每人4千歐元。
  • [17屆波蘭蕭邦鋼琴最終成績]韓國選手SEONG-JIN CHO奪冠
  • 傅聰談第17屆蕭邦鋼琴大賽( 附新科冠軍訪談)
  • 認識阿芙蒂耶娃 I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一舉奪冠的女鋼琴家
    它不僅記載著現代鋼琴家們的年少風華,更是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史不朽傳奇的見證。每位鋼琴家都以能夠獲得該獎項為榮。1965年,瑪爾塔•阿格裡奇在第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一舉奪冠,此後蜚聲國際,更成為「世界十大鋼琴家」中唯一的女性。然而在那之後的數十年裡,卻再也沒有哪位女鋼琴家能夠獲此殊榮。
  • 【歷史回顧】第17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
    但即使這樣也掩蓋不了他鋒芒畢露、光輝奪目的一生。你看,後人為紀念他而設立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就是當今最具權威性與最受矚目的鋼琴比賽之一,五年一屆,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令人矚目的是,自2000年李雲迪奪冠後,去年十月,亞洲人再次登上此項大賽的巔峰。
  • 【古典速遞】2015年第17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
    但即使這樣也掩蓋不了他鋒芒畢露、光輝奪目的一生。你看,後人為紀念他而設立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就是當今最具權威性與最受矚目的鋼琴比賽之一,五年一屆,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波蘭時間10月1日晚上10點在首都華沙拉開了帷幕直至北京時間今早頒出各獎項。令人矚目的是,自2000年李雲迪奪冠後,亞洲人再次登上此項大賽的巔峰。
  • 第6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大連賽區
    1927年第一屆比賽,來自8個國家的26名選手參賽,之後比賽迅速擴大,並且吸引越來越多的選手參賽。1955年舉行的第五屆比賽的獲獎者,也許是歷屆比賽中最為樂迷所熟悉的,第一名:哈拉謝維奇(Adam Hazasiewioz) ;第二名: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 、第三名:傅聰(Fou Ts'Ong)。
  • [17屆波蘭蕭邦鋼琴比賽實況錄像]~美國選手Kate Liu晉級第三輪
    美國有3名選手( Alexei Tartakovsky,Eric Lu, Kate Liu)成功晉級第三輪,祝賀!她曾在第3屆亞太國際蕭邦鋼琴比賽,蒙特婁比賽,伊斯曼音樂學院比賽,希爾頓海德比賽,奧柏林的Thomas and Evon Cooper 比賽,紐約的國際鋼琴教師協會比賽,路易斯安那州的國際比賽中獲獎。2011年和2012年兩次獲得美國蕭邦基金會獎學金。
  • 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大幕開啟,中國選手率先登場(歷屆獲獎者全收藏)
    去年是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原定於2020年10月2日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改期到今年。在華沙國家愛樂廳,陸陸續續的選手已來到,開始選琴,填資料等五年一屆的肖賽是全世界鋼琴比賽最頂級的賽事,其規模、獎金、影響等都是首屈一指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1927年由波蘭鋼琴家茹拉夫萊夫創辦,於著名音樂家蕭邦的故鄉波蘭首都華沙的國家愛樂廳舉行,波蘭政府為每屆大賽提供五百萬茲羅提(約100萬美元)的資助。
  • 【鋼琴比賽】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名單--中國籍選手共32名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通常被稱為蕭邦比賽,是在波蘭華沙舉行的鋼琴比賽,也是當今最重大的三大鋼琴比賽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和美國的範
  • 【開幕式音樂會】18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10.2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是歷史悠久的鋼琴比賽之一,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比賽每5年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辦一次,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記載著現代鋼琴家們的年少風華,更是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史不朽傳奇的見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蕭邦的音樂被世俗曲解為靡靡之音,甚至連專業音樂院校都不願意再將蕭邦的作品作為教學曲目。
  • 蕭邦大賽冠軍趙成珍訪談 一篇訪談
    趙成珍北京獨奏會(北京音樂廳,2015年12月12日下午14:00)在接下來的巡演中,他將到到訪歐洲和亞洲的各大城市,如弗羅茨瓦夫、卡託維茲、倫敦、巴黎、東京、北京及上海等。2016年2月2日,他將在首爾舉辦一場個人鋼琴獨奏會。他說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在自己的家鄉舉辦過演奏會了,因此對他來說這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衣錦還鄉,這場演奏會無疑會很隆重。
  • 【快訊】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發布最新比賽時間
    1月18日,蕭邦學院對外宣布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初賽時間更改至
  • 第十二屆蕭邦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廈門賽區)
    蕭邦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發展至今,影響力和號召力不斷增大,該賽事至今已有二十多位參賽獲獎選手獲波蘭大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組委會邀請參賽,並在波蘭大蕭邦鋼琴比賽中獲大獎的,僅此一個。如今活躍在國際鋼琴舞臺的青年鋼琴家如:林東閔、林東赫、雷姆.烏拉辛、尼古拉、Eric Lu、Vsevolod BRIGIDA等,都是從該項小蕭邦比賽走出來的優秀選手。
  • 走進藝術|史上最年輕的英國利茲鋼琴大賽第一名 陸逸軒鋼琴獨奏會
    ◆ 2015年  美國邁阿密蕭邦鋼琴大賽奪下第一名,並得到最佳協奏曲獎◆ 2015年10月,陸逸軒榮獲第十七屆華沙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第四名,並當年以17歲之齡成為賽史最年輕獲獎者之一◆ 2017年,贏得法蘭克福年德國國際鋼琴大獎◆ 過去兩年,陸逸軒曾多次獲得在世界重要音樂廳登臺演出的邀約。
  •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獲獎者
    他可以說是俄羅斯鋼琴學派創建人之一涅高茲的嫡傳,他的母親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涅高茲班,是他的啟蒙老師。布寧的音樂感最早來自莫扎特作品對他的啟迪。他說:「我初次聽到的音樂就是莫扎特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並被深深地打動了,那種體驗沒有任何東西可與之比擬。所以莫扎特是我第一和永遠的愛。」布寧在巴黎參加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比賽時,就是演奏莫扎特〈23鋼琴協奏曲〉而容獲大獎。
  • 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發布最新比賽時間
    1月18日, 蕭邦學院對外宣布 第18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初賽時間更改至2021年7月12日至23日舉行。正賽將於10月進行。
  • 首屆遼寧省青少年蕭邦音樂作品網絡鋼琴大賽即將啟動!
    為進一步加強遼寧省與波蘭在音樂藝術領域的友好交流,作為紀念蕭邦誕辰 210 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由遼寧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波蘭駐華大使館文化處聯合主辦,遼寧蕭邦藝術推廣中心承辦的「首屆遼寧省青少年蕭邦音樂作品網絡鋼琴大賽」活動即將於 7 月 1 日在遼寧省正式啟動。
  • 「 第17 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觀感與思考
    本屆「肖賽」的第一名韓國選手趙成珍(Seong-Jin Cho)在獲獎後受採訪時對蕭邦作品演奏也作了一個小小的總結。問:蕭邦作品應該如何被演繹? 獲第一名的韓國選手趙成珍在他16歲時即獲「濱松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此後他又相繼獲得「柴科夫斯基比賽」第三名和「魯賓斯坦比賽」第三名。當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奏就是他在此次「肖賽」中獲得「最佳波蘭舞曲獎」的作品53,其這麼小的年齡就有那麼成熟的音樂感覺和控制力,實在令人驚訝。可見沒有多次大賽的歷練,又何來之後的淡定和穩定?
  • 鋼琴界的新星,蕭邦鋼琴大賽冠軍——Seong-Jin Cho
    兩個月前的蕭邦鋼琴大賽,趙成珍作為參賽者的身份參賽,一開始的他並不是大賽的熱門,但是最後他卻毅然晉級十強,並在最後演奏了蕭邦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之後一舉奪冠,震驚了世人。儘管彈鋼琴是以興趣為主,但趙成珍今年拿到國際蕭邦鋼琴大賽冠軍不是毫無預兆。2005年,趙成珍便下決心要參加蕭邦大賽,那時候他才11歲。而2008年,14歲的趙成珍便成為國際青少年蕭邦鋼琴比賽最年輕冠軍。此後,趙成珍又先後在一些國際比賽中拿到冠軍,從那時起,他便在過關斬將中展現出非凡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