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剛導演「青春三部曲」的終結篇《北京青年》正在愛奇藝和浙江衛視等同步熱播,該劇主要講述了土生土長在北京的四個堂兄弟何東、何西、何南、何北,打破傳統生活模式,重走青春路的故事。離開北京,在煙臺、深圳、香港、麗江、天津……鏡頭跟隨四兄弟的腳步走遍了大江南北,《北京青年》開創了國產「公路電視劇」的歷史。
邊走邊拍 「青春」在路上
李晨、杜淳、馬蘇、姚笛等新生代明星分別飾演何家四位堂兄弟和他們的女友,他們大膽衝出格子式的都市生活,辭掉公務員、醫生等收入穩定的工作,在充滿艱辛和曲折的旅途中體驗了「青春重新走一回」,並在旅途過程中大徹大悟,最終明白了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從老北京四合院到深圳特區的摩天高樓,從風光旖旎的雲南束河古鎮到白雪覆蓋的玉龍雪山,他們走過繁華的都市,也在原始森林裡歷經生死。劇組還走進山東,來到了煙臺山景區、煙臺大學、世茂百貨、虹口大酒店、度上酒吧、荷院餐廳,讓山東的觀眾興奮不已。
在電視劇《北京青年》開播倒計時發布會上,導演趙寶剛說:「人真正的青春只有短暫的三五年,不要固守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個環境。趁著年輕,有目的、勇敢地去揮霍一下青春,走出去看看,這就是《北京青年》想要告訴觀眾的。」
由於製作成本和拍攝難度的原因,以往的國內電視劇大多都是以時間為跨度展開故事。此次《北京青年》開創性地選擇了多地取景,而且都是大景、實景。
「公路片」始於好萊塢
「公路片」始於好萊塢,已經走過了一段比較成熟的發展歷程。相比於「公路劇」,「公路片」即公路電影無論在規模還是質量上都要更勝一籌。《北京青年》的拍攝,也是深受好萊塢「公路片」的影響。「公路片」發展到今天已非好萊塢所獨有,許多國家均拍攝了數量相當的公路片。在中國,據稱國產首部「公路片」是2000年出品的《走到底》,由莫文蔚、姜武、張震嶽主演。該片融合了黑幫、愛情、公路、黑色幽默等諸多元素,有明顯的模仿經典公路電影的痕跡。然而,由於中國觀眾對「公路片」沒有確切的認知概念,這部電影最終票房慘澹,以失敗收場。到2007年本山大叔主演的《落葉歸根》,2010年王寶強和徐錚的《人在囧途》,2011年的《轉山》,則都有可圈可點之處,還收穫了不少獎項。
公路題材點燃觀眾「出走」導火索
公路電影、電視劇中的演員所投射的都是現實中面對日復一日枯燥生活的觀眾,演員們的旅途也就是收看者的旅途,因此,公路題材的作品更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北京青年》播出後,激起了網友們「重走青春路」的熱情。許多網友在騰訊微博熱議:「今年十一,心裡計劃著出去走走,學學《北京青年》,小規模重走青春路。」「《北京青年》看得我熱血沸騰,何東是多少人的縮影。青春本該就是瘋狂、熱情、衝動的,青春的路本該就是自己去闖、自己去走的。趁還有那一腔不服輸的熱血,向著自己想走的青春路,出發!」影評人張微告訴記者,公路電影主要反映的是主人公在旅途中完成生命體驗、思想變化或是性格塑造。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戲劇衝突,與別人的,或者與自我心靈的交流,內心精神得到提升。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