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媳婦外地郎》開播 韓三平親任出品人

2021-01-11 搜狐網

  新快報1月11日報導 是的,沒有錯,的確是《本地媳婦外地郎》(下簡稱《本》劇),不是《外來媳婦本地郎》(簡稱《外》劇)。自1月9日起在廣東衛視獨家播出的大型情景喜劇《本地媳婦外地郎》和觀眾玩了一個文字遊戲,倘若您打開電視時稍有不注意,一定會愕然地驚呼"怎麼《外》劇裡面的演員我一個都不認識了?"不過不用過分擔心,因為等您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可能已經被劇中那溫馨熱鬧的一家人牢牢的吸引住了,因為劇中的"艾家"實際上是繼承了純正"康家"血統的一個新家庭。

  《本地媳婦外地郎》四大看點

  《本地媳婦外地郎》中有哪些人有希望成為最先被觀眾記住的人?有哪些東西值得在觀看的過程中細細去品味?又有哪些曾經無比熟悉的臉會突然出現?本報記者總結的「《本》劇四大看點」將給你答案。

  看點一 7歲焱淼堪稱極品版天庥

  《外》劇中扮演「康天庥」的李俊毅自8歲加盟《外》劇以來憑藉其鬼馬的表演給廣東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8歲的「天庥」已經從當年的1米3長成了身高達到1米8幾的18歲小靚仔,再在熒幕上裝可愛已經有些不合時宜,而《本》劇當中也適時地找到了「天庥」的替身——年僅7歲的「艾焱淼」(小名淼淼)胡軒豪。

  根據記者的了解,《本》劇當中,淼淼的戲份雖然不如其他大人多,但和天庥在《外》劇當中的作用一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紛紛攘攘的艾家中,往往淼淼一句童言無忌總能給艾家人以莫大的啟發和觸動,堪稱隱藏在劇中的靈魂人物。

  從記者拿到的一集樣片來看,這個淼淼比之天庥來說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讓父親歐廣能(艾家大女婿)幫自己做養小動物的家庭作業,在被老師識破之後,家人都在為再養一個什麼小動物犯愁的時候,突然從書包裡面揪出一條蛇,說:「我早就想好了,以後我就養它了。」嚇得艾家人四處逃竄,簡直比天庥還要極品。

  看點二 「京味」代替「粵味」

  《外》劇之所以在廣東地區獲得巨大的成功,與《外》劇當中的大部分演員均以原汁原味的粵語進行表演有關係。而此次「外地媳婦」換成了「本地媳婦」,劇中也就不再主打「廣東味」,轉而以「京味」去面對比廣東觀眾更為龐大的觀眾群體。因此,記者在劇中就聽到了不少典型的京腔,比如「哎喲喂」、「別介」等等,搭配著故事中艾家的大宅——北京南城一個四合院,令該劇看上去北京味十足,充滿了傳統北京人家四世同堂的溫馨氛圍。

  金洪告訴記者:「導演婁乃鳴曾經和葛優(在線看影視作品)一起拍過專門講述老北京生活的話劇,加上他又是一個從小生活在北京四合院裡的人,所以他非常懂得北京式的幽默,在劇裡面會有很多北京人最經典的生活常識以及為人處世的生活哲學,相信這些東西是我們這部劇中的一大亮點。」

  艾小方(艾家二兒子)進了50多袋糧食準備做投機生意,結果沒地方放,只好放在艾家大院中間,結果天空突然多了一大片烏雲,嚇得艾小方和妻子鄭美麗急忙把糧食都往屋裡搬,此時小方的父親艾潤達走了出來,說:「因風吹火,費力不多,你得懂得竅門啊!這諺語說啊,雲往東一陣風,雲往北一陣黑,你沒看這雲彩它是往北邊去的嗎?」小方一看還真是,連聲抱怨說:「哎喲,你怎麼不早說啊爸!」

  看點三 「外來媳婦」演員潛伏「本地媳婦」

  嚴格來說,《本》劇單從劇的名字上來說就有克隆《外》的意思,因為如此,也就在宣傳時難免被拿來與《外》劇比較,但實際上該劇講述的是一個與《外》劇完全不同的故事。有意思的是,這兩者並非就完全沒有交集,根據記者的了解,「標叔」吳元標和扮演老四同事「唐小姐」的褶志紅都將在《本》劇第一季當中的60多集時客串加盟《本》劇,「唐小姐」將搖身一變成為艾家大女婿歐廣能的親姐姐,而「標叔」的身份,金洪則賣了一個關子,笑說:「還是等觀眾自己到劇中去發掘吧。」

  看點四 英達班子另起爐灶

  李建華、張海燕、林好、趙衛東、魏翔,看到這些名字的時候是否會感到很陌生?不過如果提到他們的角色,《閒人馬大姐》中的馬大姐姐夫王援朝(李建華)、《家有兒女》中的胖嬸(張海燕)、《家有兒女》中的戴明明(林好)、《快樂電信街》中小紅的前夫孫大成(趙衛東)、《馬大姐新傳》當中的李洪良(魏翔),您肯定會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們」。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這些角色前面掛著的片名可不是什麼一般的電視劇,均是全國著名的大型情景劇。窺一斑而見全豹,可見《本》劇演員力量的雄厚。這其中除了林好、張海燕等直接在《家有兒女》當中出演了角色之外,參與《本》劇演出的很多演員都來自於著名情景劇演員英達的御用演出班子。

  《本地媳婦外地郎》有背景

  中影集團總裁韓三平首次「出手」電視劇,便是這部《本地媳婦外地郎》。該劇預計拍攝至少300集,第一季78集已於1月9日在廣東衛視首播。

  這次的南北搭配,也使得這部情景劇看起來更像是「康家」的北方親戚,雖然詼諧灑脫如出一轍,但劇情卻散發出濃厚的北方小市民氣息。

  播出頻道:廣東衛視

  播出時間:逢周六20:05兩集連播逢周日20:05四集連播

  既生瑜,又生亮,不「搞」才怪

  康家大哥舌戰艾家大姐

  由於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依然在播出《外》劇,因此在廣東衛視播出的《本》劇不可避免將與《外》劇上演一出同根相煎的好戲。《外》劇康家「大少爺」蘇志丹與《本》劇艾家大女兒夏立新,兩位「老大」先來鬥嘴一番。

  蘇志丹:坦白說我還沒有看過這部劇(《本地媳婦外地郎》),所以對他們還不太了解。不過對於他們是否會對我們造成衝擊,我想我並不會太擔心。第一是因為我們語言上的優勢,你知道,只要是北方的劇沒有翻譯成粵語,在廣東的收視率都不會高;其二是因為收視慣性,我們《外》劇已經拍了十多個年頭,雖然有觀眾抱怨說現在的劇情沒有以前的好看了,但還是有大量的觀眾每天一定要看到我們的身影、看完《外》劇才感到踏實;第三是因為成熟度,要知道其實我們廣東臺的其他兄弟臺近些年來一直都在製作一些相同類型的情景劇來衝擊我們,可是成果都不太理想,可見《外》劇在廣東有多麼根深蒂固。當然啦,我還是祝福《本》劇能夠成功,呵呵。

  夏立新:慚愧的是,我沒有看過(《外來媳婦本地郎》),因為實在聽不懂,所以真的沒法將兩部劇去做比較。而且我們這個戲我還沒有看過最後的成品,雖然拍戲的時候感覺我們這個團隊非常不錯,比如導演非常好,拍過很多戲,演員也都很棒,特別是演我媽媽的呂中老師,但效果還要看最後的剪輯。坦白說,我對於廣東觀眾是否會喜歡這部劇心裡並沒底,但還是很希望能夠做到和《外》劇一樣好吧。

  《外來媳婦本地郎》威水史

  由廣東電視臺拍攝的粵語室內系列短劇《外來媳婦本地郎》(以下簡稱《外》)自2000年4月18日正式開拍以來,目前已播出一千多集,不僅成為廣東觀眾的「老友」,更創下了一連串令人咋舌的成績——國內最長壽電視劇,廣東收視率最高的短劇,年賺一億元廣告收入,還獲得過國家人事部、國家廣電總局聯合頒發的「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外》劇開拍以來最叫人心酸的是,「二佬」阿宗的扮演者郭昶於2006年因病去世。其幽默的表演和獨特的熒幕形象難以複製,雖然2007年由外形甚似的周曉濱頂替,但完成合約期後周的離開,令「二佬」之位至今空缺。

  據廣東臺提供的資料顯示,從開播以來,《外》劇省網最高收視為35點,市網最高收視為16點,均創下珠江頻道最高收視紀錄;在周六和周日晚黃金時間以絕對優勢壓倒香港電視節目,位居該時段收視榜首,成為本地惟一可以與香港電視劇相抗衡的單個節目。

  《外》劇在2006年元宵節當日成功播出突破千集,一舉打破了香港經典短劇《真情》1000集的紀錄,成為中國最「長氣」的電視劇。千集慶典後《外》劇仍勢頭不減,目前已播出超過1500集,劇組表示將向2000集做衝刺。

  播出頻道: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

  播出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兩集連播

  奶奶、媽媽不喜歡外來女婿的5大理由

  NO.1擔心女兒跟夫君去外地。

  NO.2怕家裡成了外地人的生活辦事處。

  NO.3生活、飲食習慣不同。

  NO.4幾個女婿都不是理想職業。

  NO.5本地的男人看似更好,暴富男人就是參照物。

  製作陣容

  牛了!韓三平親任出品人

  創作班底延續"康家"血統

  在這部《本地媳婦外地郎》的創作班底中,編劇依舊是《外來媳婦本地郎》的"鐵三角"組合--王萍、王丹丹、許丹華,而導演卻是曾執導《閒人馬大姐》的婁乃鳴。這樣的搭配,本身就是南北大碰撞,由此也可以斷定,《本》劇中一定少不了《外》劇的痕跡,同時也一定會有更多驚喜的元素注入其中,自然值得品評一番。而出品人韓三平,則更是中國影視界炙手可熱的人物,作為中影集團的總舵手,凡他出品的電影,幾乎無一不叫好又賣座。此次韓三平"玩"起了電視劇,當然值得期待。

  人物結構

  變了!四個兒子變三女一子

  "光宗耀祖"變"東方紅多"據介紹,《本》劇和《外》劇故事的殼還是一樣,都是一家人,只是《外來媳婦本地郎》是招兒媳,這裡變成招上門女婿。《本》劇中,艾家的設置與康家有相似之處,但更多元,多了個80多歲的老奶奶,《外》劇的康家有"光宗耀祖"四個兒子,而《本地媳婦外地郎》的艾家則由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組成"東方紅多"。編劇王丹丹坦言,《本》劇本在角色上受到《外》劇影響,是為了使觀眾更容易接受,其中老二"艾小方"就跟《外》劇中非常受觀眾歡迎的"阿宗"十分相似,也是全劇的靈魂人物。艾小方的扮演者郭笑日前正在經歷央視春晚(更多相關內容)四審,他很有可能將在今年春晚上和郭達、蔡明一起為觀眾獻上一個小品。郭在接受採訪時就稱:"艾家老二絕不是康家老二。他平時喜歡吹牛,賣弄小聰明,'蒙'外地人。"

  故事核心

  碰撞了!有錢那個贏唄

  有錢的廣東女婿特別受偏愛

  據記者了解,由於《本》劇當中的主要人物框架是建立在艾家這戶北京人家的身上,而劇中艾家"東方紅多"其中三個又是女兒,因此艾家的三個外地女婿要想融入這個大家庭還需面對不小的挑戰。首當其衝的便是要經受艾家的奶奶萬小芹和母親馬桂花的百般刁難。奶奶因為本身有海外關係,自己又有錢,動不動就喜歡用錢來收買人心解決問題,所以她對有錢的廣東女婿特別偏愛,其他的地方的人她都反對;媽媽為人非常要強、要面子,很愛慕虛榮,不喜歡除北京以外的任何女婿。她們的這種喜好就直接給分別來自廣東、東北和國外的三個女婿造成了很大壓力。外地女婿與丈母娘、外婆的大戰,不僅要足智多謀屢出奇招,還得邊鬥邊適應老北京家庭的文化和習俗,可謂是如履薄冰。(本文來源:新快報)

相關焦點

  • 雨果·維文力挺印度電影 親任「提修斯」出品人
    雨果·維文力挺印度電影 親任「提修斯」出品人 時間:2013.10.2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何小沁 分享到:
  • 外來媳婦本地郎:郭昶,阿宗二佬,我們永遠懷念您!
    外來媳婦本地郎主演合照郭昶與拍檔虎豔芬2000年,廣東電視臺籌備開拍劇集外來媳婦本地郎。當時,製作人員對康家「光宗耀祖」的「二佬」(二哥)康祈宗一角的演員沒有定案。導演陸曉光推薦郭昶出演。除了其家人、外來媳婦本地郎的臺前幕後人員及其他廣州藝人外,有超過四百名市民出席悼念郭昶,有影迷從新會遠道前來悼念。在靈堂上,掛著的對聯寫著:「 千集傳奇嘆失魂二佬慢走,百年之約惜違誓郭昶歸來 」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變成下一個康嬸,媳婦「熬」成婆
    其中,在這些文化劇裡,影響最深的莫過於《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電視劇有著二十一年的拍攝時間,從2000年開播到現在為止,它從未真正停播過。《外來媳婦本地郎》用生活的方式,演出了不一樣的感覺來,也許有人會問,《外來媳婦本地郎》何時會結束呢?答案是它是一部生活劇,我們的生活何時才能結束?其實,它的答案是不會的。
  • 拉呱,異地,外地媳婦本地郎的生活
    外地媳婦是南方人,從小也生活無憂無慮。直到上大學後,才明白人生苦短,什麼都要做。就是最近,外地媳婦說自己想了很久很久,感覺很討厭說大話的人,她說從認識他老公起,兩個人一直都很努力,做什麼事都是自己親力親為。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在康家生活20年,依舊說普通話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一部時代的產物,也是記載廣東這20年來的發展歷程。在20年前,大批外來人員來廣東務工,大面積的人口流動,勢必有著文化差異,那個時期,文化交流是個熱門話題,本地人和外地人如何相處,顯得急迫和需要。
  • 《外來媳婦本地郎》康祈祖同事阿奇,在劇外有兩段情,人生贏家
    其實是有的,在南方,尤其是廣東、廣西兩省,曾出現過不亞於《鄉村愛情故事》的劇,這部劇在20年前就開播,比《鄉村愛情故事》還要早上10年。曾經代表過廣東文化的老劇——《外來媳婦本地郎》!《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一部低成本的情景喜劇,但導演將廣東文化和其他省的文化一同融入到劇情來,也就是說它是部來自不同地方的文化劇。
  • 韓三平的奇幻人生
    韓三平曾經擔任過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自從1999年出任中國電影集團領導,到2014年退休,他帶領團隊一手將中國電影帶入了商業時代,是我國內地現行的電影票房分帳模式之父,在電影圈內,韓三平有著一個響亮的稱呼:"三爺"。韓三平的北影生涯韓三平的電影生涯開始於1977年,那一年他24歲,剛剛進入峨眉電影廠擔任照明工。
  • 中國電影教父——韓三平
    韓三平這個名字,對於大眾來說似乎有些陌生,但是這個名字卻經常出現在很多電影等影視作品片頭尾中的那一行製片人中,不管是國產巨製還是進口大片,都會出現韓三平的名字。韓三平的北影生涯韓三平的電影生涯開始於1977年,那一年他24歲,剛剛進入峨眉電影廠擔任照明工。恰逢國家恢復高考,韓三平第二年便參加高考並考入四川大學中文系就讀,畢業後又到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習,1984年回到峨眉電影廠擔任副廠長。
  • 《外來媳婦本地郎》實在人康祈光,聽媳婦話不是怕,而是一種尊敬
    在兩廣的本土劇裡,有一部劇從20年前開播,把小時候觀看的觀眾們都熬到長大、成婚,記得不少小夥伴們20年前,是在讀書期間,每當放學回家,打開電視只為看它。20年過去了,觀看過的小夥伴們,他們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這部劇還在前行,誰也不知道它能走到哪一步,也許是一代接著一代,也是在某一個時刻,它就停下從未停止的腳步了。
  • 韓三平,中國電影的「守門人」
    從1977年進入峨嵋電影廠,韓三平就沒離開過這個行業,那時他還是個照明工。幾年後,韓三平決定去電影學院進修。1989年,還在電影學院讀書的韓三平,突然被提拔為峨眉電影製片廠的副廠長。1994年韓三平被調去北京電影製片廠當副廠長。北影廠時期的韓三平要勉力支撐企業生存,生存的同時還要拍電影。
  • 《外來媳婦本地郎》用了20年,拍了4000集,還有拍下去的意義嗎?
    《外來媳婦本地郎》用了20年,拍了4000集,還有拍下去的意義嗎?千禧之年是個影視業時代的開始,在那之後,影視業百花齊放,這一年也是新劇《外來媳婦本地郎》的開播之年。那年是百花齊放的豐收之年,也是《外來媳婦本地郎》嶄露頭角的一年。《外來媳婦本地郎》剛開播的頭幾年時間裡,觀看該劇的觀眾是一漲再漲,被它那多變有趣的故事情節所吸引。
  • 康伯康嬸要離開《外來媳婦本地郎》了?廣東人從小看到大...
    只要說起裡面的經典角色大家就心領神會「哦~我知你講邊個啦~」早前為了拍攝《外來》20周年特輯 康伯康嬸也回到劇組與大家見面還是熟悉的感覺~不過最近有消息傳出:康伯康嬸已經離開了《外來媳婦本地郎 康天庥在劇裡結婚 👇歡喜冤家姑姐仔coco和有銀也 在劇裡「拉埋天窗」 👇天佑和枝子的扮演者也因到國外求學 先後向劇組告別 了👇前不久20周年特輯開播
  • 大荔一男子花5萬買19歲越南媳婦被抓 外地媳婦多是經人介紹專門騙婚
    爪遊控消息:近日,大荔一名男子花5萬元買了一個19歲的越南媳婦被警方抓獲。據悉,該女孩是在雲南被一名人販子拐到寶雞市後再被賣給該男子。
  • 韓三平,中國電影圈一位神秘男子
    最近熱播的網劇《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最高達9.2,已經被不少人預定為年度最佳,有網友留言,「多虧監製是韓三平,要不過審真的很難。」2018年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在關於其怎麼過審的提問之下,也有網友分析「編劇之一是韓家女,韓三平的女兒。」
  • 一周人物丨電影傳奇韓三平
    幾年後,韓三平決定去電影學院進修。1989年,還在電影學院讀書的韓三平,突然被提拔為峨眉電影製片廠的副廠長。1994年韓三平被調去北京電影製片廠當副廠長。 北影廠時期的韓三平要勉力支撐企業生存,生存的同時還要拍電影。
  • 韓三平之女韓家女:誰說的
    突然發現,《隱秘的角落》的監製是韓三平。不禁感慨,難怪這部劇製作如此精良,叫好又叫座。韓三平,這個圈內被稱為「三爺」的人,早已被寫入中國電影史教材。國內幾乎你耳熟能詳的高口碑影視劇,都能看得到他的名字。近四十年來,這個名字在電影、電視劇片頭出場頻率大概僅次於龍標。
  • 韓三平之女韓家女:誰說的
    突然發現,《隱秘的角落》的監製是韓三平。不禁感慨,難怪這部劇製作如此精良,叫好又叫座。韓三平,這個圈內被稱為「三爺」的人,早已被寫入中國電影史教材。國內幾乎你耳熟能詳的高口碑影視劇,都能看得到他的名字。
  • 韓三平:獻禮片,這是朕為你們打下的江山
    2001年,童剛調到國家廣電總局任電影局局長,韓三平繼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到了2007年,韓三平出任中影集團董事長直至卸任。至此,中影真正進入了韓三平時代。《建國大業》最初是全國政協的一個獻禮項目,廣電領導建議韓三平親自出任導演。此時的韓三平已經18年沒親自導演戲了,似乎也沒這個必要。獻禮片他拍得多了,哪個也不像是賣錢的作品,讓他有興趣的是《十月圍城》這樣的商業大作。
  • 《外來媳婦本地郎》康伯的退出,是他那代人傳統思想的終結!
    《外來媳婦本地郎》由劉衛平陸曉光、楊甲年、王崗、王勝起執導,龔錦堂、黃錦裳、蘇志丹等主演的廣東本土情景喜劇,在2000年11月4日,《外來媳婦本地郎》帶著本地特色,在珠江頻道首播,播放後被廣大觀眾所喜愛。原來,廣東本土也有屬於自己的好劇。
  • 韓三平=韓不平
    韓三平=韓不平——《建國大業》觀感    朋友們都說《建國大業》拍得好,我昨天和今天連看了兩遍。客觀地說,這部電影拍得不錯。只是對韓三平採用「全明星」降容,有些不同看法。看完《建國大業》,我的感覺是「星光勝過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