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月子期間寫的,距今已經快一年。借著開公眾號的契機和恰逢pan一周歲生日,於是稍作整理髮布。每次閱讀心情都很複雜,即使已經忘了那種錐心的痛是一種怎樣的痛,但是依然要給當時勇敢的自己一個大大的贊。後來不久,pan爸生日,他請了pan奶奶吃飯慶祝。他對我說,是看了我生pan痛苦的過程才深刻理解說為什麼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希望全天下男人都好好善待為他生小孩的女人。
2015年7月5日是預產期,沒想到6月23日凌晨(38周+3)肚子就開始有宮縮的反應了。凌晨三點左右,肚子一陣陣痛。這種痛類似M痛。想到22日晚上八點多我才去醫院做一次胎監,數據正常,所以我一開始判斷為假宮縮。尤其伴隨肚子痛的時候,肚子會一陣陣發硬,肚子會鼓成四方形的形狀,所以我更加認定是假宮縮,就沒加理會,繼續睡覺。痛了半個小時後,我有點納悶了,為什麼假宮縮持續時間那麼長,有點不科學。於是我按照網友們之前的經驗用手機下載了一個「宮縮記錄器」開始記錄陣痛的頻率。手機顯示的結果是6-9分鐘痛一次,每次持續30秒至一分鐘不等。我意識到這應該是所謂臨產前的宮縮了,但還沒有形成規律。我腦海中立即閃過一堆關於臨產準備的相關內容,有點興奮但潛意識告訴我,持久戰即將開始,我必須要保持冷靜,而當下我最主要是要休息好,保持好體力。轉頭看了旁邊的LG一眼,他完全不知道我已經開始宮縮了,我想現在告訴他也沒有用,反正也是要痛,到白天要生的時候我們都要消耗巨大的體力,還不如先讓他好好休息。於是,我按照之前學習的拉瑪澤呼吸法進行呼氣吐氣,繼續忍受著幾分鐘一次的陣痛,迷迷糊糊的睡去了。
終於到了早上六點鐘,我起床後走了幾下,忽然感覺有點異樣,去洗手間一看,果不其然,真的見紅了。我淡定的從洗手間出來,走到廚房告訴媽媽我見紅了。媽媽一聽,頓了一下,然後反應過來說,那是快要生了。你準備下東西吧。我說,應該沒那麼快。然後我推開房門,發現LG被外面談話聲吵醒。我告訴他我見紅了。他一聽,有點蒙了,等睡意過後,反應過來就打電話給婦產科的同學和家婆。孕期我一直有和他灌輸臨產前的相關知識,所以他反應過來之後也很淡定,知道我沒那麼快能生。我們商量下現在能做些什麼。他建議我接著睡養精蓄力。但是我已經沒有睡意了,於是我決定趁還沒到上班高峰期回辦公室一趟,收拾下東西(保溫杯、充電線之類的)。媽媽聽到我們的安排,嚇一跳,但經我們遊說後也同意了。於是LG就開車載我回了一趟公司(那時LG剛好左腳受傷了做了手術,拄著拐杖開車,對我們來說真是一次很難忘的歷程),之後又去了加油站和銀行。等回到家吃完早餐,把待產包的東西都收拾好後,宮縮依然是沒有規律。LG繼續建議我臥床休息。我又在床上躺了一個小時。醒來後,我提議LG載我去剪頭髮。一開始他擔心我剪著頭髮破水怎麼辦,但我覺得機率很小,而且生之後整個月不能剪髮實在難受。他說不過我,於是我們開著車在小雨中又去理髮店剪了一個清爽的髮型(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其明智的決定)。剪完頭髮,我們回到家後又恢復正常的生活節奏,吃午飯,睡午覺。午覺起來後,在媽媽的嘮叨下,我們去了一趟醫院。醫生看我能走能說,一口斷定還沒到時間。於是我們檢查都不做,灰溜溜的回家繼續吃晚飯。晚飯吃完後,我算了下時間,已經痛了十六個小時了,可是痛感還是在我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吃完洗澡洗頭後,LG又下了一個「宮縮記錄器」幫我計算宮縮時間。兩位媽媽看我們淡定的在走來走去,左一句「我第一次見人生孩子肚子痛不用去醫院,在家裡走來走去」,右一句「該去醫院了吧,痛了那麼久快生了」,我和LG不為所動,一定要宮縮變為四五分鐘一次,每次持續一分鐘以上才肯去醫院(因為我們知道去了醫院只會更緊張,醫生也是安排多走動,還不如在家心情輕鬆點有助於加快產程)。終於,在九點的時候,我宮縮頻率明顯加快,頭上已經開始飈冷汗。我們認為,是時候去醫院了。於是,一行幾人帶齊東西奔赴了醫院辦手續。(pan爸拄著拐杖為我煮的待產午餐)
到了醫院,我被安排做各種檢查(胎心、B超、血常規和尿檢等)。第一次內檢,沒想像中那麼痛,醫生告知我開了一指多一點(其實在我料想中)。為了加快開指,媽媽和妹妹開始扶著我在醫院走廊走動。每過半個小時,我都明顯感覺陣痛時間越來越頻密,腳步越來越沉重。陣痛來的時候,我已經要痛到蹲地上了。走到快十二點的時候,我感覺體力開始消耗很快,於是想著看能不能躺床上休息下。結果發現躺下來迎接陣痛的時候實在是力不從心。剛好有一個護士經過查房,她教了我一個宮縮來的時候扶著扶手搖擺可以減輕痛感,利用重力加快寶寶的頭入盆的姿勢。於是,我又被扶著到走廊繼續走動加快開指。每次宮縮來的時候,我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抓著走廊兩旁的扶手進行左右搖擺,希望可以減輕痛感(事實證明很有用)。這時在我眼中,走廊有著前所未有的長,我每走一步都在恐懼下一次宮縮來臨的痛,尤其是看著走廊的大鐘,從6月23日一分一分走到了6月24日凌晨。到底還要痛到什麼時候,我心裡確實很沒底,媽媽和妹妹陪我一趟趟來回的走。我看到了她們眼中的疲勞和堅持,也看到了她們的心痛。我只能選擇繼續忍痛。走到兩點多的時候,我實在沒有體力了,人都有點站不起來了。只能跑回病床上躺一下。媽媽趁機給一點麵包給我補充體力。這時候,宮縮的痛已經上升了一個等級,我忍不住讓家人叫護士過來內檢。「兩指」。聽到後,我有點絕望的感覺,要開到十指要何年何月。陣痛來襲,我已經頂不住了,讓妹妹用指甲大力掐我手掌的肉,希望可以用被掐的痛感轉移下宮縮的痛感。但LG和我媽媽堅決不忍心掐我,我只能大聲求助於指甲比較長的妹妹。之前看過一篇順產日誌裡面說陪產階段最百感交集的是準媽媽的媽媽,因為看到自己女兒承受著不得不承受的痛苦。那晚的我一開始是不希望在媽媽面前表現的很痛苦,但是越到後面已經忍不住的痛,每次宮縮來的時候都緊握媽媽的手,有幾次忍不住和媽媽說,怎麼那麼痛,媽媽,我快忍不住了。我似乎看到她眼中快流出的眼淚,我覺得我能讀懂她的心疼。漸漸地,我意識已經開始模糊,心理防線有點被突破的感覺。這時候,剛剛那個善良的護士(她簡直是我當晚的救星)拿來了一個瑜伽球,教我坐在球上上下壓縮來減輕痛感。我試了下,效果不是很明顯。護士看到我拼命叫家人掐我的時候,堅決制止了,「你現在這種是自殘的行為,會嚴重傷害到自己的。你要忍住,在為寶寶做榜樣。你這樣自殘,你家人看到會很心痛的,你生完後全身都是掐傷的傷痕。進產房會被誤以為發羊屌」她的話簡直是止痛藥,尤其她提到寶寶和家人,把意識模糊的我拉回了現實,我情緒變平靜了點,因為我確實不想看到家人為我心痛。我深呼一口氣,問護士「可以打一支止痛針嗎」她一口回絕,「這裡沒有止痛針」。我沒再糾結是否打針。其實,我知道醫院是有的(我有朋友打過),但我至今回想很感激那個護士拒絕了我的請求。宮縮的確是無法形容的痛,但是止痛針不是必要品。停止了接近自殘行為的止痛後,我只能每次宮縮來臨的時候趕緊從床上爬起來,扶著床頭櫃做那個搖擺的姿勢。慢慢地,這個姿勢已經緩解不了我的痛了,我已經在床上拼命用拉瑪澤呼吸法呼氣吐氣,但是由於太緊張和太痛,節奏沒把握好,每次呼氣吐氣的時候全身繃緊,根本做不到放鬆。
(永世難忘的人民醫院產房走廊和場景)
(當時已經痛到好想把自己打暈)
這時候,LG坐在我病床旁邊,緊握我的雙手,讓我每次宮縮來的時候跟著他的指令進行呼氣吐氣,全身放鬆。雖然宮縮還是無法言喻的痛,但是正確的呼氣吐氣方法確實減緩了痛感,我漸漸找到了規律,在每次痛感最強的時候邊呼吸邊開始數數,這樣有助於我分散注意力。來回不知道多少個回合,我在LG的指令中迷迷糊糊的撐到了開四指(一般開三指進產房,但我和醫生申請晚點進,因為我怕自己在產房控制不住呼吸的節奏)。凌晨四點,我終於準備進產房了。進產房前LG千叮萬囑地讓我進去之後按照剛剛的節奏進行吸氣吐氣,我答應他,希望他可以放心點,我也讓家人休息下(雖然我知道他們不可能睡得著)。進去後,我直接來到了待產房,裡面還有另一個開了兩指多的產婦。即使換了一個環境,宮縮依然痛的我大口大口的喘氣。我拼命讓自己按照剛剛的節奏吸氣呼氣,也在和旁邊的產婦聊天希望分散注意力。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我沒有見識到傳說中的鬼哭狼嚎,待產區和產區都很安靜。旁邊的產婦忍不住問我,怎麼感覺你不痛?一點聲音都沒有。我說,我很痛很痛,但是我只能吸氣呼氣。然後我還教了下她吸氣呼氣。估計她破水比較早,所以她比我早去了產房。剩下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在等。我用盡吃奶的勁爬起來,去了一趟廁所然後趕緊吃了一塊巧克力和喝一口紅牛(準備的待產食品都是甜的,失策)。這時,我瞄到了手機,LG正在微信上留言給我,為我打氣,還發了之前的搞笑合照給我,希望轉移我注意力。我知道他很著急的等待我的回覆,但是我實在是痛到玩不了手機,因此簡單回了一句「還在痛」,然後就把手機開著音樂,放一邊,繼續自己給自己喊呼氣吸氣的口令。每次陣痛翻天覆地地來臨時候,我就拼命數數。我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感覺下面崩一聲,一股熱流流出來,我大喊「醫生,我破水了」。我再也不敢亂用力了,怕用力不正確導致寶寶的頭卡住之類的糟糕情況。好一會,助產士才過來為我檢查。她檢查了下,有點神色慌張的說,快,快,快去產房。聽到這句話,我來精神了,終於等到了上產房。她讓我自己爬到產床上,然後開始為我插上胎監的儀器和準備生產的用品。我看著明亮的天花板,有種肉在砧板上的感覺,但我內心反而比之前平靜了很多,信心也足了很多,因為我知道前面二十多個小時我都忍過去了,接下來不會更難的了,我要迎接我的寶寶了。在助產士為我穿無菌服的時候,她看了我一眼,說,你要配合我。我趕快像雞啄米一樣點頭,我肯定配合你啊。助產士笑了下,說,看不出你還挺聽話的呀。聽完這句我也會心的一笑了,感覺氣氛還挺和諧的,內心的不安又減少了很多。等她做好準備工作後,我接著問,我現在要做什麼,你可以教下我嗎?她說,你就呼氣吐氣。「那我能用力了嗎,我肚子好痛」我冷靜的問。她瞄了一眼,說,你想用力就用力。試著往下用力。說完這句,她自己走出了產房,又剩下我孤零零一人。我心想,這什麼跟什麼啊,和我之前看的順產日誌完全不一樣啊,想用力就用力?而且你都不在,誰幫我接生啊。我又不能大喊,我只好每次痛的時候嘗試自己用下力。過了幾分鐘後,助產士終於來了,看她樣子應該是剛剛在旁邊產房忙完。我呼了一口氣,終於輪到我生了吧。果不其然,她來我旁邊,讓我在她叫用力的時候就用力。她還問我要不要打麻醉幫助放鬆盆腔肌肉。被我一口回絕。我想,宮縮那麼痛我都忍住了,我肯定不要打麻醉去放鬆肌肉。第一次用力,她說我用力時間不夠長,中間有點卸力了。痛的時候,我忍不住叫了一聲。結果她回了一句,不要叫。我立馬閉嘴。第二次宮縮的時候,我就拼盡全身的力氣往下用力,我似乎感覺到有物體往外衝。不過一次長呼吸用完,還是沒有成功。終於到了第三次用力,我在心裡為自己打氣加油,一使勁,感覺有熱乎乎的物體流出來。我終於成功分娩了!像放下千斤重擔的感覺,我舒暢的呼了一口氣,也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自己的寶寶樣子。但是助產士嫻熟的把他抱到一邊的嬰兒臺了。然後寶寶「哇」的一聲,我眼睛有溼潤的感覺,結果助產士一句「不要哭」,我又只好壓抑住想流淚的衝動。剩下的分娩胎盆等後續在我看來就是小菜一碟,完全感覺不到痛,而是內心歡喜的面對快要結束的產程。另一個助產士告知我,「寶寶出生時間為5點59分,2.94公斤」,並把寶寶抱過來讓我確認是男生還是女生,要我親口說兩次,還要在兩張白紙上寫下「男」並打上手指印(貌似很嚴謹)。助產士忙乎完,她把手機拿到我面前,讓我等護工過來推我出去。等助產士出去,我趕快拿起手機對準嬰兒臺,幫寶寶拍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張照片(雖然沒有看到正臉,但是意義重大),用微信發給一直在產房外面守候的LG。「生了」,簡短兩字,我想足以讓家人放下那顆一直懸著的心。到我在產房過道觀察兩個小時之際,我見到了陪我作戰了27個小時的家人們疲憊而欣喜的笑臉,LG在我臉上親了下,我們一起看著睡在旁邊的寶寶,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著寶寶的樣子……至此,我的漫長產程算是順利結束了。
(我在產床上為pan拍的人生第一張照片)
(pan的第一張正面照)
(幸好帶了手機進產房,pan爸用手機在幫我打氣)
回想整個懷孕過程,百感交集。但用的最多的一個詞語是感恩。感恩於我的寶寶在我整個孕期沒有讓我有一次的孕吐、失眠或胃口不佳的常見孕期症狀。整個孕期比我想像中輕鬆和自在(不知道是不是和體質或者我孕前多做運動有關),連後期的水腫和尿頻、肚子太大導致睡不好、假宮縮等現象我都沒有。寶寶選擇在預產期前十天出生,當天剛好是我和LG結婚登記的農曆一周年紀念(媽媽說是一周年禮物),巧合的讓我心存感恩。孕期當中最大的考驗是三個多月的時候因為著涼感冒導致支原體感染咳嗽,雖然走了一些彎路(吃了幾服中藥),但最後慶幸找到了一位好醫生,讓我一個療程治好了拖了差不多將近一個月的咳嗽。總結順產的心得,我覺得有幾點很重要:
孕期期間多走動,不要太過嬌氣。懷孕分娩是正常的生理過程,沒必要把自己擺在太高位置。我孕期一直堅持做家務,自己開車上下班和產檢。懷孕五個月的時候還坐飛機去北京玩了一個星期。懷孕八個多月的時候,有時每天開車超過三十公裡。孕中期走了一個多星期樓梯,結果被告知太早了。孕後期因為種種原因,散步次數減少是我比較懊惱的。(不知道宮口開的很慢是不是和這個有很大關係)
順產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呼吸節奏。即使在宮縮最痛的時候,我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順產,主動提出要剖腹產,反而有某個瞬間擔心自己被剖腹。我誤以為破水的時候,LG也擔心我被醫生要求順轉剖。痛的時候想想這些有力量的口號「那麼多人都痛過來了,為什麼就你不行」「你有看見有人痛死在產床嗎」「忍,不忍你就輸了」。
提前儲備關於生產的知識,尤其要和陪產的家人灌輸相關知識。生之前我看了不下100篇順產日誌和上了幾節產前課程,對整個產程是瞭然於心的。而且我也知道陪產家人的重要性,所以我和LG灌輸了一些重要點,我們已達成共識:順產對我和寶寶都有利,要堅持順產。順產會很痛,但是可以堅持下來的。而且我們分好工,屆時所有的後勤工作由他安排,他要協助我消除恐懼和放鬆緊張的身體。在上完拉瑪澤呼吸法課程後,我回家也和他大概傳授了下呼吸法的關鍵技巧,讓他到時協助我(結果證明這個明顯奏效,他在幫我緩解宮縮痛感時用呼吸法發揮了關鍵作用)。記得要冷靜!
孕後期喝一些有助宮口開指的涼性茶,如覆盆子茶、茉莉胎菊茶等。因為我是37周以後才開始喝覆盆子茶,喝的時間不夠長就生了,所以效果不明顯。據說還可以喝一些去胎毒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