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音樂圈》中國第一音樂微刊
朱逢博,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享有「中國夜鶯」、「中國新民歌之母」的美譽。她是中國70-80年代在國內外舞臺上最活躍、最有影響力的歌唱家。
她曾為近百部電影、電視、話劇配唱主題曲和插曲,其中為影片《天雲山傳奇》、《廬山戀》的配唱,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最佳音樂演唱獎」。
她的歌聲曾是幾代人成長過程中最悅耳的陪伴。今天,讓我們來聆聽十首朱逢博老師演唱的電影歌曲。
《廬山戀》講述了一位僑居美國的前國民黨將軍的女兒周筠回到祖國廬山遊覽觀光,與中共高幹子弟耿華巧遇,兩人一見鍾情並墜入愛河的故事。電影一方面著力展現了廬山的美麗風光,另一方面歌頌祖國的壯麗河山。
人物前幕第一節人物之外,加上趙明德——立真等的遠族兄弟,在家務農,因家鄉淪陷,逃來陪都。〔開幕:趙宅的客廳已非舊觀。不但立真與素淵的鳥籠衣櫃等已被移走,就是趙老夫婦的「山水」與佛像也把地位讓出。而興邦的大地圖及廣播收音機都得到了根據地。「耕讀人家」橫幅已被撤去,懸上了總理遺像。那張大而無當的桌子,看起來已不那麼大了,因為已堆列上圖書,報紙,筆墨,水果,衣刷,茶具,餅乾盒子,還有什麼一兩塊炸彈的破片。簡單的說吧,這間屋子幾乎已全被興邦佔領。趙老先生的領土內只剩了一幾一椅,几上孤寂的立著他的水菸袋。屋子仿佛得到了一點新的精神,整齊嚴肅,興邦受過軍事訓練,什麼東西在他的手下都必須有條有理。現在,他又收拾屋子呢,連父親的水菸袋都擦得發了光。一邊工作,一邊輕唱,還時時微笑一下,仿佛生命精力的漾溢,隨時蕩起一些波痕似的。立真要出去工作,進來看看二弟。
不論是情真意切的《啊,故鄉》,還是深情悅耳的《飛向遠方的故鄉》,朱逢博的歌聲寧靜縹緲,一塵不染,自然而動人,每一個音符都呈現出清新的自然氣息,令人悠然神往。
1981年,電影《天雲山傳奇》上映。影片大膽、深刻地揭示出正直的人們被錯誤地劃為右派這一時代悲劇,更通過這個故事,從政治、倫理、道德的角度分析歷史教訓,探討悲劇產生的根源。
當朱逢博深情的歌聲響起,「山路彎彎,風雪漫漫。莫道徵途多艱難,知己相逢心相連」。風雪在昏天黑地肆虐,朱逢博的歌如泣如訴,電影《天雲山傳奇》用它最震撼心靈的人性美,把美好的畫面和歌聲銘刻在觀眾心上。
▲朱逢博演唱《山路彎彎 風雪漫漫》
1981年,電影《杜十娘》上映。影片講述了京城名妓杜十娘痴戀書生李甲,隨其從良,不料李甲始亂終棄,杜十娘怒斥負心人後投江自盡的故事。影片中朱逢博演唱的插曲,也隨著電影的熱播而廣為流傳……
該片共有五首插曲,全部是以杜十娘的口氣來設計的,杜十娘的經歷跌宕起伏,插曲既有綿綿私語又有鏗鏘之聲,還有錐心時的哀鳴,所以影片插曲的演唱者也可視為杜十娘的配唱者。這幾首歌曲均帶有崑腔風格,難度很大。朱逢博的演唱宏大而不失細膩,華麗而不厚膩,如敦煌壁畫一般絢麗。展示了非凡的唱技。
▲朱逢博演唱《杜十娘》插曲
故事片《婚禮》以1975-1976年中國北方某市一個化工工廠設備項目為背景,講述了老工人盛永昌家裡三個女兒的婚戀故事。
早年間,朱逢博還在上海舞蹈學校時,芭蕾舞劇《白毛女》中的所有獨唱歌曲均由著名女歌唱家朱逢博配唱,她精彩絕倫的演唱,成就了無數不朽的經典。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白毛女》的唱段至今傳唱不衰。演唱者朱逢博,用她那感人肺腑、獨樹一幟的歌聲,成功烘託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其精彩唱段,已成為海內外人家喻戶曉的歌曲、永恆的經典。
《珊瑚頌》是由趙忠、鍾藝兵、林蔭梧、單文等作詞,胡士平、王錫仁作曲的一首樂曲,創作於20世紀60年代初,是歌劇《紅珊瑚》的主題曲。唱詞採用了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借讚美紅珊瑚來讚美漁家女珊妹,兼具文學性和可唱性。
朱逢博演唱的《珊瑚頌》,詞曲結合得絲絲入扣,給人的音樂形象生動鮮明。她在演唱時音的個性特點也非常突出,風味相當濃鬱;節奏及字位疏密相間;高音真是遊刃有餘,音調中寓有詞外之情,詞外之意,詞外之象,唱的相當動聽、耐聽,感人,且有使人百聽不厭的魅力。
1980年,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上映,講述了電影廠的演員到長江客輪上深入生活聽到一個發生在三峽的異姓兄妹悲歡離合的故事。其中的插曲《滿山紅葉似彩霞》成了幾代人最美好的記憶。
《滿山紅葉似彩霞》是一首由高型、羅志明作詞,向異作曲的歌曲。電影中,為主角吳素琴配唱的正是朱逢博。朱逢博明燦燦的音色、舒展開闊的氣息以及俏媚活潑的潤腔,表現了歌曲歡快、甜美的一面,十分符合人物形象。
1979年,由斯琴高娃主演的電影《歸心似箭》拍攝完成,可是李俊導演總覺得最後幾個畫面顯得有點空,感覺應該加上一首抒情的歌曲。他反覆琢磨,想出幾句詞「雁南飛,雁南飛,雁叫聲聲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來歸。」之後又請著名作曲家李偉才譜曲,才形成了這首《雁南飛》。
《雁南飛》是影片《歸心似箭》中的一首意味深長的片尾主題歌。歌曲旋律優美,歌詞意境深遠。朱逢博演唱的版本恬淡得體,細膩而委婉,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挺進中原》是由張一執導的影片,講述了1947年,劉鄧大軍突破黃河天險,在魯西南殲敵九個半旅,繼續向大別山挺進的故事。電影中的插曲《歌唱大別山》是70年代最受人們喜愛的電影歌曲之一。
圖:劉鄧大軍強渡黃河
《歌唱大別山》由傅庚承作詞,汪遵熹、傅庚承作曲,朱逢博配唱。她將更加深厚的文化與歷史精神,注入了悠揚而又深邃的歌聲之中,讓她的歌聲中沉澱著火熱的激情與綿長情感韻味。這首歌也成為了朱逢博電影歌曲的又一代表力作。
《相會在攀枝花下》又叫《火紅的攀枝花》,這是1979年影片《自豪吧,母親》的插曲,由高鳳作詞,樊祖蔭作曲,朱逢博演唱。歌詞第一句就很抓人的心,把戰士叫做「朋友」,真是超凡脫俗。
「你看那山嶺上一片紅霞,那不是紅霞,是火紅的攀枝花。攀枝花青春的花,美麗的生命,燦爛的年華.」,自問自答的形式,把戰爭的氣氛渲染得殘忍而浪漫,歌頌了勇於奉獻的戰士們。旋律逐層遞進,朱逢博的歌聲像是傾訴,像是緬懷,像是衝鋒……
對於自己配唱影視插曲,朱逢博曾有過這樣的感慨:「為電影配唱雖然沒有觀眾,也沒有熱烈的掌聲,然而隨著電影在全國放映,卻要接受比舞臺觀眾更多的聽眾的評鑑。因此,我感到自己是在更廣泛的 「舞臺」上表演,和電影歌曲愛好者聯繫得更緊了。能為最多數人演唱永遠是幸福的!」
喜歡本文的朋友們,記得點哦
時間總會溜走 思念卻可以蔓延 空間總會轉換
牽掛依然不變 距離即使遙遠
心底仍有那份惦念 久久不見祝福不會淺
問候總依然 願你快樂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