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環保署長因「太費錢」取消訪臺,臺媒:吳釗燮的情緒「猶如坐雲霄...

2020-12-22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陶欣然】原定12月5日訪臺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突然取消了行程,令島內一片驚訝。有島內輿論嘲諷說,日前臺「外交部長」吳釗燮才針對惠勒訪臺表示「國人會感到振奮」,如今突然取消了,該怎麼辦呢?

臺「外交部長」吳釗燮25日早上證實已經從美方接到通知,因為行程改變的原因,惠勒年底前無法到臺灣,「對此外交部感到惋惜」。他聲稱,臺美之間無論在哪個層面或哪一個議題交流都非常頻繁,接下來將繼續就國際環保與美政府合作。美國《紐約時報》日前披露,惠勒預計12月訪臺,但因疫情期間,他必須乘坐包機,且正值美國政權交接期,惠勒之行被批浪費公帑。

美國彭博社稱,惠勒在即將下臺之際仍花大筆經費包機出訪,這趟臺灣行的花費遭到批評而取消。美國環保署發言人休伊特則通過電郵表示,由於國內要務,惠勒訪問臺灣的行程將延期,而在《紐約時報》報導了訪臺成本問題後,環保署將要求該機構監察部門調查惠勒在臺灣訪問計劃的細節,「令人不安的是,政府官員會將審議時間表洩露給紐時,這可能危及國際外交和人身安全」。臺灣中時電子報稱,惠勒原定為期3天的訪臺行程費用高昂,至少25萬美元。

民進黨當局相當遺憾。臺「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25日稱,尊重惠勒的行程規劃,雖為此感到惋惜,「但臺美之間長期以來的環保合作關係仍將持續深化推動」。

島內本就不看好惠勒訪臺,之前媒體曾挖出其「黑歷史」:惠勒曾經擔任美國煤炭業者的說客,試圖幫助業者擺脫政府的環保限制;他上任後更是取消了旨在減少碳排放的《清潔電力計劃》等政策,還讓發電廠停止調節汞的排放,導致發電廠周圍被嚴重汙染。民眾黨「立委」張其祿25日稱,惠勒就算如期訪臺,從實質層面來看,未來美國新政府上臺後相關政策延續性低,「不來對我方沒什麼損失」。

有網民嘲諷說,「不管好事壞事、喜事或意外,只要大聲說『臺灣永遠是最大贏家』,民進黨的大內宣就金身不破!」中時電子報稱,臺「外交部」日前證實吳釗燮去年12月親自致電邀請惠勒訪臺後,藍白陣營譁然,直言此舉不但對拜登相當不尊重,更足以證明蔡英文當局選前全面押寶川普,現在又抓緊時間「大內宣」。

臺灣聯合新聞網25日評論稱,惠勒取消訪臺後,吳釗燮從「感到振奮」到「感到惋惜」,但「一個即將畢業的美國政府官員訪臺,既沒有代表性也沒有實質意義,吳釗燮的情緒卻猶如坐雲霄飛車般波動,有這樣的外交部長,人民才應該感到惋惜」。文章稱,今年遇到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政府大打「臺灣牌」,蔡英文當局隨之起舞,但「在民進黨政府大力宣傳臺美關係史上最好的表面下,仍缺少實質」。再說惠勒,他的環保政策常被質疑,「邀請這樣立場的官員來談空氣品質的合作,吳釗燮說相信國人會感到振奮,無異於睜眼說瞎話」。

臺灣《中國時報》稱,蔡英文當局為了對川普示好而主動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原本民間反對聲浪已高,在川普敗選後更被質疑不智,現在又想用臺美對話、美高官訪臺來衝淡負面聲音,「民眾不要受騙,因為這些除了給蔡政府『大內宣』之用外,對臺灣並無實質益處與意義」。

相關焦點

  • ...署長因「太費錢」取消訪臺,臺媒:吳釗燮的情緒「猶如坐雲霄飛車」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陶欣然】原定12月5日訪臺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突然取消了行程,令島內一片驚訝。有島內輿論嘲諷說,日前臺「外交部長」吳釗燮才針對惠勒訪臺表示「國人會感到振奮」,如今突然取消了,該怎麼辦呢?
  • 【臺媒:美國環保署長因浪費公款取消訪臺】臺灣東森新聞雲剛剛消息...
    【臺媒:美國環保署長因浪費公款取消訪臺】臺灣東森新聞雲剛剛消息,美國環保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取消訪問臺灣,原因是疫情期間必須包機訪問,費用高達25萬美元,被批評浪費公款。
  • 美環保局長取消訪臺「大內宣」式「臺美交流」宣告破產
    來源:海峽新幹線據臺灣媒體報導,低調來訪的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處長斯蒂德曼24日晚搭專機離臺後,日前傳出將於12月「訪臺」的美國環保局局長惠勒隨即被爆取消赴臺計劃。「神秘客」倉促離開,美環保局長也不來了,民進黨當局一直鼓吹的「臺美交流」,看似不靈了?
  • 臺媒曝美國12月再派環保署長訪臺,島內網友:這次要來推銷廢棄物?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卸任前倉促訪臺?多家臺媒今(20日)早援引《紐約時報》報導稱,美國環保署長惠勒計劃12月率團訪臺,推動海洋保護合作。惠勒如成行,將是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後,四個月內第三位訪臺的美國內閣官員。
  • 美國環保署長惠勒突然取消「訪臺」 蔡英文當局須認清新變局
    日前《紐約時報》披露,美國環保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原訂12月5日率團「訪臺」3天,因應疫情須以包機形式赴臺,估計耗費25萬美金(新臺幣超700萬元),遭美國國內輿論批評是浪費納稅錢,藍、白政黨也譁然,直指川普已然敗選,這是對即將就任美國總統的拜登極度不尊重。
  • 美環保署長12月竄訪臺灣,王淺秋諷蔡英文:臺灣配角繼續當
    美國環保署署長惠勒12月將竄訪臺灣,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今(20日)表示,「我想我們都樂見,也相信對美臺的關係會更好。」對此,前高雄市新聞局長王淺秋在臉書諷刺地說,「美劇不下戲,臺灣配角繼續當」。
  • 因浪費公款,美環保署長12月訪臺計劃取消
    編輯丨彧白 審丨清絮近日根據臺灣媒體報導,原本預計在12月份出訪臺灣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因為民眾的抗議所以要取消本次出訪。臺灣外事部門表示很惋惜。取消的原因很簡單,在疫情期間內來訪臺灣必須要乘坐包機,包機的費用過高,美國民眾認為這會浪費公款,所以就傳出了取消行程的決定。根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環保署發言人通過電郵回應了這件事,因為要處理國內的事物所以出訪臺灣的行程要往後推遲,至於將來會在什麼時候再次決定出訪還沒有確切說明。
  • 美國環保署長不來了 網友:臺灣大內宣被看破手腳
    華夏經緯網11月2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原本預計將於12月訪臺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因應疫情須以包機形式來臺,費用高達25萬美金(折合新臺幣超過700萬元),遭美國國內輿論批評浪費公款,結果今天就傳出惠勒已取消訪臺行程。此消息引發臺灣網友熱議,有人認為「大內宣」太過分了,已經觸犯到美國的底線了。
  • 臺媒炒作「神秘」美國行政專機抵臺
    在美國環保署長惠勒被爆計劃於12月初率團訪臺後,近日島內政壇又盛傳還有美國官員要突襲「訪臺」。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22日傍晚,一架美方行政專機降落臺北松山機場,當天一度傳出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哈斯佩爾抵臺,不過相關說法很快遭到蔡英文辦公室及臺外事部門否認。
  • 臺媒炒作美情報官員秘密訪臺,蔡英文辦公室賣關子:不證實也不評論
    摘要:臺媒密炒美情報官員秘密訪臺,蔡英文方面拿搪回應:不證實也不評論。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報導稱,23日下午,被問到美國情報官員「訪臺」的目的,以及是否與蔡英文見面時,張惇涵聲稱,「臺美之間有很多、很密切的互動與交流,因為這次美國官員訪臺行程不公開,基於『臺美互信』,不會透露官員是誰。」
  • 突然取消「訪臺」?川普臺灣牌打光,蔡英文該「清醒」了
    編輯:拾遺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原定12月5日乘坐包機「訪臺」3天,這一次的出行預計將要花費高達25萬美金,因此,美國輿論紛紛批評這是在浪費納稅錢。據臺媒報導,惠勒已經宣布取消此行程。民進黨「洩密」激發美國不滿情緒對此,臺當局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地對洩露秘密情報的來源進行調查。據悉,惠勒之所以取消行程不是因為臺灣拒絕「被訪問」,而是美方主動做出的決定。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有資深的外交專業人員表示,臺灣一再「洩密」,為了「內宣」將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赴臺的消息也透露出來,讓美方愈發不滿,順勢就取消了本次的出行。
  • 臺媒:美常駐聯合國代表取消訪臺,專機空中徘徊近4小時返航
    據臺媒1月13日報導,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利·克拉夫特(Kelly Craft)原定於當地時間12日從華盛頓搭乘飛機出發,執行原定的訪臺計劃。不過12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為確保過渡交接順利,本周所有官員外訪行程全部取消,包括取消國務卿蓬佩奧對歐洲的訪問,而克拉夫特訪臺行程也取消。
  • 美國情報高官訪臺,臺媒披露:臺美交流情報,臺灣在港口設美軍船位
    據臺媒報導稱,此行在加強臺美區域情報交流與布局。對史達曼來訪,臺涉外部門並未否認僅表示,此行並未公開,沒有進一步加以說明。 美國官員近期訪臺行程愈形頻繁,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國務院次卿柯拉克8、9兩個月相繼來臺後,《紐約時報》日前也報導,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將率團在下月5日訪臺3天,主題為海洋保護、
  • 美高官欲訪臺,不料解放軍先行動了
    近段時間,美臺不斷勾連,川普企圖以臺制華,靠打「臺灣牌」來贏得大選。據海外網11月20日報導,援引《紐約時報》消息,美國環境保護署署長惠勒計劃12月「訪臺」。要知道,如今川普和他的政府官員只剩下最後兩個月的任期,卻選擇在這個特殊時間點「訪臺」,信號不一般。接著,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也證實了這一消息,還稱這是自己去年就致電「誠摯邀請」的,這象徵了「臺美之間的友好關係」。
  • 吳釗燮揚言大陸將"對臺動武" 臺媒:恐嚇臺灣民眾,無所不用其極
    臺媒紛紛痛斥,民進黨當局持續向臺灣民眾販賣「芒果乾」,好恐嚇民眾,獲取政治利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吳釗燮於5月27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採訪時揚言,大陸下一步可能就是臺灣,我們擔心可能對臺採取軍事行動。同時宣稱:「大陸明顯趁各國焦頭爛額時出手,各界須保持警覺。如果香港倒下,我們不知下一步會怎樣,可能就是臺灣。我們對此非常慎重,試圖保護自己。」
  • 專機帶軍用網絡、航母護航 美衛生部長訪臺還說不是政治操作?
    (右二)、臺衛福部門「疾管署署長」周志浩(右一)等人接機。正值阿扎訪臺的敏感時機,美國這一系列操作相當令人玩味,如果只是美臺口頭上所說的「交流防疫經驗」,擺出這麼大陣仗恐怕說不過去吧?      阿扎訪臺 航母、巡洋艦、反潛機跟隨
  • 臺媒密炒美情報官員秘密訪臺,蔡英文方面拿搪回應:不證實也不評論
    報導稱,23日下午,被問到美國情報官員「訪臺」的目的,以及是否與蔡英文見面時,張惇涵聲稱,「臺美之間有很多、很密切的互動與交流,因為這次美國官員訪臺行程不公開,基於『臺美互信』,不會透露官員是誰。」他還宣稱,從美國衛生部長阿扎(Alex Azar)到副國務卿克拉奇(Keith Krach)「訪臺」,都是2018年美國跨黨派通過「臺灣旅行法」的具體實踐,他還聲稱「希望臺美之間能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促進臺美之間更深、更好的夥伴合作關係」云云。
  • 大陸密集發聲後,美官員取消訪臺!臺當局緊急表態
    對於美臺相互勾結的做法,大陸作出了密集回應。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警告民進黨當局稱,民進黨當局出賣民族利益和臺灣民眾利益,頑固「倚美謀獨」,一條道走到黑,必將自食惡果。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警告美國稱,蓬佩奧之流在不斷上演「最後的瘋狂」,不擇手段利用所剩任期蓄意破壞中美關係,服務其個人的政治私利。這種伎倆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是違背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和平願望的,必將遭到歷史的懲罰。
  • 朱穗怡:美炮製「每月一訪」 臺灣沒好果子吃
    原本計劃12月訪臺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已取消相關行程。據說一方面是因為此行訪臺耗資近30萬美元,被美國媒體批評是浪費公款;另一方面下月正值川普政府與拜登團隊交接之際,美國輿論認為惠勒在卸任前外訪及洽談事務已不代表新政府的政策方向,應留在美國做好交接工作。而且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敦促美方慎重處理涉臺問題。
  • 輿論質疑「臺美關係」變味了
    輿論質疑「臺美關係」變味了 2020年12月02日 10: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另一件被媒體關注的事件則是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訪臺一事。這件事美方也從未正式宣布,但卻「十分巧合」地被臺媒提前獲取消息,在機場守候,並大肆報導。有觀點因此研判,民進黨當局一反雙方交流「秘而不宣」的默契,已惹惱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