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系列,無疑是國內翻拍率極高的一個大IP。但影視化後的版本,能得到觀眾認可的並不多。
影版,是2015年由陳坤、舒淇主演的《尋龍訣》;劇版,則只有孔笙執導的《精絕古城》,以及費振翔執導的「三部曲」。
從《黃皮子墳》拍到《雲南蟲谷》的費振翔,或許是目前拍攝「鬼吹燈」部數最多的導演。從第一部《黃皮子墳》的5.3分,到上一部《龍嶺迷窟》的8.3分,費振翔自己也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
而《怒晴湘西》和《龍嶺迷窟》的質量,也讓觀眾對《雲南蟲谷》充滿了期待。
現在,劇方正式發布了首張概念海報。
隨後,「胡八一」潘粵明轉發「特工隊正在逼近」,還配了4條蟲蟲的表情包。
與海報上營造的藤蘿虯結、蟲獸四伏的陰森、詭異、驚悚氣氛相比,倒是下方的「即將全網獨播,敬請期待」更加引人注意。
因為這意味著《雲南蟲谷》有「信兒」了!
《雲南蟲谷》是「鬼吹燈」書粉公認的最精彩的章節之一。胡八一、shirley楊和王胖子組成的「探險三人組」,為了尋找雮塵珠,依循著線索來到雲南,根據人皮地圖的指引深入蟲谷。
這一章節之所以精彩,不僅僅是因為情節集中、節奏緊湊,更是因為作者構建的奇詭世界。既有懸掛在洞頂的「痋俑」,也有茂密雨林中潛藏的各種巨大蟲、獸,以及來自於人心、人性的迷局、陷阱。
拍攝《黃皮子墳》時,費振翔對「鬼吹燈」系列還不怎麼熟悉。他倒是憋著勁兒地想拍好,結果像師父管虎說的那樣「你使勁大了,失控了」。
觀眾在看《黃皮子墳》的過程中,不僅覺得劇情改動太大,也覺得刻意感太重。過後,費振翔也承認「拍擰巴了」。
於是,準備拍《怒晴湘西》時,費振翔便想找書迷聚一聚,談一談,取取經。結果他發現,每個人心中的「鬼吹燈」都不一樣。 因此,他乾脆「放鬆」,不再糾結細節,而是著重營造氣氛,用「偏青綠,帶點溼氣」的色調,去呈現故事的驚悚感。
到了《龍嶺迷窟》,費振翔又採用了對小說元素重新拆分的方式,將「龍嶺迷窟」和「棺材鋪」融合,又穿插了「西夏黑水城」。
原小說中,進入「迷窟」的只有胡八一和他的小夥伴兒。劇版中,費振翔則在融合了「棺材鋪」戲份後,給「馬大膽」、「李春來」都加了大量戲,讓他們承擔了「反派」任務,給胡八一他們製造危險的同時,也豐富、填充了劇情。
相對於原小說3個段落分別發生在不同時間背景下的設定來說,劇版的節奏變得更緊湊,矛盾衝突也更激烈。
而《雲南蟲谷》與前幾個故事不同,它又是另一個調調兒。
用費振翔的話說就是「它是這幾部裡最恐怖的一部」。他在拍攝這個故事時,有意削減了感情戲份,即「不會看到男女之間那麼多打情罵俏,那麼多喜感」,更多的是「打怪戲」。
長度上,《雲南蟲谷》與《怒晴湘西》一樣,都是21集。按照費振翔說的「要是有400分鐘,有390分鐘都是特效」,可謂是「從頭打到尾」。少了磨磨唧唧地聊天注水,自然是觀眾的福利。
有了前兩部的好口碑,以及《雲南蟲谷》拍攝時期的宣傳鋪墊,喜歡「鬼吹燈」系列的觀眾可謂望眼欲穿。
因此,海報一發布,評論區內「人聲鼎沸」,概括來說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期待」、「快點播」,另一種是「希望水準不低於龍嶺迷窟」。
如果說《雲南蟲谷》有了「信兒」是好消息,那接下來可能是個「壞消息」。
接連拍攝了5部「鬼吹燈」,雖然口碑逐步上升,但費振翔之前曾「抱怨」快拍不動了,感覺自己被掏空了。
雖然他後來也表示過「我會在」,不過先是被師父管虎「抽調」去協助完成《金剛川》的拍攝,10月中旬又接了言情劇《縱有疾風起》的「導筒」。
如此一來,《崑崙神宮》那邊勢必要「擱淺」。若費振翔只是想休整一段時間,觀眾也就是多等一等。若真像網上傳聞說的,後面的《南海歸墟》將換成臺灣導演,觀眾到時可能又要重新「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