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成為脫貧攻戰線上的一員,我就一定要用真情去開展扶貧工作,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崔德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崔德強是沿河自治縣淇灘鎮柳池村小學的教師,2020年1月,被組織委派到柳池村任駐村幹部。駐村工作中,他從未因工作難幹而打退堂鼓,也未因工作艱辛而埋怨懈怠,而是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幫助群眾脫貧致富。
主動請纓的「攻堅員」
2019年寒假結束,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安排,教育部門將抽派一部分工作人員「脫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在教師大會上,崔德強主動請纓,要求自己投身脫貧攻堅工作。
「我是本村人,對村裡和農戶的情況比較熟悉,工作開展以來應該要順當一些!」回想當初主動提出駐村時,崔德強如是說。
駐村後,崔德強便深入每家每戶走訪,了解情況。當排查到上寨組崔秋旭戶時,他發現身患綜合慢性病的崔秋旭未納入低保戶,便幾次三番找相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弄清其中原委,同時積極協調,核實信息,最終成功為其爭取為二類低保戶。
崔道義是朋星組村民,一家三口舉家外出務工。當得知其未繳納醫保時,崔德強便主動對接聯繫崔道義。通過電話得知,他們尚未發工資,一時半會繳納不上來。因繳納最後期限眼看就要到了,他便主動先為其墊付750元,讓他們享受了醫療惠民政策。
駐村半年多來,他的足跡已遍布柳池村9個村民組300多家農戶。
群眾生命的「守護神」
崔德強到村脫貧攻堅指揮部上班的第一天,正是疫情防控時期。進駐村後,他立即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白天,他逐家逐戶摸排統計返鄉人員信息,建立流動人員信息臺帳,為有效防控疫情精準提供第一手資料;晚上,他會同村攻堅隊員輪流通霄站崗值班,認真仔細排查過往行人和車輛,為過往人員測量體溫,送口罩。就這樣,他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直至上級宣布可以撤除為止。
「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崔德強釋放出的更多積極的信號,激發和凝聚了攻堅隊更加強大的防控合力。
當前,該村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崔德強作為攻堅隊成員之一,正按照上級指示要求,堅持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同時,竭盡全力地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環境整治的「排頭兵」
建設美麗鄉村,環境先行。隨著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推進,崔德強始終以高標準帶頭開展工作,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去,兢兢業業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自全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啟動後,他身先士卒 ,主動認領重活,村寨之間隨時可以看見他背沙運水泥的身影,房前屋後,隨處可以看見他硬化平地的場景。
崔華英是何家組村民,因無勞動力,砂子水泥不能背送到家。看在眼裡,崔德強便主動擔起這份重任,為其背送8包水泥和20多背砂石,並親自動手將其堂屋硬化。
此外,他還為崔德華、黎碧春、崔玲玲等老人戶打掃衛生,收拾屋子,幫助從車上下水泥100多包。
在老舊房拆除和易地扶貧搬遷土地復墾復綠中,崔德強因拆除舊房導致其手指母被壓破,隊友們都勸他休養幾天,但他卻堅持帶傷工作,不願請假,繼續戰鬥。在他的感召下,攻堅隊齊心協力地按期完成了拆舊復墾工作任務。
就這樣,崔德強一日復一日地幹著,從無怨言,贏得了幹部群眾的好評,也成為村攻堅隊的榜樣。
產業發展的「指導員」
作為「五個一批」的重中之重,產業扶貧始終是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自駐村工作以後,崔德強與攻堅隊一道,緊緊圍繞打好產業脫貧硬仗這一核心,按照「村村建立專業合作社、所有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的要求,穩步有效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柳池村作為深度貧困村,為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更多的貧困人口受益,鎮指揮部下達了100畝辣椒產業任務。在落實這一產業過程中,崔德強充分發揮「本地人」作用,積極入戶動員,協調土地,為產業項目的儘快落地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栽種過程中,他還手把手教農戶起壟覆膜、怎麼移栽辣椒苗等,幫助村按期圓滿完成了辣椒種植任務。
由於辣椒基地離村委會有3公裡,崔德強每天都要開著自己的私家車拉運幾趟辣椒苗,不管天晴還是下雨,從不間斷。5月13日,剛剛吃過中午飯的他與往天一樣拉運辣椒苗到基地去,由於栽辣椒人員多,需求量大,他一人用車拉運了3框辣椒苗前往基地。在一趟拉運過程中,平時太拼的他因過度勞累,致使在行車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將小車「越軌」到公路邊上,幸好被公路外側一棵大樹擋住車身,才沒有釀成大禍。當攻堅隊員們趕到時,驚魂未定的他才從車裡出來。
「雖然車輛受損壞了,但為了脫貧攻堅,值得!」後來談及此事,他這樣打趣地說。
崔德強作為一名駐村幹部,講政治、顧大局,服從安排,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不管是常規工作,還是中心工作,他都全力以赴。半年多的駐村生活,讓他完全融入了柳池村,與村民們結下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感,他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期優秀駐村幹部的風採。(任廷海 張海軍)
相關熱詞搜索:扶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