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多愛美的女人喜歡去打耳洞,佩戴耳飾讓自己看起來更美。但是,如果你是瘢痕體質,可別隨意在自己身上「開口子」。
女子耳朵長肉疙瘩。
近日,一四川籍女子來到重慶市腫瘤醫院找醫生求助,她的兩個耳垂分別長了一個拳頭大的「肉疙瘩」。據了解,該患者是瘢痕體質,兩個「肉疙瘩」的起因竟是10餘年前打了次耳洞。
「醫生,幫我把這兩坨『肉疙瘩』切了吧,難看死了!」8月1日,宋女士在市腫瘤醫院頭頸腫瘤外科拉住醫生的手求助。
40餘歲的宋女士是四川省閬中市人,10多年前,愛美的她買了對漂亮的耳環,就去鎮上一家店裡打了耳洞。耳環佩戴上,宋女士感覺自己美美的。可是沒多久,她發覺雙側側耳垂出現了拇指大小的疙瘩,偶爾還感覺很癢,讓人特別難受。
因為影響美觀,宋女士便到當地醫院做了切除,然而並無用,「肉疙瘩」又長出來了,還越長越大。隨後,她先後進行了兩次手術,可都沒效果,「肉疙瘩」切除沒多久又長出來了。
宋女士告訴記者,近幾年,她嘗試了多種方法,也試過很多偏方,但都沒效果,耳垂上的「肉疙瘩」還在繼續緩慢增大,到現在已經有拳頭大小。
8月3日,宋女士在市腫瘤醫院完成了切除手術。4日上午,記者在病房再次見到了宋女士,兩旁的「肉疙瘩」已經被切除,用紗布包裹著,由於剛接受完一次切口放療,精神狀態不是很好。
為何宋女士耳垂會長出兩個「肉疙瘩」?「她這種情況是瘢痕體質造成的,耳垂上的『肉疙瘩』是瘢痕疙瘩。」宋女士的主管醫生孫穎告訴記者,瘢痕體質的人在人群中比例較小,其表現為傷口癒合後,表面瘢痕呈持續性增大,不但影響外觀,而且可能伴有局部疼痛、紅癢,瘢痕收縮還影響功能運動。
孫穎介紹,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兩種,是皮膚對創傷、炎症或自發的一種過度的皮膚纖維性疾病,是皮膚組織創傷修復的必然產物。其發生機制主要與成纖維細胞的大量增殖和細胞外基質的異常代謝有關。判斷是否為瘢痕體質可以根據自己以前皮膚的創口癒合後是否會出現高於皮膚,摸上去很硬,可能很癢的瘢痕,類似於蜈蚣或蚯蚓。該患者出現這麼嚴重的情況,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她之前進行的幾次切除手術,反而進一步刺激了瘢痕疙瘩的增長。
孫穎提醒道,瘢痕體質者要儘量避免打耳洞和外傷,特別是前胸、上臂、肩及耳區這幾個好發部位。如果發現紅腫,不要去抓,減少刺激瘢痕疙瘩,同時找專業醫生診治,千萬不要盲目切除。雖然目前治療瘢痕疙瘩的方法較多,但是如何合理選擇和應用是目前臨床上最大的問題,這需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條件和需求,結合多種治療方法從而制訂最佳的治療方案,達到對瘢痕疙瘩的最佳治療效果。
孫穎還提醒市民,如果家族有瘢痕體質者,更要特別小心謹慎。
延伸閱讀:
什麼是瘢痕體質?
在臨床上接診患者的時候,很多患者自稱自己是瘢痕體質,向醫生訴說剖腹產疤痕或外傷後遺留的疤痕,錯誤地將增生性瘢痕誤認為是瘢痕體質。其實,如果瘢痕增生性病變局限在損傷範圍之內的話,我們將這種瘢痕稱為增生性瘢痕。相反,如果增生性病變如果超過原來的損傷部位、具有「腫瘤樣生長」的傾向、伴有癢、痛,切除後病變很容易復發、甚至所形成的瘢痕遠遠超出手術前的範圍,對於這樣的瘢痕性病變,我們稱之為瘢痕疙瘩,才是瘢痕體質。
瘢痕體質的注意事項:
瘢痕體質者更要積極預防創傷,遠離尖銳的利器,對生活中的小細節也要多多留意,這類人群一旦發生創傷及炎症時更應及時有效的治療,避免延誤病情並加重瘢痕。
瘢痕早期尤其在陰雨天氣,局部會有痛癢的感覺,患者要避免搔抓局部對皮損的刺激,不要隨意進行按摩等治療,可將皮損用膠膏等物品保護起來。
另外,瘢痕體質者應注意避免各種手術,比如打耳洞、雙眼皮手術,近視眼手術也不要嘗試,以防止瘢痕的發生。針灸及手術切除等有創治療手段應避免使用在瘢痕體質的患者身上。另外,瘢痕體質的人應注意不要應用腐蝕性的外用藥物。
孕婦瘢痕體質相關事件:
小肖是疤痕體質,所以在大寶生產以後,子宮上的瘢痕恢復得不好,等到二孩時隨著胎兒的長大,子宮內的壓力也不斷變大,最終也就隨著疤痕破裂了。
瘢痕體質的女性如果做過子宮手術又打算生二胎,準備懷孕前最好到醫院檢查,讓醫生評估風險以後,再懷孕。
來源:華龍網
大醫生:打造專業健康在線諮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