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下面的廣告,現在是滿天飛:
一個公式學會英語!
學英語,不用背單詞!
10天記住10000單詞!
……
好牛的英語學習方法啊!好牛的英語學習效果啊!
但凡腦子正常,神經不錯亂,連嗤它一鼻子的興趣都沒有!
整天研究「訣竅」「捷徑」的人,永遠學不好英語
不但學不好英語,任何一項需要學習和練習的技能都不可能學好。
整天研究這個學習經驗那個備考攻略的,究竟堅持用了多長時間實實在在地使用這些方法學習英語?今天聽說背課文是捷徑就去背了幾篇新概念,下周聽說跟外國人對話能提高就跑去英語角問人家吃沒吃飯喜不喜歡中國,再下周聽人說單詞量不夠的話什麼方法都沒用,於是就去每天背200個單詞……既不考慮自己的情況又不能堅持別人的方法,循環往復永遠在試別人的路子,一年兩年下來還是什麼進展都沒有。
所謂「捷徑」,其實反映了結果論的思維方式,這種人最容易把學習過程量化,覺得我背了多少篇文章就應該有怎樣的提高,或者我聽了幾個月的CNN、VOA就應該有怎樣的聽力水平,但是在做這些「任務」的時候卻不過腦子,結果背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就像中學時候的蠢學生刷題,刷多少本習題集還是一次又一次栽在明明做過的題目上,有毛用?高中時英語老師要求我們背誦每篇課文,高二高三的課文每篇大半頁到一頁書的長度,我就看著好多同學花一兩節自習課背啊背啊也背不下來我就奇了怪了,明明讀兩遍知道了每句話每段話在講什麼意思然後用自己的話把它們說出來然後注意一下課文的說法跟自己的說法有什麼不同,頂多二十分鐘兩個課間的功夫就背純熟了。學而不思,學多大量也就是個數字,而且這個數字還轉化不成你的考試分數。
我曾教過一個聰明到極其愚蠢的學生,他幾十分鐘就能死記硬背下來一篇英語課文,課文中不認識的單詞他竟然可以按字母一個一個地準確拼出來,真是神人哪!但這樣的死記硬背有什麼用?就像吃雞蛋,皮都沒剝整個就吞下去了,怎麼可能有消化吸收?英語怎麼可能學得會?考試成績怎麼可能好?
很多人迷戀大量背單詞。詞彙其實是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如果比較基本的詞彙都不懂,英文理解和表達當然無從談起,但是一味地追求單詞量,以背單詞為目的的背單詞,是非常愚蠢的學習方法。背單詞其實背的是這個詞的每一個語義應該在怎樣的語境下運用,而不是抽離語境的語義本身(其實根本也沒有抽離語境的語義,你看字典解釋詞義還得給例句呢)。很多大學生考四六級考研英語(甚至包括託福雅思,我都認為單純背單詞意義不大)花好幾個月用扇貝背單詞,狂熱追求「詞彙量」,好像看著自己詞彙量漲上去就有自信了,其實完形填空的時候完全不知道近義詞之間的用法差異在哪裡,閱讀理解裡短語略微一變形就不認識了,寫作的時候也不知道怎樣應用那些花哨的高級詞彙,寫來寫去還是初中高一的單詞。
每一個句子是一個按照語法規則表達了一定語義的單元,而在他看來大概是機械拼在一起的一堆單詞。所以呢,明明背過課文的語法點自己寫作文的時候還是錯得一塌糊塗,而三天前背的課文再提問就張口結舌。你要是這麼背,你覺得是不是捷徑?
語言學習要靠積累、靠練習。
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但是任何一個方法只要堅持下去最後都能達成目標。毫不誇張地說,初中高中的英語學得紮實了,課文跟著配套錄音(我上學時課本配磁帶)反覆聽和跟讀,語法點全部掌握,託福上100一點都不難。
精聽精讀絕對是最好辦法之一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最好的辦法的,你可以把它叫做捷徑。我以前讀書就是混日子,聽說過不了四級學位證都有危險,於是我趕緊去買了本四級題回去做,結果發現裡面好多單詞不認識。聽力也聽不懂!怎麼辦!最後做了兩套!放棄了,去考試四百都沒上!
後來就改了方法,變成精讀,用的是《英語文摘》。遇到不認識的詞就查一下,聽人說要用英英字典查(吐槽一下:英英字典不是隨便就能搞定的好麼),不行!還是用的21世紀,幹了一個多月吧,竟然能讀懂一些生詞不太多的文章了!
從此我覺得這個辦法適合我!就這麼一直幹下去了。如今看China Daily基本上是比較快樂的事了。有不認識的單詞但是很少。看經濟學人稍微累點主要是有重要的單詞不認識。
看得多了就想寫,才發現寫的單詞好多錯的。做好寫作的關鍵還是要知道用哪個詞,用了這個詞該怎麼搭配,具體某個副詞通常怎麼用的,這些都要在讀的過程中多體會。最後還是要把單詞寫對,這是最基礎的。
精進語篇和句子,這就是捷徑!
當然了,「九陽神功」光是看是沒用的。還是要去做。堅持半年就會有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