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泰娛樂基地—右上角—設為星標⭐️
曾經我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泰劇迷,除了愛看泰劇我還很喜歡聽泰語歌。我不一定每天看泰劇,但我一定每天聽泰語歌。
第一次看泰劇大概是2009年,那時我便愛上了聽泰語歌,但由於那時家裡不能上網,所以聽的泰語歌基本都局限於電視劇的主題曲插曲這一類(安徽臺入坑你們懂的)
所以每一次看劇我都很珍惜片頭片尾的播出,有時特別愛聽的那幾首,甚至會用手機錄下來,沒劇看的時候自己就放出來聽。
那時候最喜歡的歌手就是Bie了,劇演得好看,歌也唱得好聽。
不久後開始玩起微博,那時很開心在微博上發現了一些也喜歡泰國音樂的博主,他們日常會分享很多的泰語歌在微博,我聽歌的範圍也不再局限於泰劇的主題曲這一類。
以前我是因為泰劇而愛上泰語歌,但現在反而會因為一首歌而有了看劇的衝動。我開始了解到了很多泰國歌手樂隊,開始去關注他們,什麼時候會出新歌,什麼時候要開演唱會等等。
每位歌手每支樂隊都有著各自鮮明的風格和獨特的嗓音。像Bodyslam的磅礴大氣,像Earth Patravee、Chilling Sunday的小清新,又或是像The Rube、Keng Tachaya有著濃厚的泰式風格,都讓人慾罷不能。
很多歌手的嗓音也很有辨識度。像Musketeers和Polycat的兩位主唱,前者沙啞略帶滄桑感的聲音可以說是很性感了,後者嗓音年代感十足,加之標誌性的復古曲風,每一次聽歌都有讓人有時光倒流的錯覺。
在女歌手方面,我比較喜歡Palmy的聲音,清澈有穿透力,又略帶一絲的慵懶,能駕馭各種曲風。
而歌曲背後創作的故事也是深深的吸引了我。很多歌都是來源於歌手自己的真實經歷而創作出來的,像Aof Pongsak的เรื่องจริงยิ่งกว่านิยาย,講述了自己以前的一段感情經歷,Aof在MV中淚流滿面地說還愛著前男友的一段仍歷歷在目,真的很揪心。
而由The Mousess、Cocktail、Paradox三個樂隊主唱共同演繹的ทางที่เลือก,寫的則是他們三個都曾懷有不同的夢想,但最終都不約而同的走上了音樂這一條路,是很勵志向上的一首作品。
而一些歌曲成功的背後,創作者也是背負了很多,像大家所熟知的Getsunova,他們成名曲ไกลแค่ไหน คือ ใกล้,這首歌背後的創作花了很大心血,樂隊的四位成員因為早前出的歌曲反響平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萌生了解散的念頭,他們將之前出的單曲中的一些錯誤不完美的地方找出,力求將ไกลแค่ไหน คือ ใกล้創作到最完美的水平,最後他們也成功了。
以前不知道歌曲背後的故事時,純粹就覺得歌好聽,但現在了解多了後,會發現每一首好聽的歌曲都飽含了創作者的心血和各種付出。
除了日常聽歌,我還喜歡看泰國歌手的現場表演。每次帶上耳機的那一刻,就仿佛自己也置身於現場。我很享受全場萬人大合唱的氛圍,那種全場一起尖叫跳躍的快感以及每一位歌手全情投入演出的酣暢淋漓。
而今年我也終於有機會去泰國體驗一下泰國音樂的現場表演。在音樂節,一兩天的時間可以看到超級多的歌手樂隊輪番登臺演出,那種興奮到爆炸的現場氣氛真的是無法言喻,我還體驗了兩場大型演唱會,那舞臺效果真的是美輪美奐,還能聽到一些平時活動很少會唱到的老歌,可以說是驚喜滿滿了。
希望有機會能再去泰國聽歌啦。
我愛泰語歌,因為一聞鍾情,所以一聽萬年!
我是魔鬼/文
作者入圍第2屆「藝鼎杯」泰國影視文化徵文大賽
需要您的點讚、評論和轉發支持!
歡迎掃碼加入泰語歌愛好者群組
泰娛樂基地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新浪微博 | 紅板報Flipboard | 搜狐號 | 百家號 | 大魚號 | 第一彈
Thai Happy Zone
中泰娛樂的橋梁
藝鼎ARTOP
@泰娛樂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