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買了甘蔗一直在桌上放著。
晚上吃飯的時候奶奶問我 :「你下午聽見我切東西沒。」
我說:「聽見了,聲音很大。」
她笑著說:「我下午看電視的時候突然嘴饞,就把甘蔗切了一小段,然後又把這一段切的花生米大小。」
奶奶拿著一捧甘蔗到平臺上和她帶小孩們的老姐妹們分享。
一個老太太說:「下次我也學你這樣吃!上次我直接吃牙給我吃掉一個。」
老年人的可可愛愛哈哈哈
我奶奶是家裡的第一位大學生,出生在戰爭年代末的她,經歷過生活緊張、經歷過文革、經歷過時代的變遷、經歷過種種……
奶奶會在吃飯的時候給我講她的經歷,講她去鄭州上大學,講她因為文革成分不好失去的好工作,將她教書育人時候碰到的頑皮學生、講她和爺爺的認識……
總之,奶奶會給我講很多我還沒出生時候的事。
以前,總覺得奶奶絮叨,怎麼一件事重複好幾遍。
現在也漸漸明白,人老了記性不好,花哪有百日紅,況且她只是想和你說說話。
現在奶奶剛開口講一件往事,我就知道下面的故事情節。
但是我還是依然回復她:「真的嗎!」 「當然了,可不是嘛,那個時候…….」
終於明白那些老人為什麼可以看著一個地方那麼久,目之所及,皆是回憶。
所以真的不要嫌棄家裡老人絮叨,她只是在腦海裡過了一遍自己的人生,把經歷視作寶貴的東西分享給你,私心的話就是想有人多陪陪自己。
奶奶經常和臨近小區的一個奶奶是多年好友,雖然兩個人的小區只有這條街的間隔,但是卻是不常見的。
兩人只是偶爾打個電話約在步行街坐著說會話。
奶奶年紀大上下樓吃不消,所以常在平臺上走動曬太陽,一來二來就和住二單元的張奶奶熟絡了。
有一次,張奶奶在窗戶下喊:「嫂子,嫂子,出去玩!」
我奶奶聽見了,笑著小跑到窗戶口對著張奶奶說:「好,等我一下等我換換鞋!」
那一瞬間,我覺得奶奶像個小孩子,放學了互相在彼此家樓下叫喊著出去玩。
因為奶奶我也間接認識了她的姐妹張奶奶。
有時候碰到張奶奶會禮貌問候,張奶奶會在回答完之後問:「你奶奶在家嗎?」
我說:「在家,找她玩去吧。」
張奶奶樂呵呵:「好。」
最近奶奶跟我講,前幾年我叔叔要教她用智慧型手機和孫子視頻當時不想學。現在她的老同學也讓她學微信視頻,但無奈與年紀大記性沒以前好了,也只能作罷。
沒事還是多看看家裡老人,他們不會用微信但是他們很想你。
奶奶上過學,年輕的時候看過很多書。
小時候我和奶奶一起生活,跟她一起看了《潛伏》、《闖關東》、《茶館》……
奶奶很喜歡看諜戰劇,她最喜歡的就是《潛伏》。
這些年她說很少能看到這種劇了,老演員也很少見了。
奶奶不看綜藝,如果看綜藝就能看到《潛伏》男主角孫紅雷。
有些業務辦理時需要籤字,她經常被人誇:「這個老太太還會寫字」、「這老太太寫字還不錯啊。」
回家的時候,她就很自豪的說:「上那幾年學,沒白上!」
看電視時候,爺爺總是亂說一氣。
奶奶就會說:「不會看電視還瞎看,明明那個是好的,那個是壞的。」
爺爺就瞥她一眼,鼻腔發出一聲「哼…」
然後說:「就你會看!」
兩人鬥嘴也很像小學生吵架。
上了大學一個星期和奶奶通一次電話,她先打給我佔多次。
問問我最近情況,叮囑我照顧好自己,晚上不要出學校等等。
奶奶常說:「隔代親。」
意思是比起兒女更親孫子孫女。
小的時候我覺得奶奶很高大。
直到有一次她生氣出門所有人都打不通電話出門找她,我在一個拐角的椅子上看到她,勸她安慰她。
攬她回家的時候,才發現奶奶變成了一個胳膊就能攬住的老太太。
我真的好愛我的奶奶,希望時間慢點在慢點,我想一直聽她講以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