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十佳之一的《雨中曲》不過是美國夢的樣板戲 | 歪萊塢

2021-02-19 虹膜

1

在古典時代的好萊塢電影中,《雨中曲》一向被認為是最好的歌舞片。無數電影評介機構和媒體都曾把它納入有史以來最偉大一百部電影的行列。美國電影學會甚至在2007年將它列為電影史上排名第五的佳片。

《雨中曲》(1952)

而回到它深受歡迎的五六十年代,著名的法國新浪潮導演,同時也是美國電影迷的弗朗索瓦·特呂弗,曾經對《雨中曲》的兩位編劇表示,他和好友阿倫·雷乃最喜歡做的事之一就是去巴黎一家長期放映本片的小戲院反覆觀看它,他也因此記得這部影片的每一格畫面。

似乎每個人都從這部華麗輕快的歌舞喜劇裡找到了無盡的樂趣。不過,我們可能遺忘或者選擇性視而不見的是,在這些旋律優美的音樂和節奏輕快的舞步背後,影片文本框架下的人物關係和故事情節中,潛藏了怎樣一個強者為王贏家通吃的「美國夢」邏輯。

2

在《雨中曲》的開頭,我們目睹了一場盛大的影片首映儀式。當主持人在萬眾矚目之下讓影片的男主人公著名電影明星唐·洛克伍德分享他的成功秘訣時,唐手握話筒對著鏡頭飽含深情地說:「尊嚴,永遠的尊嚴」。

接下來銀幕上出現了一系列閃回,我們目睹了唐如何由一個默默無聞的雜耍班小演員,通過搏命式的奮鬥成為眾星捧月萬眾傾倒的好萊塢天皇巨星,而他在閃回結束後又以鏗鏘有力的語氣再次重複:「尊嚴,永遠的尊嚴」。

「尊嚴」在通常情況下,意味著無論身份地位財富榮譽如何,每個人都有他所不能磨滅的個體精神存在價值。但在唐一番回憶與現實的對比中,我們忽然意識到他口中的「尊嚴」涵義並非完全如此,它實際上特指從社會底層脫穎而出佔據高位,由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卒變為一呼百應的重量級焦點人物所擁有的特殊地位。

在好萊塢,它不僅僅意味著財富金錢和奢靡豪華的生活方式,更帶來了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和將他人命運玩弄於鼓掌之上的權力。而普通人對於如是「尊嚴」的仰慕,混雜著缺失它所帶來的失敗屈辱,已經擁有它後為所欲為的成功放縱,構成了不顧一切要取得「人上人」式成功的美國夢精神實質。

3

在《雨中曲》中,對於此等名人「尊嚴」的崇拜,任其凌駕於個人價值之上的刻畫,滲透了幾乎從主幹劇情到故事細節的每一個環節。

在影片開始不久,男主角唐為了躲避粉絲的瘋狂追逐,跳進了女主角凱茜的敞篷車,後者驚慌失措以為遇到了劫匪,直接把車開向了街邊的警察求救,但當警察認出唐的巨星身份時,凱茜卻立刻換了一副面孔,要主動把唐送到他的目的地。

在車上唐和凱茜就電影默片表演的價值有一番小小爭論。出於虛榮心,凱茜把自己稱作是一名可以出演莎士比亞和易卜生舞臺劇的演員。在她看來,高雅的舞臺劇比雜耍式的電影要有藝術價值的多。

但隨後在製片人辛普森的家裡,凱茜被揭破身份原來是一名從紙殼大蛋糕裡跳出來博眾人一笑的舞蹈秀女郎,而唐恰巧是觀看表演的座上客。

先前兩人對於表演藝術價值的爭論,立刻被雜耍舞蹈表演者和觀看者的高低不同地位所取代,凱茜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嘴上清高,實際地位卑賤的笑柄。她惱羞成怒,不分青紅皂白地將一塊蛋糕扣在了唐的表演搭檔,倒黴的女明星林娜的腦袋上。

無獨有偶,緊接著在拍攝現場,唐自己也對雜耍式表演的意義產生了懷疑。這時唐的好朋友科思莫給他上演了一段動作誇張滑稽搞笑歌舞表演(《讓他們笑》),潛在傳達了一個本來他們都該認同的價值觀:表演本來就是一項娛樂藝術,終極目的是逗觀眾開懷大笑;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巨星取得成功呼風喚雨,不就是完美地把生活喜劇化麼?

科斯莫甚至露骨地唱道:「你可以鑽研莎士比亞爭取主角,你能贏得好評卻沒飯下鍋」,高雅和品位不能當飯吃,更不是功成名就腰纏萬貫的秘訣。

科思莫不但用充滿嘲諷意味的歌舞反駁了凱茜的指責,同時重又鼓起了唐作為一個大眾喜劇明星的自信。而在這一段劇情中,影片的編導用輕鬆甚至輕佻的口吻,在曲高和寡的高姿態藝術和通俗娛樂的流行表演之間製造了一種牽扯到生存危機的對立。

而曲高和寡者寄人籬下和娛樂大眾者如魚得水的不同境遇,則勾勒了彼時美國社會流行公認的以成敗論英雄的內在價值取向。

4


如果說唐和凱茜的爭論還只是停留在友好的爭論,當林娜和他們陷入三角愛情關係矛盾時,他們之間展開的就是一場水火不容的爭鬥。

和其他好萊塢電影稍有不同的是,《雨中曲》中並沒有設置一個無惡不作的反面人物,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胸大無腦」式的花瓶女明星林娜。

影片很大一部分的喜劇性便是建立對她的極度醜化之上:她無知、低智、自大,勢利,喜愛當眾炫耀,但卻意識不到自己尖利嗓音的破壞性;她總是一廂情願地對唐糾纏不休,四處追逐後者表達愛意完全不理會後者對她的厭惡;她表演做作理解能力低下,甚至無法完成對著話筒念臺詞這樣簡單的表演,與謙遜可愛又才華橫溢的凱茜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樣一位滑稽丑角對自己的無能可笑絲毫不自知,還站在唐和凱茜之間成為了後二者之間浪漫動人愛情的阻礙。

有意思的是,當我們開始分析與林娜有關的劇情時,會發現她除了被表現得無以復加的愚蠢之外,在影片的絕大部分時間裡並無「足夠」的侵略危害性,僅僅因為智力有限情商欠奉能力低下兒而不自知就足以成為反角,而更因為不能適應電影工業的進化而地位岌岌可危:在從默片向有聲片過度的時代,她糟糕的嗓音和無法糾正的念白方式成為了影片順利製作完成的巨大障礙,而這也意味著她是理應在時代前進過程中被淘汰的一員。

在情感和事業雙雙遭到挑戰後,林娜做了一些本能的掙扎反抗:在聚會上無緣無故被凱茜扣了一臉蛋糕後她讓舞蹈團班主解僱了凱茜;在目睹了唐和凱茜接吻之後醋意大發,和凱茜決裂;在終於意識到自己在有聲電影行業中日暮西山後,用和電影公司籤署的合同作為籌碼,企圖利用凱茜的配音和配唱將自己的表演事業延續下去。

這一矛盾的升級最終導致了結尾衝突的爆發。在新片首映禮上,唐臨場設圈套讓林娜在千萬觀眾前假唱出醜,被羞辱後尊嚴和名譽徹底掃地,而凱茜則順理成章替補而上,以全面的表演才能(舞蹈技巧,動人嗓音和美麗歌喉)成為新一代巨星,並和唐忠誠眷屬喜結良緣。

影片用百分之百的正面口吻和極盡浪漫之能事的歌舞場景全力渲染唐和凱茜二人的歌唱舞蹈才能和他們之間溫柔動人的愛情,將既不能舞又不會唱說話滿嘴鄉下口音的林娜襯託得得醜陋粗鄙。似乎她在愛情和事業上雙雙失敗狼狽退場是理所當然罪有應得令所有任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如果我們從影片灌輸的情感立場稍稍退後,換一個角度再審視唐和林娜之間的較量,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在時代演進背景下,兩個自負「尊嚴」之間以典型「美國夢」的方式進行你死我活的競爭式對撞。

這裡並不真正存在正負善惡之分,有的只是娛樂界赤裸裸的權力和權謀較量,只不過它們被包裝在一個歡欣喜悅的歌舞片外殼下,它的叢林法則殘酷性,被活報劇似的誇張洗滌得看上去輕鬆而愜意,無害又娛樂。

而最終取勝的唐,不但以超人般的能力逆流而上適應了時代的轉換,還以絕頂聰明的頭腦操弄現場表演,在人格上狠狠羞辱了對手,最後抱得美人歸併精心將後者扶上了天皇巨星的寶座。

在影片的結尾,當懵懂不知厲害關係的林娜自信滿滿地走上舞臺用滿嘴土腔發表感言遭到滿場嘲笑,被迫假唱卻被唐和他的朋友們戲弄揭穿而顏面掃地黯然退場時,我們是否真的感到了壞人惡有惡報的痛快?還是目睹了林娜在一場智力和能力懸殊的競爭中落敗而人格受辱的刺痛?她是咎由自取理所當然地被有聲片時代所拋棄,還是美式資本主義社會中演進過程中被淘汰的次品?

5


「美國夢」曾經是一個吸引全世界社會底層勞動階級的理想概念。它代表著來到美國的外來移民有平等的機會在這樣一個沒有太多社會壁壘的國家通過個人奮鬥而獲得物質財富和聲譽地位。

它既包含了不懈努力的積極向上精神,同時也有不擇手段取得成功、以勝敗論英雄、最終強者通吃的實在目的論傾向。而在實踐中,它更代表著人在新環境中,通過自身努力奮鬥和能力展現適應它的變化,並由此創造出另一個嶄新環境的過程。

由此審視《雨中曲》,我們會發現它是一部浸透了「美國夢」內在整體邏輯的影片。不但影片中從默片到有聲片的轉換是「美國夢」實現過程中環境更迭的「微縮模型」象徵,影片還中處處洋溢著對強者邏輯的正面描述,對能力不足的弱者的醜化,以及對物質性歡樂的反智主義式追求。

影片的兩位編劇貝蒂·康登和阿多夫·格林早年也是舞臺劇演員,和片中女主角凱茜有著相同的經歷,他們也都是從紐約的夜場俱樂部表演中脫穎而出擠進百老匯,進而轉戰好萊塢。

我們很難判斷貫穿在《雨中曲》中的「美國夢」強者邏輯究竟是他們的本意,還是隱藏在「正能量」面目下帶著逆向思維的反諷表達。我們也必須承認《雨中曲》在歌舞編排上是好萊塢同類型影片中拔得頭籌之作。

其令人眼花繚亂充滿力量感的華麗舞蹈、膾炙人口百聽不厭的歌曲、以及控制精準幾乎天衣無縫的連續節奏感設計,都在技術層面將它推向了頂峰。這一切都讓它看起來幾乎像一部滲透著「美國夢」邏輯的好萊塢樣板戲。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對這樣一場以純粹娛樂為目的的唱歌跳舞表演進行如此嚴肅的意識形態分析是不是小題大做。但每當它登上世界最偉大電影百強的名單時,或者當我們看著觀眾在如痴如醉的歌舞中對影片表達的內容照單全收時,都會忍不住提醒自己:在好萊塢編碼系統中,越是通俗娛樂的影片,就越容易被美國主流社會的價值觀表達所滲透。

而那些在美國東西部開拓時代所留下的優勝劣汰式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根源傾向,一直在通過粉飾裝點後的銀幕歌舞娛樂,以一種輕鬆自如的方式暢通無阻地進入當代人的思想意識之中。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日本黃金時代十大女優,除了田中絹代、原節子、高峰秀子還有誰?

告別平成年代!我們總結了30年來最經典的30部日劇

我終於搞清楚了《復聯4》是創新還是老套

2019迷影手帳

五種顏色 致敬新浪潮

幫你把電影節種在手帳上

相關焦點

  • 影史最佳歌舞片《雨中曲》,豆瓣9.0分,被譽為美國國寶級影片
    影史最佳歌舞片《雨中曲》,豆瓣9.0分,被譽為美國國寶級影片不只是經典的歌舞片,還有好萊塢電影工業無聲變有聲的歷史躍進。這也許就是我對《藝術家》始終無感的原因:看過了真跡,誰會喜歡一個仿造的贗品?那樣的星光,那樣的雨滴,哪怕再過幾十年都會一直定格在我的腦海裡...無聲電影向有聲電影過渡時期,著實廢了一批無聲電影明星,一部分是因為嗓音,一部分是因為表演,無聲電影演員的表演,效果誇張,類似戲劇,而在有聲電影裡,這種浮誇的表演顯得十分的刻意和做作;這部雨中曲,一直都是影史的經典,擱在今天來看,也只剩下精彩的歌舞了。雖然下著大雨,心情卻不潮溼,因為有她—— 一個與彼此相愛的女子。
  • 雨中曲:好萊塢的自嘲與詼諧,歌舞片影史的經典之作
    雨中曲:好萊塢的自嘲與詼諧,歌舞片影史的經典之作看了雨中曲之後,整個人都被震撼了。雖然說這是一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作品。但是它卻給人的是一種藝術的享受,而藝術就是藝術,是可以穿越時空的。 也難怪雨中曲被譽為世界電影史上歌舞第一片,這是當之無愧的。
  • Gay導多蘭的影史十佳,禁忌必不可少
    影史最好的兒童片之一,也是影史最好的反戰電影之一。以孩童的行為與遭遇來表現戰爭的殘忍,本片早了《伊萬的童年》十年。不同於後者豐富而精妙的鏡頭語言,本片的視覺風格樸素而沉穩,同樣充滿力量。直接在騰訊視頻搜索以上片名,即可觀看部分影片由於版權原因,只有預告片【名人薦片,一戳就有】痞子昆汀影史12佳,口味不是一般重從狂舞派到尋龍訣,顏卓靈的心水十佳
  • 雨中曲:最佳歌舞片之一
    《雨中曲》是由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斯坦利·多南、吉恩·凱利執導,吉恩·凱利、黛比·雷諾斯等主演的歌舞片。 該片講述了好萊塢演員唐與合唱隊女孩凱西之間的愛情故事。影片於1952年3月27日在美國上映。
  • 好萊塢歌舞片《雨中曲》——魅力的歌舞片
    50、60年代達到輝煌,產生經典《雨中曲》《音樂之聲》,慢慢的往昔如 「歌舞昇平」的時代雖然已經漸行漸遠,但歌舞片在印度則依舊美輪美奐。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好萊塢歌舞片的輝煌時期,1952年的歌舞片《雨中曲》這部由舞王金·凱利自導自演的《雨中曲》被公認為影史上最佳歌舞片,《雨中曲》被譽為美國的國寶級影片之一,以及影史上最精彩的歌舞片之一。
  • 《迷魂記》首次榮登《影與聲》影史十佳
    《影與聲》的影史十佳每十年一次;《東京物語》是導演們心中的偉大影片【編者註:下文的《影與聲》雜誌又譯《視與聽》】  在《影與聲》影史十大電影榜單上,《公民凱恩》佔據首位達半個世紀之久。不過,在前不久公布的最新榜單上,它終於被希區柯克的《迷魂記》超越了。自 1952 年開始,由英國電影學院主辦的《影與聲》( Sight &Sound )雜誌每隔十年就會邀請世界各地的知名影評人,推選心目中的影史十大電影,通過計分後得出一份榜單。 1992 年開始,諸多知名導演也應邀打造一份導演心目中的影史十大榜單。
  • 電影《雨中曲》同名主題曲,人生還有比來場暴風雨更痛快的嗎!
    the Rain(雨中曲)》描寫了上世紀20年代末好萊塢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過渡期間的故事,同時又塑造了銀幕上最經典的愛情之一。影片主角邊舞邊唱主題曲《雨中曲》的場景也成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一幕。《雨中曲
  • 小丑躋身IMDb影史十佳電影?
    #小丑成IMDb影史十佳電影#已經是前幾天的新聞了。目前最新的IMDb Top250 前十座次是這樣:1.
  • 《英雄本色》本質是苦情戲,地位完全被高估 | 歪萊塢
    「歪萊塢」專欄日常由開寅主持,本期由LOOK客串代班。本專欄之前的一部分文章:《小城之春》華語影史最佳?恕我無法苟同 | 歪萊塢小津安二郎的右翼保守思想,我真受不了 | 歪萊塢《一一》體現了楊德昌電影存在的局限 | 歪萊塢《花樣年華》是王家衛創作滑坡的開始 | 歪萊塢港版和美版《無間道》,究竟誰好?
  • 電影《雨中曲 》(此片適合在每一個疲憊的夜裡,安撫著現實中的憤世嫉俗,催眠到睡著.
    片中唐的扮演者吉恩•凱利那一段雨中「街舞」,登峰造極,精彩絕倫,迄今無人能超越。《雨中曲》是美國國寶級歌舞片,吉恩也是美國國寶級的歌舞演員。【視頻】電影《雨中曲》片段 「雨中曲」【視頻】《雨中曲》片段 「學發音」【視頻】《雨中曲》片段 「早安」吉恩·凱利在拍攝雨中翩翩起舞的鏡頭時,高燒將近40度。為了達到更好的畫面效果,片中的雨是由水和奶混合而成。
  • 小丑成IMDb影史十佳電影 IMDb是什麼意思?
    《小丑》本月初開始在全球多地上映,近幾天已進入IMDb影史電影得分榜前十,常駐第10位,到過第九。一起來看看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吧!  小丑成IMDb影史十佳電影  隨著電影小丑熱映,本片網友口碑也陸續揭曉,目前本片在IMDb有22.3萬人打分,均分高達8.8!躋身IMDb影史第10高分!將原本第10名的《搏擊俱樂部》擠出Top 10!
  • 【曲】【時光留聲機】電影《雨中曲》插曲 《Singin'in the Rain...
    藝 術 家:吉恩·凱利 音樂風格:電影音樂 電影《雨中曲》海報 《雨中曲》是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歌舞片,由斯坦利·多南、吉恩·凱利執導,吉恩·凱利、黛比·雷諾斯等主演。
  • 全球50位導演的「影史十佳」
    每個影迷心中都有自己所愛的佳作,不同類型、不同年代、不同地區,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十佳電影」並不容易,但能拎出來分享的,肯定有自己鍾愛的理由。每個人的十佳影片都在自己的觀影歷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不散這次把目光聚焦到世界各地知名導演的身上,來看看專業人士心中的「十佳電影」與普通影迷有何不同,也許我們能循著片單去遇見所愛。
  • 《雨中曲》一場歌舞盛宴
    1952年春天,《雨中曲》在北美上映時,既不是最賣座的影片(當年年度票房第十),也不是最受好評的影片(提名兩項奧斯卡獎,顆粒無收),但它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如今,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歌舞片經典。《雨中曲》在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1982年和2002年的兩次評選中,分別名列史上最佳電影第4和第10。
  • 喜劇 / 愛情 / 歌舞 電影【雨中曲】百度雲資源1080P高清中字
    電影資源公眾號 電影資源百度雲 電影資源下載 電影在線觀看 電影天堂 高清電影與凱西吻別後,唐心花怒放,在雨中載歌載舞。科斯莫的計劃能否奏效?幕後的凱西能否走到臺前接受觀眾的掌聲?我曾無數次從《發條橙》、《AI》、《如果愛》、《WALLE》裡看到對《雨中曲》的致敬 今日終於承認:這就是人類歌舞片的巔峰,超越《音樂之聲》,秒殺一切,無與倫比。
  • 《花樣年華》是王家衛創作滑坡的開始 | 歪萊塢
    | 歪萊塢《色,戒》最大的敗筆是結尾的軟弱和自欺欺人 | 歪萊塢1在西方電影媒體的審視中,《花樣年華》是王家衛最完美的作品。它幾乎用儀式化的東方風韻美學表演承載了一場帶著淡淡傷感的不可能浪漫。在此之前,還從未有華語導演以這樣的符號化風情來呈現東方式若即若離又刻骨銘心的愛情。
  • 《雨中曲》1952
    《雨中曲》由好萊塢著名導演斯坦利·多南以及著名歌舞劇演員吉恩·凱利共同執導。 斯坦利多南是第一導演,主要負責影片的敘事線索和文戲拍攝,他還曾執導過《七對佳偶》,《麗人行》,《甜姐兒》等著名影片。因其對世界電影的卓越貢獻。 1998年斯坦利·多南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2004年第61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授予其終身成就金獅獎。
  • 好萊塢電影無聲時代到有聲時代浪潮下的歌舞片—《雨中曲》
    樹葉推薦:斯坦利·多南 / 吉恩·凱利《雨中曲》大家好,又到了本期公版電影推薦,老規矩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公版:一部文學或藝術作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結束,就會進入公共領域,人們可以免費對這些作品進行傳播和藝術創作。
  • 《銀翼殺手》複製人Roy演員哈爾去世 雨中眼淚一幕堪稱影史經典
    他曾在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中飾演複製人Roy,在影片中Roy臨死前留下「雨中的眼淚」遺言那一段堪稱影史經典。  複製人Roy的遺言:「我見過你們不會相信的東西:戰艦群在獵戶星座上沿燃燒,C射線在唐豪瑟之門處的黑暗中閃耀。這些時刻都將隨著時間消逝,就像雨中的眼淚。是時候……死去了。」
  • 美國也有樣板戲,盤點十大最經典西部電影
    美國的領土擴張每個國家都有一些深入人心的形象,比如法國大廚、英國紳士、德國戰車,說起美國,那我覺得最具標誌性的符號,可能就是「美國牛仔」了,他們是這場西進運動的排頭兵好萊塢有兩大傳統樣板戲,一是歌舞片一就是西部片,歌舞片展現民族大熔爐的多態,而西部片則是他們的精神起源。當然,這種崇尚自由、奮鬥、拓荒的精神並非美國人獨有,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西部電影,但遍看世界影壇,好萊塢把它發揮的最充分,這點是必須要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