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2020剛剛過去沒多久,年初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疫情,疫情對於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很多地區經濟發展停滯,經過後半年黨和政府還有人民的一起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各地方經濟發展也穩步上升,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重要成果就是財政收入,我國財政收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作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省份的江蘇省,近日公布了2020年所轄地區13市的財政收入報告,今天帶大家一起簡單了解一下。
排在第一的是蘇州,財政收入2303億元,蘇州作為經濟總量最大的江蘇城市,所帶來的財政收入也是第一,得力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承接上海外溢產業,擁有眾多國際級高新技術工業園區,地區內經濟產業鏈發達。排在第二的是省會城市南京,財政收入1637.7億,與蘇州差距明顯,但是在強省會政策下和長三角國家戰略下南京未來發展潛力還是很大。排在第三的就是無錫,無錫地區內民營經濟發達,半導體、物聯網等經濟發達,財政收入1075.7億元,增速3.8%。
南通則以639.3億排在了第四,看得出江蘇省內財政收入的前四位差距斷檔明顯。南通2020年全年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問題不是很大,而且南通積極擁抱上海發展,大力發展高端紡織、智能裝備等領域,目標直指江蘇「第三城市」。而常州排在了第五,常州地區面積不大,但是經濟發展水平很高。
排在第六~十三的分別是徐州、鹽城、泰州、揚州、鎮江、淮安、連雲港、宿遷。蘇北經濟大市徐州、鹽城財政收入為481億、400.1億。近幾年江蘇全力打造蘇北交通網絡建設,未來這兩座城市發展空間還是相當大。而財政收入最低的宿遷市雖然總量低,但是增速最快,未來經濟發展還是有所期待的。
從財政收入地區分布來看,短時間內江蘇省內南北差距縮小化很難,只能通過南北交通大學、經濟融入,一點一滴的帶動北部區域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