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國慶檔從來都是各大電影爭奪票房的好時機,在這個時間段,觀眾觀影熱潮僅次於春節檔,一年也就一次機會。
今年的情況尤為明顯,因為前半年受特殊情況影響,電影院基本上不營業,後來即便復工,去觀影的觀眾也零零散散,再加上重磅級電影都選擇推遲上映,因此觀影的人就更少了。
不過隨著中秋國慶雙節來臨,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波觀影小高潮,只要影院和觀眾互相都做好防護措施,還是不影響觀影體驗的,當然,要想恢復去年國慶的觀影盛況,自然是不太可能。
國慶檔票房之爭,從十月一日之前就開始了,原定於國慶檔上映的《急先鋒》、《奪冠》紛紛提檔,為的就是避免和《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在同一時間節點出現激烈競爭的局面。
截止目前,票房榜穩居第一的是《我和我的家鄉》,上映7天總票房達到15.65億,《姜子牙》總票房12.6億,國慶檔兩部最受歡迎的電影,已經徹底拉開了票房差距。
《姜子牙》明顯是一部高開低走的電影,剛上映的時候比去年的《哪吒》表現還猛,首日票房3.6億,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姜子牙》的單日票房越來越少,到了6號,《姜子牙》的日票房僅剩9000萬。也就是說,《姜子牙》的路人口碑在降低,觀眾人數隨著時間推移持續下降。
國慶檔票房冠軍無懸念,《我的家鄉》各項數據穩居榜首
至此,國慶檔票房冠軍之爭已經沒有懸念,《我的家鄉》不僅總票房穩居第一,上映7天之後,單日票房還能維持在2億,日票房佔比超過一半,可見這部電影的票房生命力有多強。
值得一提的是,敗在《我的家鄉》手下的三部電影——《急先鋒》、《奪冠》、《姜子牙》,原本都是半年前的賀歲檔電影。
當時大家都瞄準了春節檔觀影人數多的好機會,準備收割一波票房,結果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幾部電影紛紛撤檔,其中還包括徐崢的《囧媽》以及陳思誠的《唐探3》,不過《囧媽》6.3億賣給字節跳動,很快就網播了,《唐探3》至今未能上映。
如今看來,去年賀歲檔3部電影在今年國慶檔的表現,沒有一部達到預期,《姜子牙》的目標是《哪吒》,現在看來票房漲不動了;而成龍楊洋主演的《急先鋒》,目標至少是10億票房,如今只拿了2億;鞏俐黃渤彭昱暢主演的《奪冠》,做了大量的前期宣傳,結果上映13天票房還不到6億。
3部春節檔賀歲大片,就這麼硬生生被一部《我和我的家鄉》給擊敗了。
《姜子牙》高開低走,主要是因為影片風格太過黑暗,不適合小孩觀看,幾乎沒有喜劇氛圍,只有「四不像」偶爾給觀眾帶來少許「萌點」。其他兩部電影,表現也都很一般。
吳京沈騰不愧是票房靈藥
比起話題嚴肅的《姜子牙》,喜劇氛圍濃重的《我的家鄉》顯然更適合節日觀看,一家老小一起去電影院觀看,即便年齡段跨越幾十歲,小孩老人也都能看得懂,一部受歡迎的合家歡電影,覆蓋的觀影群體往往更為廣泛,這也是《我和我的家鄉》能夠票房長紅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我的家鄉》演員陣容超級豪華,就算去看演員走秀,能花幾十塊錢看這麼多演員依次出場,也值回票價。
更何況,《我的家鄉》有吳京、沈騰這樣的電影大咖加盟,他倆的個人作品累計票房,都早已突破100億,沈騰吳京已經成為國產電影的票房標杆,只要有他倆出現的電影,票房成績一定不會太差。
雖然《我的家鄉》 不全是吳京瀋騰的功勞,但是也可以誇讚一句「吳京瀋騰不愧是票房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