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茄叔最喜歡的韓國演員。
那黃政民肯定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名國寶級演員,雖然顏值不高,但架不住人家演技好。
近年來黃政民佳作連連,混混、神棍、黑幫大佬等形象都深入人心,如今又扮起了間諜。
茄叔今天要講的,是他的諜戰新作。
特工
《特工》原名《工作》,是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
我在接觸電影前,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事,然而拍這部電影激起了我的責任使命感。
到底是怎樣的故事,讓黃政民發出這樣的感嘆。
從片名來看,你肯定以為這是一部類似於《碟中諜》,《007》系列的諜戰大片。
但是茄叔這裡先聲明,如果你是為了看激烈的槍戰、緊張刺激的密碼破譯等環節,那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特工》全片沒有開過槍,沒有打過架,開篇的政治背景甚至可以說有些枯燥。
但當你細細品味下來就會發現,平靜的敘述之下暗流湧動,細枝末節的人性刻畫帶來了很多驚喜。
所以,這是一部需要耐心才能看的電影。
故事發生在二戰後,韓朝被美蘇分三八線而治。
朝鮮休戰後,韓國的諜報機構」安企部「和朝鮮的」保衛部「不斷向對方國家安插間諜,持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主人公樸皙映(黃政民飾),便是安企部派出去打探朝鮮核開發的間諜,代號"黑金星"。
樸皙映原是一名陸軍少校,為避免懷疑,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洗白身份。
終日酗酒,四處借錢,樸皙映終於洗成一名信用不良者,開始了這場形影單只的戰鬥。
他的滲透目標,是朝鮮對外經濟委員會的李處長(李星民飾)。
李處長駐北京多年,是堅定的愛國主義者。
他目睹了改革開放後的北京快速發展。
他也一直期盼著,自己的祖國有一天也能發展起來。
樸皙映和李處長,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而這場間諜行動,將他們兩個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為了能成功滲透,樸皙映想到一招——拍廣告。
就像特洛伊木馬殺進敵營一樣,廣告就是樸皙映用來藏身的木馬。
憑藉這「木馬」,樸皙映也順利的見到了金委員長,成功得到考察朝鮮的權利。
然而進入朝鮮後,樸皙映看到的,是成片的難民,遍地的屍體。
朝鮮的情況不容樂觀,而廣告事業將能為朝鮮帶動大量的旅遊收入。
樸皙映和李處長各自為了不同的目的,竭盡全力推動著廣告事業的發展。
兩年後,韓國大選開始,代表親朝的金大中遙遙領先。
安企部怕自己的位置不保,決定賄賂朝鮮政府,讓他們再三八線附近開火,以此激起民眾恐慌,藉此來操控韓國大選結果。
這一舉動,將會使韓朝兩國關係更加緊張,唯一能打破韓朝40多年僵局的廣告事業也將付諸東流。
不管是樸皙映還是李處長,都不願意看到此事發生。
在服從命令和更高的民族利益之間,他們選擇了後者。
這一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政治電影,說實話點開的那一刻茄叔差點想放棄。
灰暗的色調,平靜的敘述方式,全片十分嚴肅。
但茄叔還是看下來了。
影片的布景、年代感的營造都非常有特色。
大到一條街景,小到一個特寫都十分考究。
成功的還原了中韓朝三方千禧年間的真實樣貌。
在劇情方面,不同於聲色犬馬的娛樂片,《特工》擅於用人物情感推動劇情的發展。
小小的人物在政治洪流之下的隱忍和爆發,細節之下流露出來的情感讓人動容。
在樸皙映考察寧邊時,陪同的朝鮮官員對他真心流露。
我也很愛我的祖國,只是不喜歡我心愛的祖國,被金氏父子變成監獄而已。
然而樸皙映的身上被安裝了竊聽器,這一句真話,已經被監聽到了。
這也是樸皙映最後一次見到他,至於他的下落,再也無人得知。
如果說這件事讓樸皙映的心起了波瀾,那安企部賄賂朝鮮一事則是他心態轉變的一個契機。
樸皙映對崔學成的質問,是本片最大的爆發點。
崔學成的義正言辭徹底激怒了他,自私的嘴臉被他無情的拆穿。
樸皙映最終選擇背叛組織,和李處長一起反抗。
他們成功了。
05年,朝韓達成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一次合作。
韓國的李孝利和朝鮮的趙明愛合拍三星廣告。
李孝利本人也為這部電影客串了13年前的自己。
影片的最後一幕,穿過拍攝廣告的人潮,樸皙映凝望著遠處,另一個人正在凝望著自己。
時隔多年,李處長雙鬢微白,他抬起了手,推了推眼鏡,露出手腕上那隻勞力士表。
樸皙映眼眶溼潤,微微一笑,解開了西裝扣子,露出一個領帶夾,上面寫著"浩然正氣"四個字。
這是他們送給對方的禮物,是他們之間不用言語的默契。
他們站在不同陣營,僅僅一個目光,一個旁人無法理解的動作,就將跨越生死,跨越國家的情誼互相傳遞。
或許,我們會覺得一個特工過於輕易打入內部,李處長對於樸皙映的信任不夠真實。
正如李處長所說的:我們都很單純,一旦開始信任,就會信任到底。
而韓朝兩國長達40年來的僵局,不正是因為缺乏這種信任嗎?
今年四月,韓朝首腦在三八線握了手,兩國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不得不說,韓國人太敢拍了!
兩國和睦之際,韓國拍出了特工這樣的敏感題材,實讓人捏一把冷汗。
從《素媛》、《熔爐》影射的少女性侵案,再到如今的政治題材。
韓國人對現實的反思,確實達到了一定高度。
反觀國產影視圈,8012年了,還有人熱衷於拍青春疼痛文學。
《小時代》拍完一部又一部,金錢糜爛奢侈之風仍有大把人追捧。
而說真話的《江湖兒女》被批不夠"正能量"。
就如賈章柯的回應一樣:"我所認為的能量,是建立在儘可能說真話的基礎上的"。
當國產電影都熱衷於所謂的"正能量",而不敢說真話時。
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
上滑查看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