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田震,已經53歲了
第一次聽見田震的歌,
可能是95年的《乾杯朋友》,
原來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
仔細想想也是,
畢竟如今都2019年了。
田震是一個典型的北京人,
性格直爽潑辣、沒什麼架子。
灑脫不羈的性格,
讓她總是有一種「女漢子」的感覺。
年少時期,也曾叛逆過。
將清秀長發變成「板寸」,
將原本三個哥哥寵溺的妹妹,
變成假小子一般,
儘管覺得還是很好笑,
但就是覺得這是田震的性格。
《好大一棵樹》的歌詞,
和田震性格無限的貼近。
頭頂一個天,
腳踏一方土。
風雨中你昂起頭,
冰雪壓不服。
好大一棵樹,
任你狂風呼。
這位1984年出道的歌手,
曾經輝煌在整個中國大地,
低沉的嗓音無數次的在這裡響起,
爆炸性的出世,又神秘的消失,
中間十幾年看不到她的消息,
沒有她的任何新聞和作品。
田震這個名字,
感覺已經很久沒在耳邊響起過了。
但是人們從來都沒有忘記,
她那獨特的煙燻嗓,
更沒有忘記那些耳熟能詳的歌曲。
90、00的年輕人可能不是很明顯,
70後、80後對此可能感悟頗深。
總是可以在不自覺的時候,
輕輕哼唱起那一首《乾杯朋友》,
總是在困難重重時唱一曲《風雨彩虹鏗鏘玫瑰》
都說娛樂圈總是喜新厭舊的,
但是對于田震,卻是總有深情。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話題:
「聖誕老人都沒有辦法讓田老師發專輯。」
原以為已經沒有人記得她了,
其實不然。
原來大家都在等她的歸來。
對於喜歡音樂的人來說,
無論是《好大一棵樹》、《乾杯朋友》、
還是《野花》、《執著》……
絕對會有一首田震的歌,
讓你不自覺的哼唱起來。
由於她的獨特,
人們記住了這朵鏗鏘玫瑰,
在低聲沙啞中,
在風中飄蕩著自己的堅定。
《風雨彩虹鏗鏘玫瑰》
作為國家女子足球隊的曲目,
總是給人堅定和希望的感覺。
配合著田震獨特的磁性嗓音,
在原本的律動下,
更加有一種豪邁和開闊之感。
只可惜98年田震患上血液病,
來勢洶洶的疾病,
幾乎被醫生判了死刑。
在很多人不知情的情況下,
她仍然抗著病痛堅持唱了多年。
直到身體實在扛不住,
才決定暫時告別歌壇,
過上隨心所欲的自在生活。
遠離了世俗的喧囂,
一個人云遊四海,
反而活得瀟灑自在。
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
人已不在江湖,
但江湖上依舊有她的傳說。
在這過去的三十幾年中,
她低落過,輝煌過,
也曾有過不得已的取捨,
也曾因著身體告別深愛的舞臺。
但在風雨過後,總能見彩虹。
看淡了娛樂圈的名利喧囂之後,
過上了安靜平和的日子,
和丈夫攜手漫步在沙灘,
感受風的輕柔,雲的潔白。
生活在異地他鄉,
四處旅行生活愜意,
有時間放下心沉澱自己。
貼近生活,感受生活。
或許這是田震在生病之後,
所嚮往和期盼的生活。
在失去健康之後,
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才會更加珍惜時間,
珍惜每一個呼吸之間的律動,
珍惜和家人、愛人在一起的每個瞬間。
在社交平臺上曬出的照片,
看田震沐浴在陽光之下,
坐立於山川陡石之上,
還是透露出一如往昔的幹練,
在隨性中又不失大氣的魅力。
50多歲的田震已經不是那個,
初入歌壇的假小子,
不是那個輝煌時期人人知道的天后。
但仍然是那個一如往昔的,
性子灑脫耿直的大姐,
仍然是那個鏗鏘有力的女人。
一個樸素乾淨的歌者,
一個倔強單純的女人,
一個冷豔滄桑的歌喉,
一個坦蕩灑脫的性格,
或許這就是田震。
歌不多卻很多好聽的歌,
事不多卻忘不掉的人!
即使現在沒有曾經的輝煌,
但是仍然在做著自己喜愛的事情,
即使現在的田震,
鮮少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但是曾經的輝煌仍無可替代。
就如同她所說的那樣,
「一切都好!」
是啊,走過半生歲月,
在拼搏了大半生之後,
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難道不好嗎?
就在今年的1月份,
田震時隔十年推出了一張單曲,
名叫《勝梅橋》。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
我們聽到了田震的娓娓道來,
十年,轉眼的滄海桑田。
聽見田震用依然低啞的聲音,
唱著那座看盡沉浮的勝梅橋,
不緊不慢,清涼而溫暖。
帶我們徜徉在記憶之海,
徘徊在記憶中的那條河,
在心中翻湧著,泛起陣陣清波。
會有一種心酸湧上心頭,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
並不是因為什麼悲傷的回憶,
或許這就是田震的力量,
總會喚起人們心中的那份陳舊的記憶,
果然她是無可替代的,
即使不出現在屏幕中,
但人們心中總是給她留一個位置,
我們一直在期盼著這個經典的回歸。
期待著用她那金屬煙嗓,
以非常質樸和單純的方式,
寫盡大眾人民的喜怒哀樂。
寫盡普羅大眾的悲歡離合。
或許人生都是這樣,
無論是誰,
都逃不過歲月的滌蕩。
無論曾經有過多少輝煌,
多少經歷、多少美好,
在漸行漸遠的時光中,
只剩下那些深藏心間的回憶。
當我們感慨時光遠去時,
我們也在時光中發生變化。
變得成熟,變得穩重,
那不再年輕的容顏,
那布滿皺紋的雙眼。
都是年輪在我們身上刻下的痕跡。
人生總有一刻,
想與時光背道而馳,
在歲月裡靜靜沉寂。
在那片溫和寧靜的天地間,
我們將整個生命根植於此,
守著光陰,伴著青山,
與歲月,就此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