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坑殺」是活埋嗎?其實你想錯了,現實場面比這更殘忍

2020-12-23 夏末講歷史

每每讀到那些戰場廝殺的場面,都忍不住讓人熱血沸騰,但想起那堆著的累累白骨,又刺得人心酸。他們曾經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為了保衛國家,才上了殘酷的戰場,面對生死,唯有拼死一搏才有一線生機。當然,兩軍對壘,並不是殺得多就能贏,也不是殺得少就一定輸,而是要看雙方將領的軍事能力,所以無論哪一方勝利,總有一方會淪為俘虜。

至於如何對待那些戰俘,那麼被收編,要麼充奴隸,要麼服勞役,要麼直接被坑殺等等,其實無論哪種,都不是最好的結局,而裡面的坑殺無疑是最壞的一條路。明明已經表示投降,卻還要赴死,這種形式的犧牲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屈辱,但卻也無可奈何。我國歷史上發生過很多起這種坑殺降兵的事件,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白起的長平之戰和曹操的官渡之戰。

很多人一聽到「坑殺」就以為是被活埋,其實際上並非如此。現實情況可能比這個更殘酷。就拿長平之戰來說,趙括率領的40萬趙軍被白起包了餃子,最後走投無路只能選擇投降。面對這麼多的降軍,白起真要將他們全部活埋,那得挖多大的坑呀。更何況比起活埋,40萬之眾還不如殊死一搏,說不準還能拼出一條活路。再說活埋對白起來說沒有任何好處,那他會選擇坑殺,肯定是這種方式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史記》記載:「坑殺」一詞記作「阬殺」,當時的「坑」字並未出現,「阬」字的釋義也並未是「挖坑」,該字,在古代典籍中解釋為:「阬,門也。」所以說「阬殺」並非我們一般認為的挖坑活埋,而是一種「京觀」築造行為的稱呼,也就是說大規模地屠殺俘虜或無辜平民後,將屍體一層一層堆積起來,每一層都用黃土隔絕,最終形成一個門樓似的建築物。採用這種屠殺方式,屍體的多少決定了京觀的高度,越高給的恐懼感十足,所以也成了統治者震懾敵軍的一種方法,而且這種策略在歷史上並不少見。

上面說的長平之戰就是用的「坑殺」,用40幾萬人堆積而成的京觀,那種場面可想而知。當然,這場戰役也成功讓白起成了聞風喪膽的人物,進而推動了秦朝統一天下的步伐。還有在《後漢書》中記載,官渡決戰後,曹操懷疑投降於他的一支袁軍的忠誠度,所以就乾脆將他們全部「坑殺」。而司馬昭在攻破壽春城後,也將投降的吳軍盡數「坑殺」。

這樣的例子在五代十國、唐朝、明清時代都有出現。可見,「阬殺築京觀」是古人震懾敵軍常用的伎倆,還能杜絕隱患。可是那些被坑殺的俘虜又何罪之有,或許他們在臨死前都會後悔投降吧。

雖然這樣的場面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那些曾經堆積如山的錚錚白骨也早已隨風而散,但卻深深印在世人的心中。所以,面對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更要懂得珍惜。

相關焦點

  • 「坑殺」就是活埋?這麼理解就錯大發了,真實的「坑殺」更殘忍
    ——曹操《蒿裡行》冷兵器時代,戰爭頻繁而且十分殘忍,這造就了無數能徵善戰之將,也產生了無數的殺人狂魔。例如歷史上有名的戰神白起,雖然百戰百勝無人能敵,但是同樣手段極其殘忍,喜好坑殺俘虜。此外還有常勝將軍常遇春,雖然神勇,百戰百勝,但是同樣也是殘暴之人,不但喜歡坑殺俘虜,還喜歡坑殺百姓,動輒屠城。
  • 「坑殺」就是活埋?這麼想就完全錯了,其實比活埋殘忍百倍
    說起古代戰爭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對一個詞應該不會感到陌生:這就是「坑殺」。史書中這個詞彙可以說是屢見不鮮,比如《後漢書》記載,200年官渡之戰,曹操險勝,將俘虜的袁軍「盡坑之」。在尋常人的眼睛中,坑殺也就是活埋,但是這也引發了接下來的話題,真的是如此嗎?實際上,這麼理解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 「坑殺」就是活埋?這麼理解就錯大發了,真實的「坑殺」殘忍千倍
    在戰場上,葡萄美酒夜光杯都是幻影,殘酷壯烈才是真正的現實。古往今來,哪一場戰爭的代價不是血雨山河,不是白骨累累?更有甚者,是數以萬計的士兵,乃至無辜百姓被坑殺。談到坑殺,想必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第一印象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以及那個坑殺了40萬戰俘的長平之戰。眾所周知,長平之戰的結束方式十分血腥,《史記》載:「乃挾詐而盡阬殺之」。
  • 歷史中的坑殺就是活埋?真實情況比活埋更恐懼,是精神上的折磨
    然而,典籍是美化的、文學作品是帶著強烈的英雄主義的,只有歷史是現實而又殘酷的。真正的戰場哪有那麼多的花裡胡俏,有的只是一層又一層堆積起來的屍體,現實是強烈的求生欲促使士兵將手中的刀砍向對立方或是無辜的百姓,血雨腥風、白骨累累才是每一場戰役的結局。而「坑殺」這個帶著強烈血腥味的詞,每一次出現都帶給人窒息感。
  • 「坑殺」真的就是活埋嗎?專家:並非如此,事實往往更加殘酷
    戰爭,歷來都是殘酷的,而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戰爭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自古以來,每一場戰爭的結果都是伏屍百萬,血流漂櫓。 周朝建立後,中華大地上無數小國林立,爭端不斷。後來,經歷了商鞅變法的秦國慢慢崛起壯大,並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吞併了其他小國,創立了華夏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主義王朝——秦朝。
  • 白起坑殺40萬趙軍是真的嗎?考古人員挖開坑殺遺址,揭開謎底
    在歷史上對於白起的功績也存在很多非議,有許多的史學家稱他為戰神,是一個有著卓越領軍才能的將軍,也有人說白起是一個濫殺無辜的機器,是一個人屠。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秦趙兩國為爭奪領土展開的長平之戰了,這場決定了秦趙兩國命運的生死存亡大戰,秦國這邊正是由白起指揮的。
  • 白起「活埋」40萬趙軍?山西發現遺址後,坑殺傳言被打破?
    但在長平一戰被標上「屠夫」的標籤,說白起「活埋」了40萬趙軍!但這一傳聞在發現遺址後打破,專家認為這些趙軍不被坑殺的! 1995年的5月份,山西一對農村父子在自家的農田裡挖出了多具屍骨,還有很多青銅箭頭。
  •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長平遺址出土後,結果令人意外
    白起被封為一代戰神,但他還有一個更響亮的稱號,殺神。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白起一生徵戰沙場71起,竟然未嘗一敗,可以說為秦國最終統一天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但我們都知道古時的戰爭是十分殘酷的,每一場勝利背後必然伴隨著累累白骨,特別是名震千古的長平之戰,僅一役秦軍便坑殺了40萬人,徹底奠定了白起「殺神」的名號!
  • 白起為何要坑殺40萬趙軍,三大原因表明,殘忍的背後暗藏深意!
    周赫王五十三年至周赫王五十五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戰爭(長平之戰),長平之戰是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發起的戰爭,最後趙國戰敗,這場戰爭趙國將士共有45萬人被坑殺血流場合,難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白起說趙軍士兵反覆無常,如果留下他們,可怕會再起禍端,變下令講趙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民士兵將他們放回趙國,白起這樣做的確很殘忍,但是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列強爭霸,受苦的只有黎明百姓。
  • 殺神白起坑殺40萬趙軍,專家:有違事實
    說起白起的出身,曾經有史書記載,他祖先是秦穆公的大將白乙丙,身為名門之後的白起,並沒有給家族丟臉,七十餘場戰役從未輸過,這可能是世界軍事歷史上的吉尼斯紀錄了吧。秦國的名將白起被後人稱之為殺神,經歷的戰爭無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長平之戰,白起帶著秦國的將士們在長平擊退了趙括的趙國大軍。
  • 白起坑殺40萬趙軍?山西發現遺址,專家:不是坑殺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將叫做白起,被譽為一代戰神。在戰國時期,他可謂是讓人聞風喪膽,設計誘騙趙括,坑殺了40萬趙軍,摧毀了趙國的有生力量,不過,對於此次坑殺,很多歷史學家都心存疑惑,到底要挖一個多大的坑才可以活埋40萬趙軍呢?
  •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遺址發現後,考古學家說:不是坑殺的
    其中最有名的一場就是長平之戰,白起率領秦國士兵擊敗了趙括率領的趙軍,並且坑殺了趙軍40餘萬人,因此白起也被稱為殺神。《史記》中曾記載:白起坑殺趙兵四十萬。不過,現在有很多人質疑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真實性。挖坑埋葬40萬士兵,要挖多大的一個坑啊,難道趙兵都是紙人任你隨意殺戮?1995後,這個爭論終於有了真相。
  • 白起坑殺40萬趙軍?遺址被發現後,考古專家:事情沒那麼簡單
    在長平之戰中白起一舉擊敗45萬人,坑殺了趙軍40萬,但其實對於長平之戰大家都有很多的誤解,真的如歷史所記載的那樣,40萬趙軍全部都被白起給挖坑活埋了? 1995年山西晉城一個村子裡,一對父子在自家的果園裡面,挖出了很多青銅箭頭和人的骨頭,在經過專家證實後發現這個地方其實就是長平之戰的一處遺址。
  • 殘忍嗜殺無法遮蓋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嗜血屠夫_遊俠網 Ali213.net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十大殺人狂魔,他們殘酷冷血,殺人不眨眼。他們殺的人足以流血漂櫓,用「屠夫」二字來形容似乎並不為過。   即便這些人中,文治武功卓著,甚至為後人所稱讚,但是他們的殘忍嗜殺卻是無法遮蓋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歷史上的十大屠夫都有誰?
  • 請聽我蔣|突破人性底線的活埋母親案(視頻)
    老蔣想說:針對這起案件,有三點現象值得關注: 首先,正像辦案民警所說:「案件本身不複雜,主要是嫌疑人泯滅人性,有違道德倫理,讓人難以接受」。老蔣想對馬某說:你真是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禽獸不如」——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 長平之戰真的坑殺了40萬人嗎?
    這不禁讓人有些不寒而慄了,儘管作為俘虜,但是再怎麼樣也不至於對他們如此狠毒,更何況是四十萬人?可也正是因為難以置信,其中也有很多讓人不理解的地方,比如,四十萬人,白起是怎麼埋的?    就比如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曹操號稱百萬雄師,卻也都是不可信的,畢竟生產力一直是一個限制問題,幾百年之後的三國時期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戰國了。退一步說,雙方都是傾國全力來打這次的戰爭,秦國勢必要攻下長平,趙國誓死要保護好大門,這樣拼盡全力攻克與抵抗,派出那麼多兵力也在情理之中,那麼後來呢?後來的坑殺又怎麼可信?
  • 《活埋》
    對於把自己帶到這世上,並且含辛茹苦養大的父母,真有人會殘忍至此嗎? 然而,儘管我們再不願意相信,卻也不得不承認,就在我們身邊,現實版《楢山節考》正在發生著。 勞動節,當人們沉浸在假期的快樂中時,陝西靖邊,一個79歲的老母親被自己的親兒子活埋了。
  • 活埋老母案:他想讓她死,她想讓他生
    這個自己也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的兒子,才躲躲閃閃地承認: 自己把母親拉到一個廢棄墓坑裡,活埋了。原來,王老太曾結過兩次婚,生病癱瘓後,一直跟著二婚生的小兒子居住。 但去年,小兒子生病,無法再照顧她,就把她轉交給頭婚的大兒子馬某寬照顧。 馬某寬照顧煩了,就索性把母親活埋了。
  • 解讀殺神白起「坑殺」40萬趙兵的真實情況
    戰後,白起「坑殺」了45萬趙軍?是真的嗎?在冷兵器時代,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如何做到?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一、白起真實「坑殺」趙軍·多少俘兵?《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日:「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