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間諜」佐爾格的傳奇人生

2021-02-13 北京兵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03年由日本著名導演筱田正浩打造、由伊恩.格倫、本木雅弘等主演的動作、驚悚、諜戰、戰爭片《間諜佐爾格》公映,該片取景於東京、上海、柏林等地,投資巨大,氣勢恢宏,有多位日本、歐洲和中國的知名演員加盟,真實表現了佐爾格從一名一戰時的德國士兵成長為「紅色間諜大師」的傳奇人生歷程,著重描寫他在二戰期間創下的一次次現代間諜史上的奇蹟。

舉止高雅,氣度雍容的理察·佐爾格是二戰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誰也不會想到,這位畢業於柏林大學和基爾大學的博士,在東京德國使館內有單獨辦公室並與使館官員親密無間的著名記者竟是為莫斯科工作的。他就德國要發動對蘇戰爭提出的警告和日本不會在西伯利亞採取行動作出的準確判斷已作為諜報活動的典範載入史冊。

他的膽識和智慧一直為人們所稱頌,被譽為「最有膽識的間諜。」他的信條是:不撬保險柜,但文件卻主動送上門來;不持槍闖入密室,但門卻自動為他打開。1964年11月5日,蘇聯政府追授佐爾格為蘇聯英雄。為了紀念佐爾格,蘇聯的一艘油船、莫斯科的一條街道以佐爾格命名。1965年,蘇聯還發行過佐爾格紀念郵票。



完成蛻變

        佐爾格是共產主義傑出的間諜,1895年10月4日生於俄國高加索巴庫油田附近的阿基堪德鎮,父親是德國工程師,母親是普通的俄國婦女。佐爾格3歲時,全家遷往德國,定居柏林郊區。

1912年,佐爾格進入柏林希特費爾德中學讀書。他喜歡歷史,愛好文學,能言善辯,政治上是個泛德主義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佐爾格應徵入伍,奔赴戰場。戰爭期間,他作戰勇敢,榮獲二級鐵十字勳章。

1916年,佐爾格負傷住院時,結識了一位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開始接觸一些共產主義經典著作。同年10月,他就學於柏林大學經濟系,秘密接觸了社會主義組織。1918年1月,佐爾格正式退役轉入基爾大學學習並加入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1919年加入德國共產黨,擔任德共秘密交通員,初步顯示出他的組織鼓動才能。1924年,德共第7次代表大會召開,佐爾格作為正式代表出席會議,並負責會議的保衛工作。佐爾格的個性吸引了與會的蘇共代表,他們建議他去莫斯科,用他的才能為共產國際服務。

1925年,佐爾格偕妻女來到蘇聯,定居莫斯科,加入蘇聯國籍和蘇聯共產黨,供職於共產國際新聞處。1927年2月,佐爾格以共產國際特派員的身份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搜集有關斯堪地那維亞各國共產黨、經濟、政治,以及一切可能發生的重大問題情報」。1928年7月,佐爾格出席共產國際第6屆世界代表大會。不久,蘇軍情報部部長別爾津招用佐爾格,在接受嚴格的特種訓練後,正式成為蘇軍諜報人員。

赴命中國

1930年1月,佐爾格被派往中國,搜集有關中國局勢的情報。佐爾格取道柏林,從德國農業報編輯部裡搞到一封介紹信,然後以該報記者的身份來到上海,拜見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工作人員,結識德國《法蘭克福日報》記者史沫特萊以及其他一些國際知名人士,很快建立了由1個蘇聯人、1個波蘭人、1個中國人、1個日本人組成的「上海小組」,廣泛搜集各種情報。

佐爾格通過收買在南京政府工作的德國工程師、無線電通信軍官施特爾茨的中國太太,掌握了國民黨軍南京總司令部及其所屬部隊的無線電通信密碼、德國軍事顧問相互之間的無線電通信密碼和1本德國軍事顧問與國民黨中國進行聯絡的電話號碼。此後,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飛往莫斯科。

與此同時,佐爾格還向中國共產黨通報國民黨軍隊的動向,對中國革命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他將有關國民黨引進新式武器的情報通報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尚未投入使用時,紅軍便熟悉了這些武器。

1931年佐爾格又成功地用金錢賄賂國民黨政府內有關人員,營救出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作的國際革命者勞倫斯夫婦。 

         1932年2月,佐爾格完成在中國的使命,經海參崴回到莫斯科,受到有關部門的熱烈歡迎。

叱吒日本

蘇聯一直把日本當作東方最危險的敵人。「九·一八」事變後,蘇聯決定在日本組建情報網。1933年4月,佐爾格奉蘇聯情報部部長別爾津之命,在日本組建情報網。

經過具體籌劃,佐爾格決定取道德國到日本。柏林是佐爾格的第二故鄉。佐爾格通過熟人和朋友從《法蘭克福日報》編輯部弄到駐東京特派記者的身份證,從國家社會土義理論刊物《地緣政治》編輯部搞到進見日本駐美國大使出淵先生和德國駐東京大使館外交官的介紹信,從《每日展望》編輯部搞到進見德國臨時助理武官尤金·奧特的介紹信。他們都把佐爾格說成政治上完全可靠的人。7月,佐爾格又到華盛頓拜見日本駐美國大使出淵先生,從他那裡獲得進見日本外務省情報司司長天羽榮二的介紹信。9月,佐爾格懷揣各種高級介紹信,滿懷信心登舟破浪奔赴東京。

在東京,佐爾格首先拜訪德國駐日大使館的外交宮奧特,他倆一見如故。次日,佐爾格去外務省拜見天羽榮二。天羽在他每周舉行一次的記者招待會上,介紹佐爾格與日本記者和外國駐日記者見面。

佐爾格抓住這個機會,廣泛開展活動。不久,一個潛伏在日本的蘇聯諜報組織「拉姆賽」小組便成立了,成員包括南斯拉夫籍的勃蘭科·伏開利克(蘇共黨員)、德國人馬克斯·克勞森(蘇共黨員)、日本人宮木佑德(美共黨員)、尾崎秀實(日本《朝日新聞》記者)等。到1941年11月,這個小組發展成為由39人組成的國際性組織。1933年10月,佐爾格又加入納粹黨,進一步獲得工作的便利條件。

1935年7月,佐爾格搞到一份關於日本陸軍體制、領導人、內部派系等內容的情報,「拉姆賽」小組初戰告捷。佐爾格興高採烈地繞道美國、法國、波蘭回莫斯科報告了工作情況。

佐爾格在集中精力搞情報工作的同時,自然不會忘記自己是「記者」。他憑藉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給《法蘭克福日報》發回不少高質量的稿件,使自己在德國的聲譽日增。

1937年7月7日,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莫斯科指示佐爾格搜集有關情況,預測戰爭前途。佐爾格以記者的身份到瀋陽、張家口等10多個中國城市及其附近鄉村採訪中日軍人、老百姓和中國抗日組織的領導人,綜合有關情報,最後向蘇聯報告:戰爭將是長期的、日本難以取勝。史達林參考佐爾格的報告,決定援華抗日,讓中國拖住日本,減輕日本對蘇聯的壓力。

1938年5月,蘇聯遠東軍區留希科夫少將越過中蘇邊境向日本方面叛逃。叛逃者立即被押到東京。留希科夫是負責蘇聯遠東情報事務的高級官員,除掌握大量蘇軍機密情報外,還掌握蘇聯諜報通信的密碼,一旦被日本人獲取,後果不堪設想。由於佐爾格是單線與總部聯繫的,留希科夫沒有掌握他的情況。因此,莫斯科致電佐爾格:盡一切可能得到「Y」(留希科夫的代號)的情況。

佐爾格原打算在審訊他以前把他幹掉,但由於日本軍部對他嚴加保護而無法接近。怎麼辦?正當他百思不得其法的時候,奧特少將給他來電話說有要事相商。佐爾格立即驅車前往。奧特開門見山地說:明天日本人要正式訊問留希科夫。為了表示德日友好關係,日本特高課同意柏林派特別調查組參加訊問,柏林指示他倆前去。佐爾格表面故作震驚,但立即表示服從。審訊過後,佐爾格立即向莫斯科發出一份密電:熊已被解剖,獸醫掌握了它的神經脈絡和五臟器官位置。莫斯科接到電文後,知道留希科夫已將蘇軍在遠東的情況和遠東諜報密碼交給日本人,於是立即採取補救措施,堵住缺口。

1938年,日蘇關係十分緊張。佐爾格從日本社會的種種事件和收集到的有關材料分析得出結論並報告莫斯科:關東軍正在積極準備向蘇聯發動武裝入侵。蘇軍為此加強了戰備。哈勒欣河之戰前夕,關於關東軍部署、武器裝備、戰爭物資的運輸等詳細情報,又及時送到了莫斯科。開戰後,蘇軍獲勝。日本被迫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籤訂停戰協定。

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幾個月前,有關這個問題徵兆的報告同樣送到了莫斯科,遺憾的是沒有引起蘇聯的重視。1941年5月,德國新任駐泰國大使館陸軍武官肖爾中校來到東京。作為佐爾格的朋友,他向佐爾格透露了希特勒可能將於6月20日或推遲二三天進攻蘇聯的情報。佐爾格徹底摸清情況後,用無線電通知莫斯科:德國將於6月22日進攻蘇聯,兵力為170-190個師。

1941年8月23日,日本最高統帥部在東京開會,作出「今年不向蘇聯宣戰」的決定。佐爾格立即向莫斯科報告了會議情況。史達林從東線抽調準備用於對付日本進攻的11個步兵師約25萬人到西線作戰,將德軍遏制在莫斯科城下。1941年10月中旬,佐爾格又向莫斯科報告:日美關係相當緊張,日本不可能幾周內向蘇聯開戰。

佐爾格長期為蘇聯獲取有價值的情報。衛國戰爭前夕和初期,他的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他在日本創建的反法西斯國際主義者組織,為蘇聯統帥部提供了有關德軍侵略計劃和日本軍國主義者在遠東的企圖等重要情報。


英雄末路

       佐爾格的所作所為早就引起了日本憲兵和特高課的注意。但日本礙於日德友好而佐爾格是德國大使館的貴賓,不敢輕易下手。東京警察廳曾將他的情人石井花子叫去盤問。花子說這純粹是信口雌黃,根本沒有這回事。實際上,佐爾格從未跟她透露過自己的真實身份。佐爾格知道石井花子被傳訊後十分震驚,但表面故作鎮靜,並大膽而禮貌地批評警察廳打擾了一位盟國朋友,弄得警察廳長十分尷尬,只好賠禮道歉。

然而,警察廳並沒有就此罷休,決心從打擊日本共產黨入手,警察廳首先拘留了曾於1939年被捕的日共黨員伊東立的管家青柳喜久代,通過她供出了北林智子,北林智子在受審時無意中提到了宮木的名字。日本當局立即逮捕宮木,宮木受刑不過,於10月12日招出佐爾格及其他小組成員。於是,佐爾格「拉拇賽」小組的全體成員均被逮捕。

1941年11月18日凌晨5點,日本東京特高課人員突然闖入德國《法蘭克福日報》駐東京記者佐爾格家裡,二話沒說,就將只穿睡衣和拖鞋的佐爾格推進警車。1943年9月29日佐爾格被判處死刑,1944年11月7日佐爾格於東京被秘密絞死並葬於東京,終年49歲。

                       佐爾格位於東京的墓

         理察·佐爾格以德國納粹記者的身份給當時的共產主義組織秘密提供許多重大的情報,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並最終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長按指紋

識別二維碼

關注兵港科技

相關焦點

  • 《間諜佐爾格》由伊恩格倫、本木雅弘等主演,你看過嗎?
    《間諜佐爾格》是由Asmik Ace製作,東寶映畫、東映映畫聯合發行的182分鐘戰爭影片。該片由筱田正浩執導,筱田正浩、Robert Mandy編劇,伊恩·格倫、本木雅弘等主演,於2003年6月14日在日本上映。
  • 為蘇聯打勝二戰,做出了重大貢獻的間諜佐爾格,為何暴露了身份?
    蘇聯間諜之王查理德佐爾格既被認為是紅色間諜,也被認為是納粹間諜。在其生前並沒有任何人承認他的功績,甚至在其被捕以後蘇聯毫無反應,明顯是將他作為一個已經廢棄的棋子。最對不起這個間諜之王的便是蘇聯,在佐爾格被殺以後,他的德國公民納粹黨黨員的身份使蘇聯國內將其定義成納粹間諜。
  • 20世紀公認間諜之神佐爾格
    在20世紀反法西斯戰爭中,要貢獻最大的間諜是誰?公認的王牌間諜就是這位理察·佐爾格,是美國和蘇聯公開承認的。他對二戰的貢獻可以說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甚至禍及了當時日本首相近衛文麿被迫辭職。佐爾格出生於1895年的俄國高加索巴庫油田附近的阿基堪德鎮,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俄國人,這兩個民族將會定義他的一生,三歲時,全家搬到柏林,他們可不是無產階級,是典型的德國精英階級。戰爭爆發後,18歲的他主動投身戰鬥中,保衛自己的祖國,可隨後他看到了戰爭的慘烈,自己也差點被截肢,於是決定阻止殺戮的行為,沒想到這一個想法決定了他傳奇一生的開始。
  • 「間諜之王」被日本絞死:史達林流放其妻,日本情人終生不嫁守墓
    理察·佐爾格,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他是二戰中最著名也是最富傳奇色彩的蘇聯間諜,被譽為「紅色諜報大師」和「間諜之王」。但他的貢獻,始終沒得到史達林的認可,反而是一個日本姑娘,把一生的愛獻給了他。▲日本戰後拍了三部關於佐爾格的電影圖為《間諜佐爾格》劇照一直到佐爾格暴露後被日本警察逮捕,石井花子都在為他做無辜辯護。
  • 遠東一號間諜被抓後說:好色對間諜是大忌啊!
    大佐當即告訴佐爾格,這位姑娘的名字叫石井花子,是富豪之女,由於特殊原因才出來做歌舞伎。佐爾格當即表示願意認識。他哪裡知道,石井花子是特高課反間諜人員,大阪給她的任務就是勾引佐爾格。佐爾格對石井花子滿腔激情,三個月裡,他每晚必去酒吧看她表演。而石井花子卻很矜持,並不主動接觸佐爾格,實為欲擒故縱。
  • 叛逃蘇聯情報官與紅色間諜的對抗
    事實上,留西科夫策劃的這兩次行動可以說是相當縝密了,但是整個計劃卻被蘇聯滲透到日本方面間諜獲悉。著名蘇聯間諜尤裡·科列斯尼科夫回憶說:「蘇聯早已截獲獵熊計劃,當時,著名蘇聯間諜網絡『拉姆扎』正在日本東京開展活動,該小組包括許多高級間諜,其中就有藝術家與騰、保積、布蘭科·武克利奇等。」
  • 歷史上十個臭名昭著的間諜
    美國大片中間諜是非常瀟灑的職業,真實的間諜多了一點神秘色彩,歷史上從事間諜工作的人有很多成為了傳奇人物。
  • 二戰中最出色的間諜是誰?
    馬克斯·黑斯廷斯:首先,《秘密戰爭》是從全球視角來寫間諜故事——我個人覺得,我們不該再從單獨一個國家的視角看問題。其次,它評估了這些間諜行動和情報機構工作的有效性。關於間諜行動和情報機構的書很多,但差不多所有的書都只與這些行為本身有關:人們發現了哪些機密文件,密碼破譯者破譯了哪些內容。但實際上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行動是否影響了戰爭。
  • 《瑪塔·哈裡》| 「最美女間諜」的傳奇人生了解一下!
    由荷蘭國家芭蕾舞團當家首席Anna Tsygankova主演,由真實歷史故事改編,講述一戰時期荷蘭雙重美女間諜瑪塔·哈裡的傳奇人生。歷史上有很多傳奇女間諜的故事,她們不但人美,更有心機,靠著聰明才智遊刃有餘地活躍在敵方內部。
  • 《瑪塔·哈裡》| 點擊了解「最美女間諜」的傳奇人生!
    由荷蘭國家芭蕾舞團當家首席Anna Tsygankova主演,由真實歷史故事改編,講述一戰時期荷蘭雙重美女間諜瑪塔·哈裡的傳奇人生。歷史上有很多傳奇女間諜的故事,她們不但人美,更有心機,靠著聰明才智遊刃有餘地活躍在敵方內部。
  • LIVE | 《瑪塔·哈裡》「最美女間諜」的傳奇人生了解一下!
    由荷蘭國家芭蕾舞團當家首席Anna Tsygankova主演,由真實歷史故事改編,講述一戰時期荷蘭雙重美女間諜瑪塔·哈裡的傳奇人生。瑪塔·哈裡受人討論的不只是她的間諜身份,更是由於她常常善於改變自己,在舞蹈家和間諜的雙重身份間自由轉換,讓人驚訝於她的生命創造力。
  • 五重間諜袁殊,堅守紅色底線,其人生經歷令人感佩
    他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具有五重身份的間諜,他是《偽裝者》裡明樓的原型,他的前半生充滿危險而又極具傳奇色彩,他就是袁殊,一個時代造就的優秀地下工作者。在前些年熱播的諜戰劇《偽裝者》裡,明家姐弟圈粉無數,尤其是大哥明樓與弟弟明臺在天台上的一番對話更是讓人看得血脈噴張,明樓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連續向明臺表明了三種身份,分別是偽政府重要的公職人員、國民黨軍統間諜和共產黨地下工作者。
  • 冷戰時期的動物間諜,潛伏在動物界中的007
    文:林森提起間諜,大家的腦海裡第一時間恐怕都會想到詹姆斯·邦德、傑森·伯恩、伊森·亨特這些「熒幕明星」,或者理察·佐爾格、馬塔·哈麗這些傳奇諜王。然而殊不知,還有一種間諜,本以為只存在於很多人的腦洞之中,然而其卻真實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並顯著改變了人們對間諜的認知——這就是動物間諜。01動物間諜聽起來新鮮,但卻很有歷史淵源。我國古代就有「飛鴿傳書」的典故,可見對動物進行一定程度的訓練,就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
  • 潛伏在日軍高層的紅色間諜——武田毅雄
    神秘呼號:莫斯科呼喚影子1934年,武田毅雄被派駐蘇聯使館任副武官,他的紅色間諜之旅也由此展開。因為,他結識了一個人,一個改變他命運的中國人。11月28日,武田毅雄參加了蘇聯政府舉行的一個招待會,邂逅了中國人張浩(林彪的堂兄林育英)。兩人相識時,武田30歲,張浩37歲。
  • 【蒙狐戰記004】數以千計的蘇聯間諜,抵不上一個錯誤決策
    「嘿嘿,數以千計的間諜,都沒能讓蘇聯人做出一個明智的決策,真是愚蠢至極。」
  • 《勝算》裡代號「瓦吉姆」的蘇聯間諜,到底是屬於哪個情報機關?
    克格勃從成立起,就一直是蘇聯對外情報、反間諜、國內安全和邊境保衛等領域的主要負責部門,最鼎盛時期發展到編制人員50多萬人,其中總部機關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20萬人,邊防部隊30萬人。此外,在全世界範圍還有25萬諜報人員,年度預算高達100億美元。
  • 紅色美女間諜黃慕蘭的傳奇人生:四次結婚 ,兩入秦城
    美女紅色間諜黃慕蘭出生於湖南瀏陽一個書香之家。一生結過四次婚,其中有三次屬於典型的「革命聯姻」。1955年,黃慕蘭因「潘楊案」被捕。
  • 這是二戰時期最神秘的間諜,中日蘇三國都拒絕透露他的資料
    有的歷史學者認為,在蘇聯「間諜之神」佐爾格被捕犧牲後,代號「捷列金」的武田毅雄,就是蘇聯在遠東最重要的王牌間諜。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諜戰人員,卻在1945年2月神秘失蹤,音訊全無。直到抗美援朝期間,武田毅雄又以「舒密特」的身份打入美軍情報部門,為我軍抗美援朝的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援。抗美援朝結束後,按理說應該可以恢復身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