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歷來頗多爭議。連美人、綠椅子、密愛那樣的色情片都能拍得美輪美奐,亂我心弦,讓我們原本可以伸出的東西,不由自主地縮回去。為此我諮詢過多名資深擼男,都說服了,韓國電影看多了,容易淪為佛教信徒,塵世蒼茫,月明星稀,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二戰後,南北對峙,在美國人的薰陶下,南韓這邊的愛美之癖莫名崛起,心氣之高揚,陣容之齊整,宇內少見。反映在影視劇領域,劇情設計之精巧,後期製作之完美,嚴絲合縫,酌古斟今。時至今日,他們的老師美國人早已甘拜下風,他們的祖師中國人更是難望相背。難怪後來三八線以北、勞動黨轄區內他們的袍澤,尤其新聞圖片,出鏡必慟,被南韓同胞美得,太激動,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剛看完《內在美》,影片講述了家具設計師禹鎮和家具店職員怡秀之間的愛情故事。禹鎮每天醒來都要變身甚至變性,只有發小和母親知道並接受這一事實。怡秀是家具店導購兼採購員。兩人相遇後,禹鎮對怡秀魂牽夢縈,隨之工作質量下降,生活規律紊亂(也沒見甲亢),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為表達愛意並使怡秀接受,禹鎮用最好的身體孤注一擲,為給愛人留下最好的印象,最好的身體不惜多天不眠,但還是熬不住困意,電車上一個瞌睡還沒打完,醒來已是一位山東籍韓國老大爺……說好的幸福,約好的早餐,消失在清晨的站臺……此後的怡秀難忘舊情,不由自主地與21位情人輪流相愛著(含女情)。
竊以為,《內在美》若考慮大陸院線的話,清晨站臺的背景音樂,應該改成張雨生的MV大海,不是說張顏值高,而是歌詞很應景。資料顯示,內在美在臺灣上映的片名是愛上變身情人,在香港上映的名字叫我的變身男友,如果能進大陸,我建議取名為我和我的21位男友,不用謝,我也是跟程野學的。
懷特德-弗萊在其《假裝的藝術》裡教導過我們,當我們討論電影時,我們首先要討論的是劇本,《內在美》的劇情是有瑕疵的,比如禹鎮每次變身,醒來時衣褲都是配套的,甚至有次變身女性時,害得發小想犯罪。儘管這樣的故事架構一點即破,看上去也是毫不起眼的創新,甚至連你也能想到的劇情,偏偏能讓你拍疼雙手,腦洞大開,這說明編劇是成功的,不想再談。
其次討論的對象是導演,該片獲2015年度韓國電影票房冠軍,導演白宗烈獲韓國電影大鐘最佳新人獎,女主角扮演者韓孝周獲青龍獎最佳提名,除此之外還有四項青龍最佳獎,分別是攝影、燈光、剪輯和配樂。一部文藝片,囊括的獎項如此之多,這說明白導已經厲害得不行,不能再談。
第三是大招,懷老師說的,只有門外漢在討論電影時才討論情節,像我們這樣專業的電影討論者所關心的只是它的鏡頭運動、剪輯、燈光、後期還有配樂等,也就說,編劇的想像力如何,攝影師的痔瘡治癒了沒有,還可以泛泛地談一談內景的裝飾風格,只是很可惜,《內在美》的這幾項,基本上都獲了獎。
同樣可惜的是,以上談資屬於學院派,我只是普通觀影者,通俗地表明一下我的立場,我堅信《內在美》的製片方一準考慮過大陸市場的,不信你看,臺詞裡出現過蒼井空,上野樹裡跟酒井法子撞衫,李鎮旭跟周潤發撞衫,柳演錫跟鄭智撞衫,李棟旭跟劉燁撞衫,連韓孝周本人,也跟鄭爽隱隱相似。
北京方言裡有個詞叫牛逼,很多有修養的人士都認為它不雅,但它經過中國風格的網際網路孵化後,已經由一個省級詞彙變成了國家級詞彙:NB,升級了。實際上NB這個詞吧,它是英文內在美的縮寫:natural beautiful。也就是說,人類的身體原本就是從鮮嫩到健碩到衰老,隨著年輪的變化而變化,但是我們的內核我們的內心和內在,則和身體的新陳代謝沒有多大關聯,漢語所謂的人醜心善,人老心不老,又但是嗜美成性的韓國人不這樣看,他們不希望自己變醜或變老,於是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整容美容機構,也有了這部看上去標榜內在美的電影,實際上它的觀眾們依舊無法接受老人和醜人的。
摘一段Yes娛樂給出的影評:《內在美》其極具色彩感的視覺表現更是引人視線注意,華麗的出演陣容相輔相成的色彩中,襯託出演員們的模樣,刻畫出只屬於該電影的新鮮感性,尤其是本次海報,由廣告到設計,多方面領域中有著活躍表現的最高視覺藝術百名導演參與其中,更是具有不同的意義……什麼亂七八糟的句型,是國文用百度直譯成韓語的呢,還是韓語被臺灣人翻譯過來的,讀起來繞得我頭暈,不怪臺灣作家的書在大陸總是滯銷。
值得一提的還有該片所獲的2015年度最佳廣告植入獎,AXL,開個玩笑:這個品牌如果在我國,估計很快就能成為眾多新開樓盤的主題雕塑,反正羊毛出在狗身上,開發商有的不僅僅是錢,他們還有著令人髮指的仿製能力,有人說2000年之後的中國籍地產文案,都哈韓,沒別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職能,抄韓獻給開發商,我沒怎麼接觸過地產文案,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想錢想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