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梁JQ是在某時報的微信作者群,混跡在一群寫手中,漫畫家的身份讓他顯得有幾分特別,而且主編在群裡分享的副刊樣刊裡,時常會見到他的作品發刊,後來才知道梁畫家是該報的特約插畫作者,他在群裡也屬於活躍型,時常會分享一些自己作畫的場景或者發表在其他期刊雜誌上的作品。
後來,我才知道梁是一位職業漫畫家,現在是山西省漫畫學會理事、《格言》雜誌籤約作者、《青年博覽》雜誌插圖作者,市美術教研員、省級教學能手。自身本就是美術生出身,醉心於漫畫、漫像創作,多幅漫畫入選中國、土耳其、伊朗、匈牙利、波蘭、馬其頓、亞塞拜然、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國際漫畫大賽。我們就稱呼他梁大師吧。
我主動添加了他的微信,作為一名十八線不知名寫手,我沒有和梁大師聊過天,不過經常看到他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創作畫面和成果,似乎每天他都有作品發表,自然每天的時間基本也花在創作上。
梁大師的漫畫有濃鬱的個人風格,寓意直白深刻、人像表情誇張,色彩大開大合,有幾分稚氣與老成糅合後的衝突感。我記憶最深刻是人物畫中總是張大的嘴巴,而且他的每張漫畫布局總有向右小幅度傾斜的特點。
漫畫從來不只是孩子的專享,也是許多成人的心頭好,而漫畫家往往兼具孩童的天真和成人的世故,才有了筆尖流淌出的獨特畫作。梁大師的漫畫主題不僅有保護自然、愛護地球等宣傳性作品,還有許多表現生活情景小故事的條漫,我想只有對生活保持熱愛的人才會不斷輸出作品。
梁大師已經全職在家畫畫多年,每天伏案作畫已經成了生活的一種習慣,像吃三餐、睡覺、呼吸一樣自然而不可或缺。任何創作型人才最終取得的成功,除了天分與熱愛,剩下的全憑獨自堅持。當然,堅持為梁大師帶來了果實,現在他的作品基本都能發刊,稿費單也拿到手軟,偶爾曬出的一沓稿費單,就讓我等菜鳥佩服得的五體投地。
此外,梁大師還兼顧畫肖像漫畫,只要你提供一張照片,他就會畫出一幅,群裡常有人聯繫他畫肖漫,效果很顯你的個人外貌特點。
受爸爸的薰陶,梁大師的女兒也喜歡畫畫,不禁想到一位領導對他女兒的叮囑,無論將來孩子從事何種職業,都不要放棄堅持多年的畫畫技能,那項技能可能會成為你謀生的手段,也將是你對抗無盡歲月的有力法寶。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份法寶,有人愛唱歌、有人愛跳舞,有人喜歡畫畫,有人熱衷足球……無他,堅定地熱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