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在最近上映的電影《金剛川》中,志願軍高炮部隊作為三個章節的其中一章,可謂是濃墨重彩!
而電影裡最激烈的對抗,也發生在美軍戰機與志願軍高炮班的對決中。
美軍在夜間出動了F4U-5N「海盜」夜間戰鬥機,對守衛金剛川工程橋的志願軍高射炮陣地進行空襲,彈雨甚至將志願軍戰士的軀體打碎,而張譯、吳京飾演的高射炮兵戰士則操作2門單管37毫米高射炮,發出了不屈的怒吼。這段場景非常感染人,讓人們感受到我志願軍戰士在技術裝備落後的情況下表現出的革命大無畏精神。
圖片:高射炮打飛機這段還是很熱血的。
電影最後,張譯飾演的高炮班班長「張飛」,在斷了一條腿一個胳膊的情況下,單人操炮,擊落了瘋狂的美軍飛行員——大反派希爾·安德魯(空中呼號:疣豬,美國A-10攻擊機的外號)。
這個片段讓人血脈噴張,算是影片中刻畫得最到位的。
但是也有人質疑了,單人單炮擊落美軍高速戰鬥機,這不真實吧?
圖片:張譯、吳京分別飾演兩名高射炮手。
事實上,這段雖然進行了藝術加工,但卻是有歷史原型的!
他就是志願軍歷史上的一位傳奇防空作戰戰鬥英雄——劉四!單人操炮擊落美軍戰機也並非發生在金剛川邊,而是發生在1951年的黃江橋旁。
劉四,1926年出生在山西省忻州市,1947年參加解放軍,1951年5月跟隨志願軍第65軍高炮獨立第31營入朝參戰,是3連3班的一炮手。
圖片:保衛鋼鐵運輸線的我志願軍高射炮兵。
6月6日,31營3連開赴中線守衛黃江大橋,這是西線部隊的交通要道,也是敵機重點轟炸的目標。
這裡山高坡陡,溝狹谷窄,高射炮工事只能構築在山坡上,和《金剛川》中高射炮陣地位置類似。此後該連各高炮班多次進行對空作戰,守住了朝鮮戰場上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11月1日,4架敵軍戰鬥機闖入陣地上空,其中2架交叉著俯衝射擊,3班和1班的高炮同時開火,擊落、擊傷敵機各一架。
第二天,敵軍再次出動30多架戰機,輪番向我高炮陣地附近投下9枚炸彈,並掃射數十次,這時凝固汽油彈在3班陣地爆炸,陣地上頓時一片火海。
圖片:37毫米高射炮是當時抗美援朝高射炮兵的主力高炮。
炮位上的劉四、郭三、於楷榮、向永昌等炮手被大火包圍,一塊彈片擊中劉四的臉部,他身子一歪,從瞄準座上栽倒。
當劉四甦醒過來,他強忍傷痛支撐起身體,循目望去發現同班的戰友都犧牲了!
劉四怒火滿腔決心1個人操作平時要7名炮手才能操作的61K型37毫米高射炮打擊敵機。他是瞄準手,先撲到瞄準座上,盯著瞄準鏡轉動方向輪,找好方向,接著又撲到二炮手的位置,雙手控制射擊仰角,腳踏發射開關,壓進炮膛的炮彈呼嘯著直奔敵機,只一發炮彈就將逼近的一架P-51「野馬」戰鬥機打得凌空爆炸(也有稱是F-84噴氣式戰鬥機)。
其餘敵機見勢不妙,掉轉機頭逃之夭夭。
圖片:《金剛川》中高射炮班一段雖然有演繹,但卻也有原型。
下午16時,15架「野馬」戰鬥機再次來襲,身負重傷的劉四已經無力搖動方向盤,新戰士吳玉生跑到陣地接替了他。
頑強的劉四支撐著身子,半蹲在吳玉生身邊,一邊糾正他的動作,一邊指點射擊方向。
一架敵機剛想向下俯衝就被劉四所在的3班高炮和近處的1班高炮擊中機身墜毀。
圖片:收藏在革命軍事博物館的3班英雄高炮,繪有10顆紅星,代表了擊落10架敵機。
為什麼劉四能夠完成單人操炮呢?
首先他並沒有像電影中那樣被炸斷腿腳,只是輕傷,能夠自由活動。
其次,雖然蘇制61-K(M1939)單管37毫米高射炮本身操作需要8個人完成的,但去掉所有彈藥手,最低人數只需要4個人就能完成瞄準射擊。
這4個人的分工分別是:一炮手負責方向操控,二炮手負責俯仰操控和擊發,三炮手負責距離裝定,四炮手負責速度和航向裝定。
3班當時炮班人員傷亡前已經完成了速度裝定,敵機正對陣地俯衝,劉四修正了方向操控後減少了對航向裝定的依賴,然後只需要操控俯仰射擊就行了,最終以一個概略射擊的短點射擊中敵機。
雖然這個戰果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是單人短時間完成61-K兩個戰位的修正和操控也是相當令人驚嘆的。
圖片:61-K高射炮最少需要4人操作。
現實中的劉四沒有犧牲,在這次戰鬥中,劉四榮立一等功,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二級對空射擊英雄」稱號。而他所在的3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先後擊落敵機10架,2次榮立集體三等功。
那門37毫米高射炮的防盾板上繪有十顆紅星標誌著3班的戰績,後來這門英雄炮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槍械部移交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要知道,美軍王牌飛行員的標準都只是擊落5架敵機!
而3班所在的那個3連,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了擊落美軍戰機46架,擊傷85架的輝煌戰果,最終被授予一等戰功連。
在韓戰後,3連所在的獨立31營與其他兩個營合編成了高炮63師627團,後來又參加了國內保衛東南沿海打擊美蔣偵察機的作戰。並在60年代越南戰爭爆發後,作為63師部隊參與了援越抗美作戰,負責保衛北越人民軍的交通線,再次迎戰美國空軍和海軍航空部隊,並取得輝煌戰績。
圖片:英雄高炮班。
至於戰鬥英雄劉四,在報導中並沒有說他後來的情況。
但是筆者在查詢我軍高射炮兵部隊發展過程中,找到了上世紀70-80年代高射炮兵71師的情況,發現其中一任師長正是劉四,如果不是同名同姓的話,這位高射炮兵師長劉四應該就是那位戰鬥英雄劉四。
高射炮兵第71師,是1965年12月23日由武漢軍區炮兵631團為基礎在江城武漢擴編為高炮師。第一任師長是吉國棟,第二任師長就是劉四。1985年裁軍百萬,該師與武漢軍區同時撤銷。
圖片:高射炮兵第71師劉四師長,應該就是戰鬥英雄劉四(照片源於糊塗翁(任國文) )
圖片:高射炮兵第71師領導集體,其中第一排右二是劉四師長(照片源於糊塗翁(任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