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
本期導讀
貴為王子卻沒有錦衣玉食,從小顛沛流離、家庭破碎的菲利普親王,如何把一手爛牌打好?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
01 襁褓裡流亡法國
今天繼續講菲利普親王的「屌絲青年逆襲記」。上期最後說到親王是「在戰火中出生,在襁褓中流亡」。在他一歲多的時候,父親安德烈斯王子在希臘國內差點被槍決,最後幸運的躲過了死刑,但是全家必須要流亡海外,所以一歲多的菲利普親王就被迫離開了自己的故土。
那個時候非常慘,慘到什麼程度呢?菲利普親王是他父親安德烈斯王子最小的孩子,也是獨子,他有4個姐姐。據說那個時候他四個姐姐和他是被裝在放水果的小木箱子裡邊,被搬上了英國人的軍艦,英國軍艦把他們從希臘帶到了法國。
為什麼要去法國呢?因為當時在希臘國內所有跟希臘王室掛鈎的格呂克斯堡家族的成員都被打倒了嘛,所以你得找和希臘王室沒關係的成員。結果發現在法國有一個,就是菲利普親王的二伯喬治王子——歐洲人取名確實缺乏創意,喬治王子等於和他爹希臘的喬治一世國王是同名的。
這個喬治王子,也就是菲利普親王的二伯,從小是在丹麥王室的那一支格呂克斯堡家族長大的,所以跟希臘王室這邊沒掛什麼關係。那他那時候為什麼在法國?因為他入贅了法國一個極其有權勢的家族,他娶了一個老婆叫瑪麗·波拿巴。這「波拿巴」一聽,大家可能馬上反應過來了,這是拿破崙家族的人。沒錯,菲利普親王的二伯喬治王子就是娶了一個拿破崙他們家的公主。
在一九二幾年的時候,雖然拿破崙已經死了100多年了,但是這個家族在法國仍然是非常的有勢力,尤其是有錢,留下了大量的遺產。所以對於菲利普親王這一家來說,既然已經落難了,當然是得找一個有錢的親戚投靠,自然就先找了法國的他二伯家。
關於菲利普親王這個超級富婆的伯母瑪麗·波拿巴公主,再分享一個小八卦,就是她是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的病人兼超級崇拜者,崇拜到後來兩個人過從甚密,走到一塊去研究。這個研究的主題叫「性心理學」,這事聽起來讓人浮想聯翩,而且也讓她自己的夫君喬治王子很頭疼。另外在後期弗洛伊德被納粹德國迫害的時候,瑪麗·波拿巴公主還出了大量的贖金,因為有錢嘛,為佛洛依德來贖身。點到為止,兩個人反正關係非常親密。
回到主題,所以菲利普親王一歲多就到了法國。你看親王他是不會說希臘語的,雖然他是出生在希臘的一個希臘王子,但是他會說英語、德語和一點法語,其實就是和他的成長經歷有關係。儘管在法國獲得了一個初步的落腳點,但是對於菲利普親王家庭來說,變故才剛剛開始。
02 爹媽靠不住,舅舅來相助
因為遭遇了這麼巨大的打擊,所以他的父親安德烈斯王子變了一個人,開始借酒消愁,最後拋妻棄子——這個家我也不要了,老婆孩子我也不管了,直接去了法國南部蒙特卡洛,在那兒就燈紅酒綠了,家也不回了。菲利普親王的母親得了精神分裂症,所以這個家庭要多慘有多慘。
菲利普親王童年是輾轉法國、英國、德國、蘇格蘭,完成自己各個階段的教育。尤其是去德國,那時候慘到什麼程度?他去德國讀書是為了投靠他的姐姐,因為這個學校是他的姐夫開的,他可以省一點學費,你就想想這都已經落魄到什麼程度了。
菲利普和姐姐在巴登城堡
但是你注意,對於一個男孩成長的過程來說,父親這個角色是不能缺位的。即便你父親缺位了,在你生命中一定會有別人來代替父親這個位置。所以對於菲利普親王來說,很幸運的就是在他的青少年時期遇到了能夠替代父親的人,那就是他的兩個舅舅。
我們之前說過嘛,菲利普親王的外婆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所以他母系這一支和英國王室是掛著關係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親近的關係。菲利普親王在7歲的時候去英國倫敦投靠他的外婆去讀小學,當時他住在哪兒呢?住在肯辛頓宮。這個肯辛頓宮,我相信對倫敦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都聽說過,它是英國王室的一個重要的居所,曾經黛安娜王妃就住在肯辛頓宮。
所以你想其實從小菲利普親王雖然落魄潦倒、生活顛沛流離,但是通過母系這一支和英國王室始終沾親帶故掛著關係。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母系這一支,也就是他兩個舅舅,成為了替代他父親角色的人,給了他很多男子漢一般的教育,甚至為他設置了人生前進的方向。這個人生航向是什麼呢?那就是要做一個光榮的英國皇家海軍的軍官。
03 外公舅舅,一門三傑
菲利普親王這兩個舅舅都曾經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而且官位都非常高。這事兒其實應該再往前倒,從他的外公說起。他的外公叫做「路易·蒙巴頓親王」,這個親王是由於他外公娶了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所以得到了親王的頭銜。但是他外公在英國海軍是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官至英國第一海相。
這個第一海相是什麼意思呢?相當於美國的海軍作戰部長,就是在軍職系統當中的海軍序列的最高官員。你可以給它簡單理解成是海軍司令,同時還兼著海軍的總參謀長。你要知道英國皇家海軍在整個英國的軍事系統當中,它的重要性是舉足輕重的。因為英國是一個海權國家,這個國家強大起來變成「日不落帝國」,就是靠著海軍這個強大的制海權。
所以菲利普親王他外公這一家,從他外公開始能夠做到英國的第一海相,本身就是很顯赫的事。然後他兩個舅舅又都在皇家海軍服役過,所以這自然而然就給了菲利普親王青少年時期很大的影響。尤其在父親缺位的情況底下,這兩個舅舅基本就承擔起了父親這樣的職責。
蒙巴頓勳爵
雖然大舅舅因為得了癌症英年早逝,但是小舅舅最後成長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說這個地位、成就要超過菲利普親王的外公。他這個小舅舅叫做「蒙巴頓勳爵」,最後不僅是承擔過第一海相這樣的重要職位,甚至在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之前,蒙巴頓勳爵是印度的「末代總督」。
當然可以提一句,那就是在蒙巴頓勳爵離開印度的時候幹了一件事兒,給印度和巴基斯坦至今的衝突埋下禍根,叫做「印巴分治」,這就是蒙巴頓勳爵的方案,這是一個題外話。
04 高人指點,愛情事業雙豐收
那麼由於受到他這兩個舅舅的影響,中國人有句話叫「外甥像舅」,菲利普親王由於受到了他外公和兩個舅舅的影響,自然對於海軍就無限的憧憬。所以在十八歲那年他就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在達特茅斯,這是1939年。
注意了,1939年在「屌絲逆襲記」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年份——第一個是他開啟了自己的海軍軍官的職業生涯,變成了一個海軍學員;第二個,也就是在這一年,他使得當時只有13歲的伊莉莎白對自己一見傾心。
當然菲利普親王和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應該更早就見過了,我們之前說過親王在7歲的時候就去英國讀小學了,但是你想由於他比女王還要大5歲,所以他七八歲的時候女王才兩三歲,對這樣的一個遠房表哥應該沒有什麼印象。但是在1939年的時候可不一樣了,伊莉莎白二世女王13歲,情竇初開。
在1939年的夏天,喬治六世國王帶著自己的兩個女兒,去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院視察,而當時學校方面就安排了菲利普親王來陪同國王一家。但是這個安排背後是蒙巴頓勳爵一手的策劃,他那時候應該已經準備好了要讓自己外甥進入到英國王室當中。所以在任何的成功學案例當中,背後運籌帷幄的這個人是特別關鍵的。
於是當時年輕、帥氣、俊朗又外向的菲利普親王——菲利普親王年輕的時候真的太帥了,大家可以看看他那個時候的照片,非常的英氣逼人——一下子就打動了只有13歲的伊莉莎白女王,而且女王從此是一見傾心,一輩子對這個表哥就沒變過心。所以1939年對於王室「屌絲」菲利普來說極其重要,這叫愛情事業雙豐收。
愛情方面,他收穫了自己的表妹,未來的英國女王,那個時候伊莉莎白已經是叫做王位的「推定繼承人」了,因為他父親已經成為國王;而在事業方面,菲利普親王開啟了自己的職業海軍生涯。
那之後二戰就爆發了,菲利普親王作為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員就參加了二戰,而且他真的上了戰場,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海軍軍官。從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院畢業的時候,他是以第一名的成績從當期畢業,他也是21歲的時候就成為了當時英國海軍最年輕的一等上尉。在二戰期間,他是輾轉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艦隊,而且在地中海作戰的時候還曾經立下戰功。
當時他們是西西里島的戰役,上面德國轟炸機炸著驅逐艦,他在驅逐艦上想了一個辦法,用一條救生舢板點起大火,騙開了德軍轟炸機的注意力。中國三十六計叫「瞞天過海」,立下了戰功。所以菲利普親王確實是一個天生的優秀的海軍軍官。
而且到了二戰尾聲的時候,1945年的9月份在東京灣的日軍投降儀式,菲利普親王作為英國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一名軍官,在自己的軍艦上親眼見證日軍投降的過程,這是他海軍生涯的無上榮耀。這個對於他未來要迎娶伊莉莎白,當時還只能叫長公主或者王位的「推定繼承人」,還是很有幫助的,加了不少的印象分。
05 戰功加分,出身挖坑
但是你要知道在二戰結束之後,伴隨著他和伊莉莎白的婚期越來越近,大家對於他的爭議還是挺多的,尤其是英國王室。一方面當然是在於菲利普親王本身父系家庭的格呂克斯堡家族是很邊緣化的一個貴族家庭,在希臘雖然是王室還被流放了。這個王室之間也有鄙視鏈,也有「勢利眼」,這個很正常。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親王的四個姐姐全部都嫁給了德國人,而且其中兩個姐夫還是德國的納粹軍官,這個就比較要命了。
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王室和德國王室的通婚非常多,比如說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君阿爾伯特親王就是一個德國王子。但是一戰和二戰這個情況就完全改變了,因為英國和德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對立面,都是互相掐架的,所以英國王室對德國人態度發生了逆轉性的變化,甚至是不共戴天。這恰恰也是菲利普親王最大的軟肋——自己一個是來自於德國血統的家庭,其次四個姐姐都是嫁給了德國人,這是致命傷。
於是這時候「屌絲逆襲記」到了危難存亡的時刻,菲利普親王一咬牙一跺腳說:德國姓「格呂克斯堡」我不要了,我改姓我外公的姓叫「蒙巴頓」。但是最終這事兒還是不行,咱們下期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