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窮人」為何不賣掉房子,換幾百萬,去周邊城市過富人生活?

2020-12-19 騰訊網

我們常常把貨幣的大量投放講做「放水」,這個比喻其實很有道理。有放水就有堤壩,而且還可以引流,這些都是經濟上存在的措施。當然,對於咱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些東西都是用來做大事的,咱們主要是要想想怎麼樣利用經濟規律讓自己發家致富,其實這也是有的,辦法就是從「水位高的地方」引流到自己這樣「水位低」的地方。

這麼講很抽象,但是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我們對這個經濟規律是「日用而不知」。現在許多農村的人都選擇去城市打工,然後在農村買房、生活,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是因為城市的「水位高」,隨便到那裡「抽一點兒水」放到自己口袋裡,回到農村自己就可以成為農村的一個「高水位」。

這就讓人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一些在上海有房子但是又沒有很好的工作,乃至於還要吃低保的「窮人」為什麼不把房子給賣了,拿上幾百萬的現金,去小城市過富人生活呢?在我們大多數人眼裡,上海是一個極度富裕的地方,那裡的人工資隨便都是幾萬一個月,所以可能大家對上海的「窮人」不是很能理解。

但是上海確實是有自己的「原住民」窮人的。這個面積6340.5平方千米的超級大都市,常住人口有1450.43萬人,2019年的GDP達到了38155.32億元,佔了全國GDP的3.8%以上。而它的土地僅僅只佔了全國的0.06%左右。看起來上海的經濟水平似乎應該人人都很有錢,但是事實是這樣的嗎?並不是的。

譬如,我們一個上海人拿著10000元一個月的工資,他的工資比起全國的平均工資水平已經算是很高的了,但是他可能在上海過上富人的生活嗎?顯然是不能的,正所謂「水漲船高」,在這裡固然工資比全國普遍都要高,但是它的物價和消費也比全國普遍水平都要高,所以這裡10000元的工資可能實際生活水平跟三線城市2500元的工資是一個感覺。

所以上海其實是有很多手中握著「數百萬」的房產的本地窮人的。因為房子本來就是個必需品,雖然它現在被「金融化」了,但是僅僅只有一處房產的本地人也不能指望這房子能夠下出金蛋來。所以他們當中不少人甚至還需要依靠國家補助的低保才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成了「貧窮的富翁」。

那麼,這些上海「窮人」為什麼不把自己上海的房子賣了,換取數百萬的現金,然後去二三線城市買一處豪宅,過富人的生活呢?這其中牽涉到了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實實在在的困難,另一方面則是觀念和理念上的困難。兩重困難導致這些「窮人」堅持在上海繼續過自己艱難的生活。

首先,我們講實實在在的困難。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安土重遷,因為每一次搬家對一個家族或者家庭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尤其是距離比較遠的搬家。因為搬家意味著把自己之前積累的大多數社會關係全部放棄或者部分放棄,比如工作崗位、熟人圈子、人脈資源,這些東西都會隨著搬家部分或者全部的喪失。

而且很多社會制度制約著我們的搬家,比如有孩子的人肯定得考慮一下:孩子換一個城市能否找到接受他的學校呢?或者能否找到一個比較廉價的幼兒園呢?這些東西都是每個想要搬家的人必須考慮的事情。譬如上海人搬到長沙來,首先你一個外地人不一定能夠在這裡買上房子,其次你不一定能給孩子找到合適的學習,所以衡量一下還是不搬家吧!

而觀念上和理念上的困難也是相當大的。因為現在我們人人都講「流行」,實際上就是一種無主見的從眾行為。現在大家都在瘋狂地往大城市擠,而上海本地人卻突然從上海這樣的超級大都市搬出來,這會給他帶來精神上的極大壓力。可能很多親朋好友會在背後對他們指指點點,說他們搬到窮地方去了,讓人難以接受。

另一方面,他們自己也未必不會有作為一個上海人的「矜持」,如果突然有一天自己不是上海人了,變成一個他們眼中的「鄉巴佬」,那是不是會覺得特別的鄙視自己呢?同時離開了上海也無法再看到上海這裡許許多多的奢華景象,只能看看二三線城市的凋敝景象,這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失落。所以考慮一下,還是不搬了,寧願在這兒窮著。

老子說:聖人為腹不為目。我們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要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不要被眼前的繁華所迷惑。其實筆者覺得,二三線城市只要能夠安康生活,也挺好的。大城市太繁華,太嘈雜,也太讓人煩心了。

相關焦點

  • 有錢人在悄悄賣房,窮人卻砸鍋賣鐵買房,為何甘願做接盤俠?
    有錢人在悄悄賣房,窮人卻砸鍋賣鐵買房,為何甘願做接盤俠? 現在市場上,已經很難見到瘋狂買房的人了,隨著住房的嚴重過剩,大家對房子的觀念發生了改變,實際上樓市的情況也出現了轉變,那些幾年前買了房子的富人,都在不斷的拋售房產,比如像中國最大炒房團上市公司,手裡掌握了130萬套住房,價值1.3萬億,在這幾年也在想辦法拋售房子,二手房掛單量超過10萬套的,全國有十幾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杭州,蘇州,重慶等城市。
  • 從上帝視角看,窮人和富人的「分界線」,驚呆眾人!
    排列的一條條整齊的房子是富人居住的社區叫Loresho,而另一邊屋頂顏色明顯層次不齊、破舊的房子就是Kawangare貧民窟,有大概65w窮人在那居住,據了解這裡的人每天生活費不到1美元。生活設施極其差,自來水都經常中斷,還有下水道系統設計不合理,導致疾病率異常的高,很多生活在這裡的人都有愛滋病。奈洛比裡還有一個Kibera的貧民窟,是整個非洲最大的一個貧民窟,有250w窮人居住在此。
  • 為何「窮人」和「富人」差距大?改正這3個缺點,還有翻身的機會
    為何「窮人」和「富人」差距大?改正這3個缺點,還有翻身的機會要說社會上經常討論的話題,自然有「窮人」和「富人」的一席之地。特別是很多新聞只要是帶上王健林。馬化騰、馬雲等成功人士的名字,就能夠收穫不錯的討論量,可見大眾對於「富人」的一舉一動也是非常關注的,好奇他們私下的模樣。可以說,「窮人」和「富人」就是相互對立面,一個代表著城市光鮮亮麗,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樣子;一個代表的是城市貧窮落後的角落,給世人感覺大多都是髒亂差的模樣。
  • 上海周邊城市的空置房為何換手率很低?
    上海周邊如南通、嘉興、嘉善很多長期無人入住的「鬼宅」,為什麼很少有人出手?在南通、嘉興、嘉善有很多環境很好的小區,售出率很高,但是卻沒有人氣,入住率非常低,二手房市場的換手率也很低,這是為什麼呢?很多在上海的大概都聽說過,這些房子大多數是給上海人買走了,相對於上海的高房價來說,這些地方的房子說是「白菜價」一點都不為過。所以很多上海人買起來會毫不心疼。拿崇明島來舉個例子,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一半屬於上海,一半屬於南通,所以你要去崇明島北面那一片買房子的話,聽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這個地方以後一定是劃歸到上海的,買到就是賺到,上海戶口穩穩的。
  • 作為一個窮人,我需要理解富人的生活嗎?
    歡樂頌第1、2部都落幕了,看過的人都知道,裡面的5個姐妹是鮮明的富人與窮人階層。電視劇就是電視劇,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窮人可以和富人做親密的朋友呢?不過電視劇說的沒錯一點是,窮人真的無法理解富人的生活。而富人當然也無法理解窮人。在窮與富之間,往往隔著一道不可跨越的溝。人們站在兩側,看不清彼此,卻向對面扔著石頭。
  • 窮人思維有多可憐?富人思維有多厲害?兩個故事告訴你,恍然大悟
    窮人思維有多可憐?富人思維有多厲害?兩個故事告訴你,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故事一 有一個窮得有上頓沒下頓的窮人,日子過得十分之悽慘,一位富人看到後起了同情心,想要幫他脫貧。
  • 20多年後,「窮人住在城市,富人住在農村」你覺得會實現嗎?
    無論是農村村貌的改變,還是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展現出了新時代農村的風貌。提起,之前的農村生活,給大家都印象是貧窮落後以及髒亂差的環境,現在的農村環境與之前大不一樣,每家每戶都蓋起來小洋樓住著,生活好不愜意。很多城裡人厭煩了城市裡裡面喧囂的生活,每逢假期周末時候,都開車去農村散心,兜風去感受久違的慢生活。
  • 每次看完國產劇中窮人的生活,對不起!是我不配當窮人
    ,每次看完國產劇中窮人的生活,對不起!我真的覺得是自己不配當窮人了。分明說好是窮人人設,但不管是住處還是穿著,過得都是富人生活,所以說這樣的劇會被吐槽也是不冤的。,裡面還有大落地窗和浴缸,她的生活也是過得不像窮人……我……只能說不配過窮人的生活……
  • 100萬的房子正在消失,為何說「百萬資產的窮人」越來越多?
    十年前,一百萬可以在上海市中心購買一套兩居室的房子。五年前,100萬可以在二線城市買一棟漂亮的房子。目前,在一個更好的縣城,100萬可能買不起中心區的房子。幾天前,皖北兩個縣的平均房價是7800,你無法想像幾年前其中一個縣還是個貧窮的縣。100萬的房子正在消失,為何說「百萬資產的窮人」越來越多?
  • 「恥辱之牆」:一堵高3米長10公裡,將窮人與富人分隔開的鴻溝
    在利馬這座城市裡,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奇怪的建築呢? 一、分隔窮人與富人 秘魯是南美洲的一個發展中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這裡出現了一股風潮。農村地區的居民開始大量的湧入城市,作為首都,利馬自然吸引了非常多的人前來。
  • 富人的《變形計》,窮人的《變心計》。
    很多小夥伴兒應該都看過一檔叫《變形計》的節目吧,這個節目主要是把城市中的頑劣公子哥,富家闊少等,送到村裡貧困家庭體驗生活,在把農村家庭的貧苦孩子接到城市來居住一段時間,二人互換生活,從而改變富人家孩子,讓他們變得「懂事」。
  • 香港窮人的窒息生活:睡籠子,住垃圾堆,被富人瘋狂吸血
    (圖源:阿基拉)而如果你去過香港,你就會知道為什麼這麼多科幻作家和導演選擇來到香港尋找賽博朋克的靈感。這種原因有的時候是審美式的:夜光下花花綠綠的霓虹燈廣告、一望無際的高樓聳立。(圖源:iso600)也有社會式的:在這些電影裡面,香港有著骯髒潮溼的街道、擁擠的住宅區、極端的貧富差距。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富人之間自然也有不同之處,但卻也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尤其是在富人思維上,富人和你想的往往不一樣。以下分享四種頂級富人思維,富人不說,窮人不懂,若能悟透,就不會是窮人。
  • 嫁給窮人,和嫁給富人,女人的生活核心是有區別的
    很多人會說,嫁給窮人當然是受窮,嫁給富人才會有生活品質可言。不否認,在經濟問題上,嫁給窮人,和嫁給富人,生活品質是不一樣的,但生活畢竟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生活品質也需要講究點核心內容。那麼,嫁給窮人,和嫁給富人,女人的生活核心又有哪些區別呢?
  • 看完國產劇的「窮人」生活,對不起我給窮人拖後腿了
    近幾年國產劇裡的窮人像集體人間蒸發一樣,難覓蹤跡。取而代之的極盡所能炫富的富二代瑪麗蘇劇,以及,越來越不像窮人的「窮人」。無錢無勢卻能靠近富人階級,說好的灰姑娘呢?來自小城市,家境平凡,每月工資4000元,但工資卡經常為負數,靠著爸媽接濟。
  • 看過國產劇的「窮人」代表了沒?跟她們相比我就是地地道道的窮人
    這就讓小編我有些疑惑不解,現在的國產電視劇是對窮人與富人有什麼誤解嗎?我如果是電視劇中所說的窮人,我也願意啊!可惜我不是。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窮人女主角住的房子,這分明是一棟小別墅啊,跟我腦袋裡的窮人房子真的是差到老遠了,這在廈門那裡可以說是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
  • 《寄生蟲》富人在上,窮人在下
    生活的迫害到底在什麼時候讓人崩潰呢?或許在你住地下室卻走進別人家如此敞亮、舉高臨下的房子後。或許是別人在為雨後晴天的party慶幸,而你家因為下雨漏水,你只能叼著煙蹲在馬桶上,看著水位上升淹沒你的時候。猜到了這電影的結局有命案,富人一家會出事兒,卻未曾猜對兇手。可是這個兇手有熨燙平整的西裝掛在地下室,有眾多書籍放在案前,是生意失敗不得志?
  • 杜拜富人生活令人難以想像,窮人生活也是令人難以想像
    在網絡媒體上,很多報導杜拜國民仿佛都是一天才工作幾個小時,只要憑藉著杜拜本地人的身份就可以過上好日子。如杜拜本地人可以給外國公司做擔保人(杜拜法律規定外國公司入駐必需要有本地人做擔保人),然後都能擁有令人驚嘆的金錢、開著名貴的跑車,再加上一些政府的福利待遇,過得土豪一樣生活,非常令人豔羨。
  • 你以為窮人才是《寄生蟲》?富人也不都是好人,西瓜視頻帶你了解
    導演奉俊昊在採訪裡曾說:「雖然生活在一個國家和城市,但富人和窮人可能都沒機會相遇》」。有專業的影評人在評論這部電影時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他說:「只有用『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蒙住雙眼,窮人才能心安理得的生活」。怎麼樣,是不是說到了大家的心坎兒裡。
  • 思維燈泡|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的差別
    如果你非要我說「窮人思維」,嗯,我也可以給你提煉幾點:1.過度的「節約」如果你沒有窮過,你是很難真正想像窮人的生活,體驗窮人的感受。我一個朋友的親戚,爺爺輩的那種,打小就很窮,窮到什麼程度呢?你可能不信,連我開始也不信,可這真不是瞎編的。當然,這種是「奇葩」,恐怕未必多見。但生活中,因為窮,所以我們只能應付日常開支,沒法去合理的消費和投資,包括對自身教育和人力資本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