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薇
多倫多媒體人
只與趣聞結緣 不與廢話結伴
※冰面上沒有奇緣
冰面下總有暗湧※
鎮樓圖
加拿大花樣滑冰名將
陳偉群 Patrick Chan
美國花樣滑冰總會(U.S. Figure Skating)七號宣布,美國2018花樣滑冰錦標賽男子單人滑比賽衛冕冠軍、18歲的華裔選手陳巍(Nathan Chen)和周知方 (Vincent Zhou )以及女單選手陳楷雯(Karen Chen)獲得平昌冬奧會入場券。
美國花樣滑冰男子國家代表隊有兩位華裔選手,陳巍(左二)及周知方(左三),代表美國參加平昌冬奧。(美聯社)
陳楷雯 (右)。 (美聯社)
近期,冰雪世界的佳訊,還有來自好萊塢的。2018年第75屆金球獎七號晚剛剛揭曉,以美國冰雪女王之爭故事為藍本的電影《I, Tonya》中,飾演Tonya Harding母親的演員Allison Janny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晶瑩通透的冰雪世界,是大自然的恩賜;但花樣滑冰的體育世界,則是暗湧不斷,今天小編為你轉載花滑界冰與火之歌 - 電影 《I, Tonya 》背後的故事。
轉載來源(未作任何修改):
http://hokkfabrica.com/i-tonya-figure-skating-feud-tonya-harding-nancy-kerrigan/
看《I, Tonya》之前
認識故事中花式溜冰選手
Tonya和Nancy之間的故事
看Margot Robbie主演的《冰之驕女》(I, Tonya)之前,我們先回顧這部電影圍繞主題──美國花式滑冰選手Tonya Harding和Nancy Kerrigan之間的紛爭,以及在1994年Kerrigan被打傷膝蓋的事件。
I,Tonya (2017)她們同為溜冰選手,代表美國參加奧運,二人又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當年她們的「不和」是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女性仇恨」新聞,我們也能從花式溜冰、運動競賽和女性形象這些方面,探究二人的形象是如何構成的。
1994年震驚美國的襲擊
在1994年一月,Nancy Kerrigan在底特律被襲擊,襲擊者用警棍打傷她的腳,大批傳媒湧入後臺拍攝,她一直哭著喊:「為什麼是我?」這個影像成為了美國媒體的頭條。這令她不能參加第二天的Figure Skating Championships,而她的對手Tonya Harding則如常比賽。不過由於襲擊者沒有打中膝蓋,六個星期後Nancy在1994年挪威冬季奧運前康復,與Tonya一同代表美國參賽。
Photo via guiltyfix襲擊發生後,FBI調查指出行兇者是Tonya前夫所僱用的,因此,她成為美國媒體的針對對象,大家都認為她在事前完全知情,卻一直隱瞞真相。原本形象具侵略性又愛贏的她,更被冠上「冷血女性」的名字。
Photo via NY daily另一邊廂,Nancy的形象則是受害的冰上公主。在康復後,她和Tonya竟然被安排在同一訓練環節中練習,大批傳媒將鏡頭對準二人,渴望能拍下「充滿火藥味」的照片。此時,Tonya已經是不受歡迎的運動員,Nancy則穿上被襲當天同一件的白色蕾絲服裝示人。
Photo via npr.orgPhoto via npr.org1994年的挪威冬奧,Nancy 沒有拿下金牌,雖然她發揮了超水準的演出,但屈居亞軍。另一方面,Tonya則排行第八。 此後,Tonya被U.S. Figure Skating Association終身禁止比賽。根據Tonya的自傳,她的前夫一直以死亡威脅她,要她承認自己是襲擊Nancy的策劃人。
Photo via People花式溜冰選手 還需要「選美」
Photo via Pinterest花式溜冰是一件曖昧的運動項目,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除了需要體能和技巧上的出色,還需要以服裝、化妝展現自己的女性美,方能滿足評分的兩個標準「美態」和「技巧」。正因如此,女性花式溜冰比賽是較多人觀看的,大家留意的,大多是選手的整體外表是否美麗大方。作為花式溜冰選手,必須常常「維持」自己女性化的形象,以免被冠以「男人婆」和「女同志」的標籤,因為這些都是評判和公眾不喜歡的。
Tonya Harding則無法滿足花式溜冰對於女性形象的要求。她進取,也愛表達自己的競爭心態,這可以追溯到她母親自小對她的苛刻訓練,令她認為競爭就是所有。但是她在技巧上卻是創下了紀錄──第一個完成三連轉的花式溜冰女選手。她的外號是「Tough Cookie」,參賽時穿的服裝是自己造的,有著鮮豔的綠色、紫色等等,常被批評為「俗氣」。Nancy Kerrigan的教練曾經這樣形容Tonya:「她跳躍時充滿力量和控制得宜,像男選手一樣。」
Photos via PinterestNancy Kerrigan則是典型的「冰上公主」,假如不計她曾指「和米奇老鼠一起遊行很俗氣」和她嘲諷烏克蘭選手「化妝太久」的話。她的參賽服裝由Vera Wang製作,令她的形象比Tonya更加具「女性美」,也更「高貴」。當Tonya一個贊助商都沒有的時候,她已經有Reebok、Revlon、Ray-ban、金寶湯和西北航空贊助,是大眾甜心。她被襲擊之後,公眾大部分都站在她「受害人」這邊。
如果Tonya代表的是「強悍女性主義」,那Nancy則是「受害女性主義」,兩人皆是女性競爭文化的受害人,而她們一個就像Bette Davis,寧可兇猛有話直說,不理自己長得是否符合預期,另一個則像Joan Crawford,是人們心目中的「美麗代表」,並以此贏取公眾的關注和獎項。在競爭激烈的運動界中,以及媒體的進擊中,她們註定成為宿敵。
Reference: Believe Mag & Women On Ice: Feminist Responses to the Tonya Harding/Nancy Kerrigan Spectacle
被美國花樣滑冰總會永久禁賽之後,Tonya Harding 如今是一名拳擊手。
飾演Tonya Harding母親的演員Allison Janny獲得最佳女配角獎時說:
'I would just like to thank Tonya Harding for sharing her story,'
金球獎頒獎一刻媒體捕捉到的Tonya
---完---
如果喜歡請分享到朋友圈
~各類品牌商業合作請聯繫~
asmallrai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