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早走上職業化道路的體育運動之一,拳擊這項世界上最賺錢的體育運動,自然難免受到影視圈的青睞。提到跟拳擊有關的電影,或許你會想到《憤怒的公牛》,《鐵拳男人》,《百萬美元寶貝》。但是有一個電影系列,從第一部上映那天起,幾十年過去了卻仍然經久不衰,那就是《洛奇》。
國內的觀眾對美國動作影星西爾維斯特·史泰龍了解可能開始於《第一滴血》系列的電影,但真正讓他一炮而紅的是《洛奇》。1976年,《洛奇》上映,在1977年斬獲多項奧斯卡獎。拳擊題材的電影有很多,但這一部絕對稱得上是經典中的經典。這是為什麼呢?
相信有不少人是以勵志來解讀這部電影的。說這部電影勵志,也對。但是如果只有勵志,那就不可能在眾多勵志電影當中獨樹一幟。況且經常有一些《男人必看的x 部電影》這樣的文章,《洛奇》也在其中,說明這部電影絕對有一些深層次的東西。
首先,男一號,由史泰龍扮演的拳擊手洛奇·巴爾博,他的原型是誰?很多人說原型是洛奇·馬西亞諾,他是帶有傳奇色彩的前世界重量級拳王,封拳退役時,戰績是49場全勝。包括國內的一些主流媒體也持這種觀點。但是影片裡面的洛奇沒有那麼輝煌的戰績,光靠打拳根本沒法養活自己,此洛奇非彼洛奇,所以這種說法似乎站不住腳。
實際上,史泰龍的靈感來源於1975年的一場拳擊比賽,查克·維普納挑戰世界重量級拳王穆罕默德·阿里。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挑戰者,維普納給阿里製造了不少麻煩,雖然阿里最終獲勝,但維普納的硬漢形象同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既然洛奇的原型是維普納,那麼影片中的拳王阿波羅·奎迪,他的原型是不是阿里?他的風格確實像阿里。拳王阿里以他的蝴蝶舞步出名,像蝴蝶一樣飛舞,像蜜蜂一樣蟄人。在拳擊臺上,阿里的打法別具一格,重量級的體型,輕量級的速度,還時不時地挑逗一下對手。賽前賽後與對手打口水戰,甚至發生肢體衝突,被阿里玩到了極致。影片中的阿波羅,和阿里一樣,相貌在黑人當中屬於比較正點的。阿波羅這個名字,會讓人聯想到什麼?人類第一艘登上月球的飛船就是阿波羅號。所以阿波羅就是一個能夠創造歷史奇蹟的名字。
或許有人會問:你憑什麼說他們兩個是原型人物?你有證據嗎?答曰:當然有。
電影《洛奇》中的故事發生在哪裡?美國費城。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地方?如果讓你拍一部拳擊題材的電影,裡面有一場世界頂尖的拳擊比賽,你會選擇在哪個城市拍攝?答案是被稱為「拳壇麥加」的紐約,或者號稱「世界拳擊之都」的拉斯維加斯,或者另一個曾經很輝煌的賭城大西洋城,除此之外,你還會選擇其他城市嗎?那麼如此重要的比賽,為什麼會在費城開打?因為曾經有一位傳奇拳王居住在費城,那就是阿里的死對頭喬·弗雷澤。
1960年,卡修斯·克萊在羅馬奧運會獲得金牌。1964年,克萊擊敗查爾斯·索尼·利斯頓,成為重量級拳王。第二天,克萊宣布加入伊斯蘭教,改名為穆罕默德·阿里。同樣都是在1964年,喬·弗雷澤在東京奧運會獲得金牌。就在阿里風光無限的時候,弗雷澤剛剛開始自己的職業拳擊生涯。阿里正在享受連續成功衛冕的快感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阿里由於拒絕服兵役上越南戰場,被吊銷了職業拳擊執照,此時弗雷澤成了新的拳王,因此阿里一直對弗雷澤很不滿,所以才有了後來兩人之間火爆的三番大戰。
影片中,洛奇·巴爾博與阿波羅·奎迪的拳王爭霸賽開打之前,來自費城的拳擊名人喬·弗雷澤來到了現場,與兩位拳手握手。弗雷澤走到阿波羅·奎迪面前時,遭到了對方的挑釁,這一細節說明這位拳王的原型就是阿里。
還有一件事能證明這一點,那就是1977年的奧斯卡頒獎晚會。阿里突然出現在了史泰龍面前,說:「我是現實中的阿波羅·奎迪,來跟我打。」然後雙方就以開玩笑的方式比劃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