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據韓媒報導,韓國女演員吳仁惠14日晚在仁川一家醫院內去世,終年36歲。
據悉當天凌晨,她被發現在家中昏迷,經搶救後不治身亡,警方推測吳仁惠為自殺,噩耗傳來網友們心痛不已。
吳仁惠2011年出演電影《我們身邊的犯罪》,並由此出道,此後拍攝過多部影視作品。
自殺事件接連發生,同日日本年僅36歲女演員蘆名星也被發現死於家中,日本警方確認蘆名星是上吊自殺身亡。
蘆名星以模特身份出道,同年出演了TBS日劇《幸福的秘笈》。近年來,她還出演過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相棒》、《無罪之日》等。
兩位外籍女星接連自殺事件讓人心痛不已,可能大家都不知道這兩位女星有什麼作品,甚至說起名字都不知道是誰,這不禁讓人沉思,娛樂圈的邊緣藝人壓力究竟是有多大?
去年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韓國娛樂圈的多位女星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當她們選擇這條路時,她們一定是絕望和孤獨的。但這一系列的社會事件使我們不得不仔細思考,她們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能近距離觀察韓國日本娛樂圈的真實情況,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很多不公平現象。韓國日本的影視演員,歌手,明星等不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在韓國和日本,演藝明星只是演藝公司的員工,他們不會受到太多的關注,這很可能就是很多韓國日本藝人有巨大壓力的原因。
事實上,韓國和日本不同於中國,藝人之間的兩極分化非常嚴重,佔據金字塔頂端的明星,一般有很高的經濟收入,也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可以產生一定的商業價值。但對於普通的藝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很困難,他們的收入與普通工人階級相似,甚至還要遭受娛樂圈各種強制潛規則,許多比工人的待遇更差。
大明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而小明星必須接受公司的所有苛刻條約,此前轟動一時的張紫妍事件,可以看出經紀公司對於國名度不高的藝人,尤其是女星是何等的不平等。從鹿晗、黃子韜、吳亦凡等人解約回國就可以看出,韓國的娛樂圈有多麼現實和殘酷。
除了腐爛的娛樂圈潛規則,也少不了網友惡評的精神壓力了,鍵盤俠的言論真的殺死人,如之前的崔雪莉,一個敢於表達自我嚮往自由的女性,被一些所謂爭議的鍵盤俠逼上絕路。
在中國各種類型的藝人界限都很模糊,而在韓國日本,分得都非常清楚,要想跨界是非常難的,他們有很嚴格的圈級分層,韓流star>電影演員>電視劇演員>top級歌手>偶像愛豆>笑星。
在中國知名度很高的SOLO歌手李智恩IU,也是摸爬滾打很多年才有了現在的地位和資源,在韓國登頂的偶像團屈指可數:東方神起、少女時代、big bang,都是在紅極一時幾年後,就暗淡收場。
娛樂圈生存壞境惡劣,小明星掙錢不容易,反觀相比拿生命在打拼娛樂圈的韓國日本明星,大陸娛樂圈明星的地位收入是真的很高,所以很少爆出過大陸明星壓力大自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