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婆婆》平凡人生的療愈密鑰: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2021-01-07 向陽萌生

因為你們 這世上的小說 電影 音樂中表現的青春不再是憂傷 迷茫而是善良 勇敢 無私 無所畏懼是心裡有火 眼裡有光——《後浪》

《阿根廷婆婆》豆瓣評分7.6分。《阿根廷婆婆》是日本被譽為少女感覺的作家吉本芭娜娜,和日本最具人氣的流行插畫藝術家奈良美智合作的小說之一。

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湧泉光子,在母親驟然離世後,父親不辭而別的消失讓她倍感悲傷和氣憤。然而在接觸了父親的「新老婆」,那個被稱為阿根廷婆婆的怪女人後,湧泉光子重新的看待人生,並和阿根廷婆婆產生了無血緣的親情。從阿根廷婆婆那裡,湧泉光子明白了父親的逃離,療愈了受傷的心,明白了死去的含義,和對人生新的理解。

吉本芭娜娜是日本當代作家,和村上春樹被稱為當今日本文壇的「文學皇后」和「文學天皇」。《阿根廷婆婆》與她的其他小說一樣,沒有驚天動地波瀾壯闊,只有平凡少女的喜怒哀樂。本書以女孩湧泉光子母親去世為開篇,母親離世後父親的消失讓光子備受傷害,甚至對父親產生了怨恨的情緒。這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這是一個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情緒。

但是當光子見到了那個讓父親離家出走的女人,一個被稱為阿根廷婆婆的神秘女人時,光子從她身上感受到的溫暖和愛,讓光子理解父親,並且與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猶如親人一般的關係,讓光子對人生對世界對死亡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中重複著少女的形象,死亡是她作品中永恆的話題,但是在死亡的氣氛中並沒有給人壓抑和陰鬱的感受,而是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死亡,將死亡當成是生命饋贈的禮物,在接受禮物的過程中,得到了對人生的領悟和成長。

就像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亦或是我們自己,也曾迷茫,孤獨,絕望,夢幻,死亡,在每天重複的生活中,發現美好,體會人生。她總是以孤獨感觸碰著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通達心靈,又純真美好。

吉本芭娜娜生於六十年代,但是她筆下卻總是少女的形象,雖然普通、弱小、孤獨,每天經歷著人生的喜怒哀樂,但卻擁有了強大的內心和向陽而生的樂觀。這讓我聯想到生長於當代的中國年輕一代,更是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渥條件。我們擁有了千年積攢的歷史積澱,匯聚了古老文明的智慧和見識,我們不僅陽光通透,豁達大度,更是深厚紮實,滿懷熱情。在面對人生的一切,我們都心懷坦蕩,無所畏懼,因為我們永遠都是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01、獨特的視角構建新的心理價值:平淡生活中有死亡有孤獨也有苦難,但卻讓人感覺充滿希望,心生美好。

湧泉光子原本是一個幸福的女孩,她有一個擅長石雕的爸爸和喜歡海豚的媽媽。可惜輕鬆甜美的生活被媽媽的病倒入院蒙上了陰影。但是讓光子仍覺得幸福的是,每天都能看到爸爸為了照顧媽媽每天忙碌地出入醫院,並且每次都會帶去媽媽歲喜歡的花和糕點,以至於在光子和爸爸心裡堅定的認為媽媽不會死去。

然而媽媽還是沒有留下來。與此同時,只能與爸爸相依為命的光子卻發現在媽媽去世的那天爸爸的身影就消失了。從最幸福的女孩變成了孤兒,讓經歷了親人死亡的光子倍感孤獨,並且無法理解父親的不辭而別。

然而當光子得知了爸爸跟阿根廷婆婆在一起的事實後,雖然心生怨恨,但卻心底深處的直覺告訴她,事實也許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壞。於是光子踏進了阿根廷婆婆的家門,這個被小鎮上的人傳為奇特怪異的女人,用她獨特的溫暖、坦率和熱情的擁抱,溫暖了這個小姑娘,並且產生了沒有血緣的親屬關係。

作者沒有把阿根廷婆婆描述成身材曼妙、風情萬種的絕色佳人。而是一個有點邋遢,有點凌亂,甚至外表談不上美麗的女人。連同她的家裡都是凌亂無序,髒亂破舊的。但是就是這個女人和這間房子,讓光子的爸爸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隨性自然,無拘無束的人生。

吸引光子和爸爸的從來都不是華麗到無可挑剔的外表,而是熱情溫暖的心靈。正如阿根廷婆婆的名字「百合」,潔白無瑕沁人心脾,不濃鬱但卻芬芳。百合用她自己的特有的方式,和她自己的感同身受理解了這個可憐又可愛的小姑娘,讓光子感覺「她總能感受到我的感受」。她是那麼的體貼和善解人意,總能讓跟她在一起的人覺得舒適自在。

文中光子跟阿根廷婆婆相處後理解了父親:只有等到物是人非後,人才會懂得懷念。對於父親而言,隨著母親的離世他的人生完全背離了預期的軌道,而與阿根廷婆婆在一起也許正是他對人生的憤慨,和對之前的人生做徹底的訣別。

我必須用自己的力量創造出我自己人生的遺蹟。—— 《阿根廷婆婆》

在與阿根廷婆婆相處的日子裡,光子理解到了真正的人生。就像父親所說的曼陀羅:宇宙不是平面的,也沒有時間,是一層一層的好多層,一層層的就像裝著機關的盒子,時間什麼的全都藏在裡面,一個連著一個,道理講不明白,畫也很難畫出來,不過它的每一部分都是和其他部分相通的,在最最深處的空間是無窮無盡重疊在一起的,硬要表現的話不就是曼陀羅那樣了。

喪失了的東西、空虛的心境成為將光子、父親和阿根廷婆婆聯繫在一起的媒介,他們共同分擔孤獨和寂寞,尋求相互間的理解和共鳴,並以此相互填補心靈的空洞,獲得安慰。最終走向了新的人生起點,領略了生命的精彩。

我們每一個人不也正是這樣麼?!在人生中都會失去一些重要東西,也曾痛苦到讓我們無法找到生命的價值,悲傷到只能按照「一時的想法」生活,靠「感覺」行動。而我們像光子一樣,能夠憑藉「感覺」做出準確的判斷,這正是孤獨中所產生的發自內心的真正的理解和共鳴,讓我們逐步領悟了人生的真諦,永遠感覺充滿希望,心生美好。

02、吉本芭娜娜&奈良美智的完美組合,不同的表達方式,相同的孤獨和疏離感,成就偉大的創作源泉。

人的生命歷程中,不徹底絕望一次,就不會懂得什麼是自己最不能割捨的,就不會明白真正的快樂是什麼,結果整天渾渾噩噩額。—— 吉本芭娜娜

吉本芭娜娜,日本當代作家,父親是文學評論家吉本隆明,姐姐是漫畫家Haruno宵子。吉本芭娜娜從小立志當作家,少女時期喜愛藤子不二雄的作品,大學時接觸了太宰治和史蒂芬啊·金,這兩位都善於以死亡來表達對人生的思考,對吉本芭娜娜的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吉本的作品大部分篇幅都很短,死亡和孤獨是她作品中永遠的主題。她筆下沒有波瀾壯闊的人生,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只有年輕的小女孩們的煙火氣。她們亦如我們的生活一樣,有喜怒哀樂,也會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不幸和挫折,她們經歷著現實的人生,生老病死,吃喝拉撒,也會痛苦難過,甚至悲痛絕望。

但這些並不能阻擋吉本作品中透出的陽光和真摯的希望。她的作品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孤獨和人生,從她筆下的死亡可以感受到生存的希望, 感悟人生的真諦,和渴望被真誠和善良的對待。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大徹大悟後的明白。這些可愛的女孩們,在青年時期就已感知到了不惑,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想要怎樣的人生,從而堅定樂觀的走下去。

作家書寫的都是自己的人生。吉本芭娜娜的作品風格與她本人的經歷密不可分。高中時期的吉本芭娜娜經歷了抑鬱沉默的幾年,她頹廢沉默,每天渾渾噩噩,直到上了大學,她遇到了對的學校和自己人生。她作品中的小女孩如同吉本本人,文字中藏著內心堅韌荒誕的自己,面對悲劇的人生,卻散發著著溫暖安定的氣息。

無數次、無數次,融入自己的渴望,以自己的語言畫畫。即便進展不順,也不應該停止前進的動作。無論身在哪裡,都要永遠地保持自我。—— 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日本最具人氣的流行插畫藝術家。曾在德國杜賽多夫藝術學院就讀,師從於德國當代藝術家,旅居德國科倫,他筆下的吊眼睛的大頭娃娃,家喻戶曉,一度被歐洲人認為那是亞洲女孩的標誌形象。

很多人認為奈良美智的女孩形象,大大的腦袋,上吊的眼尾,不懷好意的眼神,有的手拿小刀,有的瞳孔裡是骷髏,充滿著敵意和叛逆。奈良美智解釋說:畫作中的娃娃只不過是兒童,手持玩具武器,因此她們不應該是具有攻擊性的人。

也許正是這種最純粹的表達,才能夠更真實體現小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她們是天真單純的,但也會有孤獨和寂寞,也會有敵意和叛逆,或者偶爾的惡作劇和不懷好意,這才是真實的兒童心理。無論是天真美好還是小小的邪惡,都是單純的,是小孩子最真實的體現。

吉本芭娜娜和奈良美智的作品以不同的表現形式表達了女孩兒的孤獨和寂寞,但卻充滿著對世界美好的期盼,和希望生活在充滿誠實和善良的美好世界的願望。而二人的幾次合作更是將兩人的藝術造詣升華到了新的高度,而二人也到達了伯牙子期的知音默契。

從1999年開始,奈良美智先後為吉本芭娜娜的《無情/厄運》(1999)、《雛菊的人生》(2000)、《阿根廷婆婆》(2002)三本小說繪製了插畫。

一個是文學家,一個是漫畫家,二人筆下的女孩即普通又乖張,即平凡也偉大。他們對人生的深切感悟,就在字裡行間,就在每頁的插圖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通透和真誠。他們不約而同選擇了孤單的少女形象,從孤獨中領悟人生,從痛苦中體會長大,從真切的人生中尋找到了生命的真諦,從最現實的生活中找到自我。

03、中國的年輕一代,沒有不諳世事,也不妄自菲薄,經歷過後更多了一層淡定冷靜,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一代人的成長與大時代背景密不可分。吉本芭娜娜和奈良美智處於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特點是叛逆。從童年成長經歷來看,吉本和奈良的成長都有童年時的創傷,和相同孤獨的靈魂。但又一直都有著渴望溫暖渴望美好生活的願望。

這讓我聯想到了當代中國的年輕人,與吉本和奈良筆下人物不同的是,是有著千百年深厚的文化積澱,帶給中國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基因,這是先輩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和智慧。生長於新時代中,追求著自我完善和進步的年輕一代,少了浮躁,多了淡定。睿智冷靜之餘,更多了幾分熱血和激情。

他們更陽光大氣,胸中有丘壑,眼裡存山河。他們看透人生,依然熱愛生命,心存希翼。他們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卻努力的追求著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沒有好高騖遠,沒有氣吞山河,但卻更加穩穩噹噹,有的只是日復一日平凡崗位上的默默付出,他們更實際,他們更踏實,他們更通透。

這些人,你一定見過:

疫情中前赴後繼奔赴前線的年輕一代,他們的義無反顧,勇敢擔當。風雪雨夜中,奔馳在路上的外賣小哥,摔倒了淋溼了,依然恪守己任。節日中,大街上,比比皆是穿著漢服,梳妝漂亮的他們,在用自己的行動展示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驕傲。運動場上,奧數賽中,一批又一批的時代驕子,他們為國爭光。還有諸多網絡上的博主大咖,他們拼命的努力,只為實現自己小小的願望,完成人生價值。......他們活躍在各個領域,他們用最平凡的努力,在各個崗位中默默付出。他們自信大氣,勇敢善良,無私無畏。他們心裡有火,眼裡有光。他們是新時代的驕傲,是最靚麗的風景線;他們是中國的年輕人,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寫在最後:

吉本芭娜娜和奈良美智合作的作品,如涓涓細流,平靜卻細膩,雖然話題離不開死亡、孤獨、乖張、叛逆。但最終都表達真切的善良和希望。從最真切實際的生活中,表達對未來的堅定和希翼;從悲痛無助的迷茫中,看到光明和希望;從最平凡最普通的小人物身上,看到現代年輕人獨有的成熟和大度。

喜歡吉本芭娜娜和奈良美智,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文字和畫作,更是因為他們在看透了人生和世界後依然保持著最初的純真與善良。並且在經歷過寂寞孤獨,痛苦絕望後,依然心懷希望。他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人生和自己的喜好。不糾結於痛苦中,不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緒裡,不怨天尤人,也不盲目激動,更多的是平淡冷靜,和通透智慧,這是她們發自內心對生活的理解,與世界和解,與自己和解。

推薦你,不管是什麼樣的年紀,看一看吉本芭娜娜和奈良美智的作品,讓你依然青春依然少女,依然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相關焦點

  • 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的人生是怎麼樣的
    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孤身一人在這座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城市裡拼搏,慢慢喜歡了孤獨,喜歡了一個人的自由,習慣了一個人的獨來獨往。沒有人告訴我,陪伴的滋味是個什麼感受,仿佛自己就像斷線的風箏,去到哪裡都是一個人的流浪,散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 心裡有愛,眼裡有光(新語)
    熱愛能點燃熱愛,無數個平凡人的熱愛傳承著、輻射著,積匯成讓文化遺產傳承不息的偉大力量。如今這種熱愛的感染力,憑藉線下線上各種傳播方式,蔓延到了更廣泛的人群。或許,對傳統歷史文化的嚮往本就埋藏在每個人血脈裡,當看到一條有趣的博物館探訪Vlog、一件老城手繪T恤、一本修復如舊的珍稀古籍……那些守護者心中洋溢的熱愛,讓歷史文化的魅力得以極大釋放。於是,更多人內心的責任被喚醒、激活。
  • 任嘉倫:成熟的男人最有味道,眼裡有光,心裡沉穩
    任嘉倫:成熟的男人最有味道,眼裡有光,心裡沉穩在我們看來,每個演員都是不同的類型任嘉倫在點評自己的時候提到自己是一個成熟的男人,最後還說了一句成熟的男人最有味道。對於這樣的一種說法,粉絲們會有什麼樣的見解呢?提到成熟的男人最有味道。
  • 新的一年最好的生活狀態:包裡有錢,心裡有愛,眼裡有光
    我想新的一年,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新的開始。那麼希望新的一年,每個人包裡有錢,心裡有愛,眼裡有光,儘量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03、眼裡有光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有點目標,有點追求,眼裡保持有光,這樣的人生才不至於無味。
  • 心裡有火,眼裡有光.——bilbili乾杯!
    我看著你們,滿懷感激。我看到了你們心裡的火,眼裡的光。不用活成我們想像中的樣子,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的想像力不足以想像你們的未來。我真的感激你們,因為看著你們,我們就不會疲倦。我看著你們在陽光下奔跑的樣子,對自己說,得加油啊,可別被這些小年輕輕易超過去。
  • 心裡有愛,眼裡有光,臉上帶笑,多好啊
    我覺得真正幸福的人,即使身處黑暗中眼裡也有著萬丈星光,即使被某些人討厭心裡也有著對世界的愛意,即使在困境裡臉上也可以帶著治癒的笑容。若是能成為那般幸福的人,該有多好啊。可是在現實裡,少年眼裡的光,總會被人掐滅。
  • 你的眼裡,有光!
    你的眼裡,有光!——溫暖銀河中散落的點點星光匯聚在深黑色的眼瞳裡綻放出的光華像火一樣炙熱而在這炙熱的背後我們可曾了解過他們的故事呢?眼眸中流動著的有智慧的閃爍,亦有溫情春風化雨你的目光仿佛一盞明燈指引無數彷徨中的學子
  • 人生三幸:手上有活,心中有詩,眼裡有光
    人生三幸:手上有活,心中有詩,眼裡有光 2020-10-17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月,眼裡有光,心裡有你,愛難捨,情未了,執手今生不分離
    1月,眼裡有光,心裡有你,3星座痴情難捨,執手相依不分離,一起看看吧!1月,眼裡有光,心裡有你,天蠍座痴情難捨,執手舊愛,今生不分離。02射手座射手座熱情開朗,樂觀積極,他們的行動力很強,擁有不錯的判斷力,因此很少會錯過機會。
  • 如何成為一個眼裡有光,心裡有愛的人!
    人生的煩惱,很多時候是我們自以為是,把自己放大化了,世界就小了,你的苦就多了起來。反之,如能看淡得失,生活中清心寡欲,事緣上隨遇而安,生活自然美了,世界也就大了。在佛菩薩面前,我們習慣於求福,卻不知:福報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若不斷除惡念惡行,再多祈求也無益。我們說信佛,其實是信因果。想要得福報,就要種福因;想要離苦禍,就得斷諸惡。
  • 喜歡你的人,心裡有愛,眼裡有光
    人山人海的隊伍中,喜歡的人總是能一眼認出,平凡的校服更像是一種勳章。鋪開一張潔白信紙,寫上你的名字我的喜歡,偷偷塞進你的抽屜裡。你給我回信,我再給你寫信。那時的我們,第一次萌生出對一個人從未有過的奇妙感覺。見面時的羞赧與心跳,不見時的想念與孤單,在白紙一般的青春裡,喜歡的人那一顰一簇、一舉一動,都變成了回不去但美好的回憶。
  • 眼裡有光,心裡有愛,腦海裡有夢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眼裡有光,心裡有愛,腦海裡有夢想。人生從來就不怕被辜負,你失去的總會以另一種方式來彌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只是重新開始。無論你現在多難,能不能去看你想去的風景,都不用擔心,你力所能及的地方一定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 @上海海洋大學,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為愛傳唱《夜空中最亮的星...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粒粒微光匯聚,就能閃亮如炬。今天,面對空前的挑戰,我們更需要青年的光,也看到了青年的光。疫情的快速蔓延為原本熙攘熱鬧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更有許多白衣戰士千裡逆行,在抗疫一線承託起生命的希望。祖國上下,萬眾一心,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與病魔鬥爭,與時間賽跑。如今,我們雖已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逝去的生命已離開我們,但我相信,他們會化成璀璨的星星,用最平凡卻最溫暖的力量護佑華夏。
  • 愛你,心中有愛不失溫度;想你,眼裡有光美好便生生不息
    世上真摯的情感,眼裡有光心裡有暖,至情至性的心靈,對心愛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情,愛你不負遇見,想你不負一片痴心的眷戀,愛你,心中有愛不失溫度,想你,眼裡有光美好便生生不息,心裡真愛著一個人任誰都替代不了,那是一份觸動心弦的眷戀,情感的世界裡,入了心的人,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是心裡永遠的最愛!
  • 眼裡有光的人
    都說女人的每個年紀都有不同的風情萬種,但娛樂圈不一樣,娛樂圈追崇的女性美都叫「少女感」。但也有例外,比如袁泉。第一次在熒幕上看到袁泉,是在一部「古早」的電視劇裡,那部劇叫「完美夏天」。講的是4個相依為命的孤兒,為了追逐各自的夢想離開小島,只留阿姐在島上開著旅館。那一年的夏天,他們在這座島上重聚了。片名的由來,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夏天有你們,所以完美。
  • 萬茜眼裡有光
    萬茜眼裡有光,鏡頭下的世界才明媚動人。
  • 人生固然有很多苦,但療愈卻是這世間的光
    人生固然有很多苦,但療愈卻是這世間的光。有的人曾在親密關係中付出了很多,但仍感受不到愛與支持,總是感覺委屈和辛酸,在療愈師的幫助下,讓自己成為愛的源頭的同時,不斷改善相處模式,最終讓愛意在關係中流動起來,從而收穫幸福美滿的親密關係;有的人總是被內在的匱乏感、不配得感深深困擾
  • 收到總書記回信後|「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心中有火 眼裡有光
    他的國文素養很好,精通語言修辭,同時對馬克思主義頗有研究。當時滿足這些條件的,全國最多不過數十人。1920年早春,陳望道帶著《共產黨宣言》回到了故鄉分水塘村的老宅,在一間簡陋的柴屋裡開始翻譯工作。一盞煤油燈、一塊鋪板、兩條長凳,他憑藉一本日文版、一本英文版的《共產黨宣言》,廢寢忘食,翻譯得太忘我,竟蘸著誤作紅糖的墨水,吃下了母親送來的粽子。
  • 肖戰:心中有愛,眼裡有光
    他心中有愛。只要是他覺得很重要的人,就會想辦法去好好保護。哪怕是被某些人看成是「韭菜」的粉絲,對他而言,卻是同等地位、值得尊重的朋友。彼此保護,從來不是說說而已。正是因為他內心的善良與溫暖,大家才會被吸引,不停地靠近,感受與他相伴同行的幸福。他眼裡有光,是一個很有事業心,甚至可以說是有野心的人!做設計師時,只要參與投標,就必須中標。
  • 王開東:誰能遇見手拿戒尺、眼裡有光的老師?
    看到一個媽媽寫的《孩子,我希望你遇見一個手拿戒指、眼裡有光的老師》。作為老師,我很自然地笑了。手拿戒指、眼裡有光,現在還有這樣的老師嗎?或者說,這樣的老師還能夠存活嗎?不妨先看這個媽媽美好的願望。期許如此熱烈,某種程度上乃是一種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