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河垂釣,不管是釣組的搭配、魚竿的選用,還是釣點的選擇,抑或者是諸如打窩這些硬核的技巧,完全迥異於湖庫釣、溪流釣、池釣。
河釣的四個技巧,一是釣組選擇要大小兼顧,二是魚竿不僅要長,腰力還一定要足,關鍵竿身還不能太重,三是釣點是重中之重,四是窩點不能和釣點合一。
乍一看,河釣和休閒野釣也沒什麼區別,但是只有親自上過手的釣友,才不會這樣想,為什麼呢?因為河流釣魚,有三大特色。
特色一、水是活水,魚無定所
河流必然是活水,活水中的魚,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魚無定所,不像池釣、湖庫釣,魚群按生活習性、種類不同,會在相對固定的區域、水層遊曳、覓食、棲息。
河流中的魚群,想要按照水層、水深來找魚群,基本上不太可能,深水可以釣到鯽魚、白條,較淺的水深,也有可能釣上大魚。
特色二、不管魚的體型還是小,中鉤後掙扎的力度都不小
河魚幾乎全是野魚,因為常年在流水中生存,所以,河魚中鉤之後,不管魚的體型大還是小,掙扎的力度都非常大。
所以線組的配置上,釣鯽魚、白條用小鉤細線,完全就是廢話,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在魚竿的配置上也不注意這一點,切線、斷竿,就很稀鬆平常了。
一、釣組搭配以主線粗,不同線徑的子線多準備,魚鉤偏大為主
在河流中,窩料打下去,到底能吸引什麼魚進窩,這很難預判,有時候酒米打下去,進窩的是黑魚,用飼料顆粒做釣餌,鯰魚也會給口。更別提什麼玉米粒釣到了鯽魚,拉餌釣上了草魚,這些完全不符合池釣、湖庫釣的常識,但是,在河釣中非常常見。
所以在釣組的搭配上,主線粗一些沒毛病,子線則是多準備幾組不同線徑的,沒有具體講究,但是數量多備上一些肯定是沒錯的。而魚鉤的大小,除非是目標魚就是鯽魚、白條,否則,魚鉤的鉤號,可以略偏大一些,如5~8號的袖,4~5號的伊勢尼。
當然,如果一門心思釣大物,那就儘量用大號的魚鉤,如10號以上的伊勢尼、千又,還不用擔心小魚鬧窩。
二、魚竿調性可以偏軟,但是腰力一定要足,竿身還不能太沉
河釣用的魚竿,不能說是挑剔,但是要求確實是比較多,一是魚竿不能太硬,因為水流激蕩,竿身太硬,提竿時,切水的阻力太大,而且咬鉤魚掙扎力度不小,也需要軟竿身卸力。二是腰力一定要足,因為河釣的釣距,一般比較遠,腰身軟,杆子長,用起來非常不舒服。三是竿身不能太沉,,雖然河釣不需要頻繁拋竿,但是竿身長,又偏軟,竿身又重,拋上幾次就會胳膊發酸,體驗感就很糟糕了。
河釣,推薦用三七調,7.2或者8.1米的高碳竿,這樣竿身的調性、重量,都比較合適,體驗感馬上就不一樣了。
四、打窩切忌窩釣合一,窩點逆流打在釣點上遊
河流釣魚打窩,最難的是如何讓窩料留在釣點,原因很簡單,水流會衝刷窩料,往下遊滑落,水流越湍急,窩料就被衝刷的越遠。
所以,在河流中打窩,窩點設在釣點的上遊位置,水流湍急,就往上一些,比如窩點離釣點7~8米處打窩,如果水流流速相對緩慢,窩點就在釣點上遊處2~3米即可。
窩料打下去,經過水流的衝刷,總會有一部分窩料,駐留在釣點,當然,這個也需要豐富的實戰來練習。
五、釣餌一定要用霧化極慢,或者不霧化的餌料
河流釣魚,釣餌的講究並不多,只有一個,就是餌料一定不能霧化太快,要不然流水衝刷,沒多會就霧化、溶散,光剩魚鉤。
而河流垂釣,浮漂走水是必然,餌料霧化完了,也不太容易通過浮漂來觀察,所以,在河流釣魚,釣餌首選是蚯蚓、紅蟲、玉米、麥粒、紅薯這一類幾乎不霧化的釣餌。用商品餌料建議使用搓餌,可以應對走水和小魚鬧窩這兩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