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驥最近參加了上海書展,宣傳了他的新書《認錯》。今天是2018年的9月1日,掐指一算,距離優客李林發行首張專輯《認錯》已經過去27年了。
2018年8月李驥新書《認錯》
點將唱片發行《認錯》專輯是在1991年的10月,那是有些微涼的秋天,但李驥洋溢的歌詞及音符,林志炫激越的高音,讓樂迷們感受到了陣陣暖意。不過我那時對他們的興趣並不是特別大,我的關注點還在小虎隊、郭富城等偶像歌手身上,後來又多了一個林志穎。
1991年10月 優客李林首張專輯《認錯》
昨天提到了南京的那些優秀的流行音樂DJ,我最初知道「優客李林」的名字和《認錯》這張專輯,就是因為南京的某位DJ。我那時住在離南京400多公裡的一個小縣城,清楚地記得1992年春天的某個午後,我在家裡隨意地調著收音機的指針,聽到了南京的某家電臺正在介紹一個臺灣的新組合——優客李林,第一次聽到這名字覺得好奇怪。那時小虎隊解散沒多久,一度還以為是和小虎隊同一類型的青春偶像組合。主持人特意提到組合的名字由來——一種來自夏威夷的樂器尤克裡裡。現如今,國內很多文藝小青年都會彈這種樂器,但在27年前,也就是在電臺裡聽聽介紹而已,根本沒有直觀的印象,最多只能想像一下。
2014年,在熊儒賢的微博上看到了關於優客李林這個組合名字的由來,忍不住捧腹,熊儒賢當時在點將唱片任職:
那時,點將唱片的會議室,黑板上滿滿各式各樣的組合名稱,從「鐵拐李」到「相思林」,這種搞笑式的名字都想過,我們不斷的把自己搞瘋,磨呀磨~無日無夜。最後,從字典上找到當時亞洲不曾流行的夏威夷樂器叫做ukelele,與李驥和林志炫的李林姓氏譯音相符,也是樂器名,才有【優客李林】這個美麗的名字。
看到熊儒賢提到「鐵拐李」這三個字,真的是忍不住笑了。說實話,最初在音像店門口看到《認錯》的海報,真的以為林志炫手裡拿的是一根拐杖,湊近了仔細看,發現原來是吉他。1992年的夏天,我同時買了兩盤卡帶:林志穎《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優客李林《認錯》。當時的我當然更愛聽前者,畢竟那樣的曲風和歌詞與年齡相符,而優客李林的這盤專輯讓我覺得有些後悔,除了《認錯》與《JUST FOR YOU》還挺好聽,其他的歌曲聽起來好悶啊。而且,而且那首叫《認錯》的歌,怎麼歌詞從頭到尾都沒有「認錯」這兩個字呢?這和當時流行歌曲的慣用套路完全不一樣啊,你看《對你愛不完》的歌詞裡,重複了多少遍「對你愛不完」啊!
下圖就是我1992年買的這盤《認錯》的卡帶,由於長期壓箱底,所以保存的都還好。這盤由廣州的「太平洋」發行的引進版卡帶,品質很不錯,歌詞內頁和原版的保持一致。今天上午播放了這盤卡帶,竟然沒有任何的問題。
引進版的優客李林《認錯》的卡帶
《認錯》被我冷落了幾年後,偶然翻出卡帶,不經意地放了起來,其中一首姚謙詞,童安格曲的《誰能了解誰的寂寞》一下讓我豎起了耳朵。相隔幾年之後,當初覺得枯燥無比的一張專輯,忽然聽得有滋有味了。所以,我現在遇到一些唱片聽不下去,就會暫時擱置來不著急去聽「懂」它,留到以後再慢慢去聽。
從聽者和創作者的角度來看《認錯》這張專輯,感受和意義當然不盡相同。這張專輯在「臺灣百佳唱片」中名列25,是一個很高的名次,但是李驥在《認錯》這本書裡卻寫到:如果生命存在自我意義的連續追求,那麼優客這五年,所有意義都被壓縮在《認錯》這張專輯大賣的短暫時空,剩下的是無力思考的真空。
這幾天在看李驥的這本新書,特意關注了所有有關《認錯》的文字部分,書中專門有一個章節叫《認錯》,寫了李驥的一段感情經歷,歌曲的誕生自然和這段經歷脫不開干係,但是這首歌原來的版本叫《掌聲響起》,是李驥在一次歌唱比賽失利以後寫的,按照他的說法「我和志炫從22歲起參加過無數歌唱比賽,只要是一起搭檔的,從來沒有得過名次。」後來這首歌詞被點將唱片老闆桂鳴玉批評「這首曲可以,歌詞要重寫,你們還不到可以談什麼生命意義的位置,只能談談小戀愛」。
優客李林《認錯》MV
再後來,「談談小戀愛」的優客李林一下子走紅了。當然,我們現在也終於明白了,歌手的走紅,唱片公司的包裝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優客李林的歌曲當時被唱片公司宣傳為所謂的城市新民謠,但不可否認的是,李驥與林志炫兩位的才華,也在唱片中展露無遺。就我個人來說,實在是太喜歡李驥的那張單飛後的專輯《一個李驥》,公眾號之前也做過專門的介紹。選了專輯中的這首《十分之一》,看了書以後才知道,原來這首《十分之一》和《認錯》是描述同一段戀情的兩首不同的歌曲。
《認錯》專輯發行的15年以後,2006年的年底,我在電臺裡聽到優客李林要來上海開演唱會的消息,那場名為「2007 上海再見 優客李林」的演唱會僅在上海演一場,想到優客李林解散後,再也沒有機會聽他們的現場,便毫不猶豫買了票,2007年1月13日那個寒冷的夜晚,我第一次走進了上海體育館,就是為了去聽優客李林。這場演出的票根我還保留著,夾在《認錯》這張唱片裡。所以每次聽《認錯》,都會發現這張票根,隨即就會回憶起演唱會各種情景,也是一種樂趣。
2007年優客李林上海演唱會票根
開場曲我至今都記得很清楚,那是他們第二張專輯《黃絲帶》中的一首《流星》,只是很好奇為什麼會挑選這首歌作為開場曲?李驥的這本新書裡我找到了答案:那是1990年的一次歌唱比賽,林志炫、李驥和詹兆源三人殺入了總決賽,這首《流星》就是他們在總決賽中演唱的曲目,而且這首歌才在幾天前剛剛創作完成。想必這首歌對於他們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吧,雖然那次比賽他們最後沒有取得名次。
李驥說,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就想著自己要重唱幾首歌,似乎當年考慮太多的商業發行而流失了一些原始的真實。還提及和韓賢光老師約定了,在出書後要選幾首歌重新編曲,到小酒館彈唱……。
我對此倒是很有興趣,如果李驥老師確定好唱歌的時間,請及早公布,我一定會去捧場。當然,還要請李驥老師在我這張《認錯》的唱片上籤個名,因為「林志炫」的名字已經孤零零待了很久,兩個人才是優客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