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鹿鹿美食說,以食為天的五香嘴,每天跟大家分享好吃的菜譜,烹飪方法,讓大家吃的健康,吃的幸福,歡迎大家關注。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給鹿鹿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這是您對我最大的支持!
肉湯的浮沫千萬別倒,大廚:這是精華!和血沫長太像了,要區分開來。
不管是燉豬肉,羊肉還是雞肉,只要是肉類,放在水中烹煮的過程中,水面上總是浮出一些泡沫渣子,有些人直接把水倒了,但是肉湯的香味和精華也倒掉了;有的人直接用勺子將那些肉沫渣子撈乾淨,雖然損失點湯,但是湯沒那麼渾濁了,可是湯真的乾淨了嗎?
燉肉,煮肉湯的時候,湯汁裡必然會出現浮沫,其中一種是肉中的血水和髒東西,這是不能吃的,但是還有一種是肉的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如果倒掉了,不僅影響肉湯的美味,還影響了整個菜的口感味道,肉吃著不香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烹煮的順序,將髒東西和精華區分開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肉湯中的髒東西,要倒掉!
一般買回來的肉,不管是新鮮還是冰凍的肉,在燉湯之前,先用水焯一下再燉或打湯。將水燒沸後,將洗乾淨的肉快速丟到沸水中翻滾燙一分多鐘,撈起來,水裡面會有很多浮沫,這些都是髒東西,血水、脂肪和一些雜質,若不倒掉,燉的湯容易腥臭。這種浮沫顏色大多是白中夾雜著黃色,血色,質地看起來又大塊,又硬。
撈出的肉涼水洗乾淨,等著燉湯。
這種浮沫是精華,讓肉湯更香更美味
焯水後洗乾淨的肉再下鍋依然會燉煮出浮沫,但現在的浮沫呈白色,細膩狀,這種肉沫就不要倒掉了,這個是可以吃的,這是肉中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這些讓肉湯的味道更有肉香味,使湯的味道更加鮮美。
接下來是分享幾種常見肉的去浮沫方法
1. 豬肉
豬肉焯水時一定要切大塊,因為豬肉一燙就容易熟了,那樣反而讓肉中的髒東西出不來,焯水時一定不能把肉完全焯熟了,只是表面過燙水一下,不超過一分鐘。把豬肉切大塊焯水可以把肉鮮味鎖在肉塊中,既不會喪失肉味,也可以去掉髒東西。
2. 雞肉
如果是要燉全雞,沒有切開的,整隻雞放水裡焯水兩分鐘即可撈出洗乾淨。如果是要燉已經斬好了雞塊,焯水的時候只需要焯一分鐘就行,不然雞的香味都沒有了。並且在焯水前先用料酒、薑片醃製片刻。
3.牛肉
牛肉因為肉比較硬,所以切成大塊後用冷水浸泡,多次換水,直到肉質發白變軟,這時候大部分的腥味被浸泡出來。
接著焯水,牛肉冷水下鍋,燒開後倒掉整鍋的水,洗乾淨肉,接著便可以開始燉了。
4. 羊肉
羊肉因為羶味重,所以冷水下鍋,隨著水溫升高出現浮沫,同樣不要焯熟了,兩分鐘左右直接換水,涼水將肉衝洗乾淨。為了去除羊羶味,最好用白蘿蔔燉羊肉,再配上桂皮八角,燉出來的羊肉非常香。
鹿鹿有話說
焯水的過程中可以提前在水中放一點薑片,可以有效的祛除肉的腥味。焯水時千萬不要太久,焯熟了的肉再加工就不好吃了哦。